劉海江
摘要: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應該是學生優秀的稟賦、主體意識的強化與寫作規律有效滲透的結晶。在教學作文時,經常聽到學生說自己沒有東西可寫,不知道自己想寫什么,寫出的東西不生動,沒有令人閱讀的興趣,特別苦惱。
關鍵詞:初中作文;教學原則;閱讀興趣;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6)08-0121
初中生雖然處在發展的同一階段,心理活動具有某些共同性或普遍性,但是,不同年級、不同班級或者同一年級、同一班級的不同學生之間在心理發展的水平、心理活動的方式、特征諸方面并不是整齊劃一的。由于學生的寫作過程實際上是諸種心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協調以達到動態平衡的心理活動過程,而與寫作關系十分密切的學生生活環境、生活經歷、知識經驗等都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這就決定了每個學生寫作心理活動的形式、水平、內容等必然蒙上鮮明的個體色彩,是獨特的“這一個”。
在中學作文教學實際中,由于有“中考”這根作文指揮棒無形的作用,使教師過分強調學生寫作能力的整齊劃一,往往用一個標準、一套模式、一種方法、一條思路去要求全體學生,指導全班幾十名學生的作文訓練。學生在這種同步訓練中便自覺不自覺地逐步形成一種寫作心理定勢:寫作時都是按照教師所倡導和推崇的或各級各類考試中常見的,也是各種寫作指導書籍中所津津樂道的某種寫作模式去布局謀篇、遣辭造句,要么生搬硬套,無所用心;要么東拼西湊,移花接木;要么憑空杜撰,為文造情。這一切,均是為了考試的作文評分。
至于他們自己的生活積累、思想感情積累以及興趣愛好等,在這種既缺乏表達的外在激勵機制、缺乏心理沖動的內有誘因的訓練模式中,暫時封存。既然學生存在思維品質、寫作能力、氣質、興趣等個性差異,那么,我們語文教師就應該利用這種差異,對學生的作文教學進行因材施教。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了解和尊重學生的個性,使教學適應學生的心理差異。只有這樣,作文教學才能走出“學生厭寫,教師厭教,耗時耗力,效率不高”的怪圈。為此,在作文教學的每個環節,教師都要以學生的寫作心理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每個學生寫作心理活動的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堅持以下幾個原則:
一、命題要有選擇性
傳統命題作文,幾十人一題,不分層次,要求單一,學生沒有選擇余地,有話無法說,無話偏要說,從而導致學生對作文產生討厭、恐懼心理。因此,教師在命題時,要從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從每個學生的生活實際、思想實際出發,每次命題盡量提供難易不等、類型不一的若干道作文題,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任選其中一題完成作文,傾吐心中的“積蓄”。即使全班學生寫同一道作文題,也要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區別對待,拉開檔次。
二、指導要有針對性
作文寫前指導要針對學生實際,因人而異。一般說來,對于寫作能力強的學生,要充分發揮他們寫作的主動性,盡量讓他們獨立作文,指導的重點放在思想的點撥上,而對其布局謀篇、遣詞造句一般不作指導。對于寫作能力差的學生,應重視基本功的訓練,必要時還要幫助他們解決選材組材、用詞造句方面的困難,由扶到放,逐步提高要求。對具有發散性思維品質的學生,在指導時要側重于幫助他們對材料進行精加工,使他們認識到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材料背后蘊藏的意義。對具有集中性思維品質的學生,則要啟發他們展開想象和聯想,幫助他們廣泛占有材料,并引導他們從不同角度來分析、處理材料。
三、批改要有靈活性
教師批改作文不可千篇一律,對不同層次、不同風格的作文,批改的側重點應有所不同。對優等生,要鼓勵他們在寫作過程中邊寫邊改,在培養他們自改能力的同時,批改的重點放在思想和情感之上。對中等生,教師盡快審閱草稿,提出修改意見,讓他們自己修改。對少數差生,批改的要求可以適當降低,盡量面批面改。對那些“快筆頭”或風格以豪放見長的學生的作文,批改要細致,尤其是字詞句的應用要細加審查。對“慢筆頭”或風格以婉約見長的學生的作文,批改則可“隨便”些,只要看看其結構和立意是否合理正確就可以了。
四、講評要有層次性
教師在講評時不應只盯在少數幾個優等生的作文上,在選這些學生的作文作為講評范文的同時,還要注意到不同層次的作文,特別對進步較快的中、下等生的作文,要倍加青睞,多加選用。學生之間的差異并不是一成不變的,一些平時成績較差的學生,或許會在某次作文中技高一籌。要把這類學生的作文作為講評的重點,讓他們介紹自己的寫作過程:自己要表達什么思想感情,打算選用哪些材料,中間有哪些變動,寫后有什么體會等。這樣做,對全體學生,尤其是中差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會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五、教學要與時俱進
信息技術的日新月異、媒體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我們的中學作文教學又多了一條激起學生寫作的興趣途徑。運用聲像媒體,創設良好的習作情景,讓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下寫作,能激發學生愛寫的興趣。運用直觀、形象、新穎、感染力強、可視性強的多媒體調動學生觀察、思維、聯想等智力因素,以及動機、興趣、情感、意志等智力因素,參與寫作活動,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最佳的心理狀態,視寫作為樂事。當然,這項技術在廣大農村初中目前還很難普及。許多語文教師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能力還很低,使得作文教學只能按“老路”去教,增加了作文教學的難度,使作文教學效果嚴重滯后于時代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們一線教師要克服困難,把作文教學工作做好。
總之,重視作文教學的訓練,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不可推卸的責任,是每一位語文教師不可忽視的教學環節。良好的作文教學效果應該是學生優秀的稟賦、主體意識的強化與寫作規律的有效滲透的結晶,而作文教學又是一項長期的艱苦細致的系統工程。在這項工程中,我們要做的工作還很多。今后,我們要勇于開拓,繼續探索作文教學的新路子,為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而不懈地努力奮斗。你可以很自然地隨手拈來,不費思索而順理成章,進而推陳出新,把自己的情意表達得生動、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