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利云
摘 要:政府采購目前發展還不完善,缺乏統一的法律依據。政府采購是將各職能部門需求集中在一起,可以直接從廠家買,還可以把價格壓到最低,另外便于管理和監督,不容易滋生腐敗。對此論點有兩種思考,一方面是各職能部門的基本法,另一方面是進一步加強各職能部門的匹配法。
關鍵詞:途徑分析;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中圖分類號:D9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0-0188-02
一、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建立
當今,談到政府采購法律制度,我們國家還處在市場經濟發展的最初階段,還有很多人對政府采購這一概念了解不夠深入、具體。我們為什么要認識政府采購的這種行為呢,大家想一下,一個國家,有這么多的職能部門,這些部門都有人,公務員,這些公務員要辦公,他肯定離不開這些相應的辦公用品,你比如說,現在都是信息化時代,政府職能部門需要電腦辦公,大家都在用這個東西,既然要用,我們就要去買,是讓各部門去買好呢,還是把大家的需求集中在一起,由一個部門統一去采購好呢,很顯然如果讓大家自己去買,第一個你買的量少,價格不好談,肯定會貴。其次,既然每個部門都能自己去買每一個部門相應的都有權力,一旦有權力,就可能造成權利尋租,這樣就可能造成滋生腐敗。各職能部門需求集中在一起,就可以直接從廠家買,還可以把價格壓到最低,另外便于管理和監督,不容易滋生腐敗。因此,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政府采購法律制度是很有必要的。
(一)規范政府采購行為需要建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目前,據我們所知,我們國內不同區域的職能部門使用的有效法規及規章文件中,它們制定的內容,界定的主體的擬定,其中的管理體系,具體的內容等都不盡相同。舉例說明,財政部規定,財政部負責全國政府采購的