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軍
摘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出臺了一系列的稅收優惠政策,保護和扶持整個環保產業的發展。如何用足、用好這些稅收優惠政策,對于企業降本增效、助推轉型升級,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筆者通過歷年在幾家污水處理企業工作的實踐,成功的為企業爭取到了一些稅收優惠政策,本文嘗試做一些分析與總結。
關鍵詞:污水處理企業 稅收優惠 分析總結
一、污水處理行業稅收優惠政策發布的時機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保護越來越受到各級政府部門的高度重視,先后制定了許多有關環保方面的稅收優惠政策,以引導和鼓勵該產業的健康發展。污水處理企業做為環境保護行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為社會提供服務的同時,也享受著國家賦予環保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做為環保行業的財務工作者,需要精通國家對環保行業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充分進行稅收籌劃,并利用好國家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創造更大的價值。
二、主要稅收優惠政策介紹
現階段污水處理費的征收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一是各地供水企業的政府主管部門委托供水企業隨自來水水費代征的污水處理費;二是一些國有企業和個人集中處理生產或生活污水而向企業或個人收取的污水處理費;三是政府部門委托社會企業從事生產和生活污水的處理,并與該企業簽訂特許經營協議,政府從預算資金中撥付污水處理費給企業。現將污水處理費收入在納稅環節的稅收優惠政策介紹如下:
(一)增值稅
以前,對于各級政府或部門委托供水企業隨自來水水費代收的污水處理費,稅務機關將其納入營業稅的征稅范圍,同時規定營業稅免征。后期改征增值稅,并同時免征增值稅。
2008年12月,國家稅務總局下發了《關于資源綜合利用及其他產品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該通知明確了免征污水處理勞務的增值稅,并將增值稅的免稅范圍進行了擴圍,除隨自來水代征的污水處理費可以免征增值稅外,其他污水處理企業,只要排放標準達到了《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均可以享受免征增值稅。在享受免征增值稅同時,隨增值稅征收的城建稅、教育費附加費、地方教育附加費也予以減免。
2015年6月,國家稅務總局對污水處理行業的稅收政策進行了調整,下發了《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取消了一直以來污水處理費免征增值稅的優惠政策,從2015年7月1日開始,污水處理費先行全額征收增值稅,后即征即退70%,企業實際向國家承擔了30%的增值稅額及全額隨征附加稅費。
享受免稅條件:取得相關環保部門出具的檢測報告,證明污水加工處理后水質符合(GB18918—2002)有關規定。
(二)企業所得稅
1、公共污水處理項目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政策
《企業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規定,企業從事符合條件的環境保護、節能節水項目,包括公共污水處理項目等,自項目取得第一筆生產經營收入所屬納稅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
享受優惠條件:污水處理必須是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污水處理項目需單獨核算,如果一個企業同時經營多個項目或多種業務的單位,需要不同批次在空間上相互獨立、每一批次自身具備取得收入的功能、以每一批次為單位進行會計核算,單獨計算所得,管理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等期間費用需在各項目或各業務間按收入、職工人數、工資總額等比例合理進行分攤。
2、污水處理企業環保設備投資額抵減10%企業所得稅額的政策
自2008年1月1日起,污水處理企業利用自有資金或者向金融機構貸款資金,購置并使用符合《環境保護專用設備企業所得稅優惠目錄》規定的環保等專用設備的,按照購置金額的10%抵免企業所得稅的應納稅額,并且可以在以后五個納稅年度結轉抵免。利用財政撥款資金購置的專用設備投資額,不得享受抵免企業應納所得稅額。
在污水處理企業享受企業所得稅稅收優惠政策時,同時滿足專用設備抵減和三免三減半政策的,可以疊加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在實際工作中,污水處理企業常用的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紫外消毒燈、污泥干化機、膜生物反應器、重金屬離子去除器、反滲透過濾器等環保設備均可以享受設備投資額抵稅政策。企業在購置該類設備時,要與供應商簽訂相應的采購合同、開具發票,并在辦理稅收優惠備案時,提交該類設備的性能參數及實際運行過程中的性能參數的檢測結果。如污泥濃縮脫水一體機在享受設備投資額抵稅時,脫水后泥餅的含固率必須要大于或等于25%,可以委托具有檢測資質的第三方政府部門的檢測結果給稅務機關,以達到享受條件。
享受優惠條件:企業購置且實際使用,并切實達到相應的節能節水、安全性能等的規定指標。
三、執行稅收優惠政策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增值稅70%退稅時間跨度長,占用了企業的大量貨幣資金
以深圳某公司執行污水處理增值稅即征即退政策為例,每個月實際上繳的增值稅大約為110萬元,從實際上繳至收到70%退稅款,大約需要2個月,造成企業的退稅資金長時間滯留在稅務機關的審批環節,無償占用,直接影響了企業營運資金的周轉。
(二)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優惠政策執行不到位
深圳某公司下轄三座污水處理廠,其中兩座于2012年1月開始運營并取得第一筆營業收入,另一座于2014年4月取得第一筆收入。前期在與稅務部門溝通過程中,稅務機關同意以公司做為享受稅收優惠的主體,辦理了減免稅的備案登記。但后期完工運營的污水處理廠從立項、初設、可研、環評、建設,均為一個獨立的項目,符合企業所得稅法關于獨立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條件。稅務機關在實際執行稅收優惠政策的過程中,由于對稅收條款的理解產生歧義,并沒有真正把屬于企業的優惠政策執行到位。
四、解決問題的對策
(一)污水處理增值稅上繳模式由70%即征即退改為70%直接減免
鑒于污水處理行業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公益事業和環境服務業,整個行業的投資回收期長,回報率比較低。目前增值稅70%即征即退的上繳模式加重了企業資金壓力,建議將即征即退征收模式改為70%直接減免,減少退稅過程中的審批環節和對企業資金的占用,更符合國家對環保行業進行政策扶持的初衷。
(二)稅務機關應按項目為污水處理企業辦理企業所得稅的三免三減半稅收優惠
由于《企業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規定的減免稅對象定位于企業從事某些項目的所得,而不是企業,不管企業的主營業務是什么,只要其從事受鼓勵的項目,都享受相應的企業所得稅優惠。以上述深圳某公司為例,在與稅務機關的溝通中,通過舉證國家稅務總局的相關文件條款,在請示其上級主管稅務機關后,終于取得了后期完工污水處理廠單獨享受企業所得稅三免三減半的稅收優惠政策,為企業減少稅收支出300余萬元。
五、結束語
當前,我國社會和經濟都處于關鍵的轉型期,在這種情況下,污水處理企業通過充分利用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政策優惠,進行稅收籌劃,降本增效、助推轉型升級,有利于實現長遠目標和企業價值,保證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2007年3月16日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通過)
[2]《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實施條例》(2007年11月28日國務院第197次常務會議通過)
[3]《關于污水處理費不征收營業稅的批復》(國稅函[2004]1366號)
[4]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污水處理費有關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字[2001]97號)
[5]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從事污水、垃圾處理業務的外商投資企業認定為生產性企業問題的批復》(國稅函[2003]388號)
[6]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印發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和勞務增值稅優惠目錄的通知》(財稅〔2015〕78號)
[7]龐虎.污水處理企業稅收優惠運用實務探究[J].中國外資.20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