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秋穎
摘 要:在國內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下,很多一線城市信息產業得到了很好的發展。信息產業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分析信息通信技術與區域經濟增長二者的關系,并提出促進二者協調發展的建議,以期能夠進一步促進我國區域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信息通信技術;區域經濟;發展建議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0-0067-02
移動通信技術作為我國信息通信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得到了迅猛的發展。區域經濟的增長下,為信息產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各區域能夠借助信息通信技術走出一條差異化的道路。可見,信息通信技術在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信息通信技術在區域經濟結構優化中的作用分析
在空間布局結構、區域產業結構和就業結構中,信息網絡充分發揮作用。優化產業結構包括兩種途徑,即外延式優化、內涵式優化。外延式優化,也就是在國民經濟部門中,公共信息服務業、通訊產品、市場調壓等不斷提高。內涵式優化,也就是信息網絡發展,降低了各個產業內部生產型功能,但在研究和運用信息、公共關系和策劃企業等方面上,其功能得以不斷加強。可見,企業生產效率得到提高,經濟效益得到明顯改善。具體表現在如下幾方面:(1)推動農業開始向科技化、產業化趨勢發展,農業在集約化和規模化發展中,運用信息技術提高了農業科技含量,加強了農業勞動者的勞動素養,加強了農業資源可利用率。(2)傳統工業的高科技化、信息化,從某方面上而言,傳統工藝充分利用信息網絡,對技術裝備進行改造,使技術裝備升級換代,從而提高了經營管理水平。在此基礎上,能夠及時獲取與農業有關的信息,對經營環境進行優化,獲取外部經濟收益,提高產業的核心競爭力。(3)推動第三產業的多功能化。(4)對其他高新技術產業進行了刺激,從而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二、信息通信技術為區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機遇
(一)帶動了社會的變革
結合移動技術發展實際情況,可以說移動通信成為了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占據到我們生活、娛樂、工作等各個領域中,轉變著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手機支付、手機辦公、手機導航等實際應用中,也帶動了社會的變革。
(二)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
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也為中小企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推動著中小企業的誕生和發展。同樣,移動互聯網也推動了中小企業的發展,提高了中小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中小企業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三)擴展了經濟發展規模
從發展維度上而言,移動互聯網產業具有顯著的網絡集群效應,從而擴展了經濟發展規模和發展領域;從發展協調度上而言,移動通信技術背景下的經濟是典型的低碳經濟、綠色經濟、創意經濟,與我國政府頒布的經濟結構轉型需求相符;從經濟持續度角度而言,在移動互聯網4G時代,勢必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三、利用信息通信技術優勢完成區域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隨著信息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域經濟的發展環境以及有利因素也都產生了。從外部經濟環境來進行分析,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了信息化社會,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借助信息化技術來實現突破。從內涵層面來進行分析,區域經濟的發展需要大量的信息來進行填充,通過通信技術能夠為較為偏遠區域以及落后區域提供一定的可進入性。再通過區域經濟發展決定因素層面來進行分析,區域經濟發展的生產要求能夠得到較大的拓展,讓其能夠延伸至全球性范圍之內,并且通過不斷的調整與流動,實現區域經濟結合的重組。借助通信技術可以完成對區域產業以及空間結構的完善,還可以結合區域地理位置以及相關資源的分布規律來進行合理性的規劃。對于區域經濟發展而言,需要通過海量的網絡信息來為其快速發展提供支持,只有在大量的數據信息以及網絡中尋找到科學化的切入點,才能夠確保區域經濟發展的自由性。從當前相關研究中也呈現出,對通信技術促進外圍地區發展的作用保持較為樂觀的態度。可見,通信技術為區域經濟跨越式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支持,甚至在某些經濟領域可以借助通信技術來實現趕超先進的可能。這就需要在區域經濟建設過程中,認真做好通信技術相關基礎設備的建設工作,同時要加大對通信技術開發的投資力度,區域政府還需要通過調整政策來提升通信技術在區域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四、信息通信技術加速了區域經濟一體化
形成區域經濟共同體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目的,并最后形成社會經濟資源配置垂直與水平分工相共存的區域經濟發展格局,進而推動區域內各個成員主體的發展。從多方面而言,信息通信技術加速了區域經濟一體化。
第一,從要素與產品市場分析而言,要素與產品市場一體化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基礎。在整個經濟運行過程中,要素市場與產品市場作為其運行兩端,從經濟活動的開始到最后結束,便是投入要素、銷售產品的過程。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優化了社會經濟資源的配置,可以說沒有一體化經濟市場,就不會實現經濟資源的優化合理配置。但在區域經濟一體中,通信企業提供的通信服務占據著重要的位置,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促進了區域經濟一體化的發展。
第二,在分析產業布局與產業結構上,社會經濟資源優化配置是想要實現產業結構與布局一體化。可見,社會經濟資源想要實現優化配置,就要檢驗配置最終的結果,但唯有從產業整體布局和結構上才能看出最終的結果。在經濟區域內部,產業結構與布局的不科學、不合理,表明出社會經濟資源配置不公平、效率低,從而阻礙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的發展。但在應用信息通信技術下,對推動區域產業結構與產業布局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既能夠促使區域產業結構與布局一體化的進程,也能確保區域產業結構與布局的合理性、科學性。
第三,從基本設施建設和保護環境角度上來講,這兩方面工作的推行是實現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前提。無論是市場建設,還是要素流動,都需要通過基礎設施的實施,但形成產業結構與布局也要以基礎設施作為基礎條件。所以,區域內基礎實施是否完善,將會關系到要素在此區域內的流動水平,并還會影響到市場一體化的進程。另外,在保護環境上沒有相應的協調,勢必會降低了要素流動速度。現代通信技術在推動區域市場建設和提高要素流動流速上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也勢必會在完善基礎設施的基礎上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四,分析城市體系與布局,城市體系與布局一體化作為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載體。而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陣地是城市,不同功能、不同等級的城市組合而成了經濟區域的城市體系,并體現出一種布局狀態。每個城市間既有合作,又有互補功能,同時各個城市布局還需要合理調整,這樣才能實現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目標。不管是建設城市體系,還是規劃城市布局,都要考慮到信息通信的優勢,并在信息通信網絡的作用下來促使城市體系功能的實現,進一步實現各區域城市的有效聯系。
第五,分析經濟運行與管理機制。區域經濟的發展是以相應的運行機制實施的,并受到了各項管理機制的約束,不同的管理機制,對經濟發展所起到的影響是有差異的,但經濟一體化則表示著各個區域內經濟主體要有協同的、統一的經濟運行管理機制。在區域經濟運作中,對信息通信網絡有著很大的依賴,在提高經濟運行水平和完善管理機制中,區域經濟想要取得進一步發展,勢必要充分依賴信息通信技術。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下,各個區域勢必要走出一條差異化之路,這樣才能在信息通信技術的運用下取得實質性的發展。所以,各區域必須要充分利用好自身的人力、物力、財力等資源,在充分發展自身優勢的前提下,吸引和引導各大產業鏈走出一條有特色、差異化之路,從而確保信息通信技術促進區域經濟的協調、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 單元媛,羅威.產業融合對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效應的實證研究——以電子信息業與制造業技術融合為例[J].企業經濟,2013,(8).
[2] 徐蕾.安徽省信息產業與經濟增長的互動關系[J].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學報,2013,(4).
[3] 倪萍,徐雯雯.全國31地區兩化融合現狀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1).
[4] 唐德淼.區域經濟發展新均衡機理與路徑[J].中國商論,2015,(21).
[5] 邱友龍.綠色移動通信技術探析[J].信息通信,2015,(2).[責任編輯 陳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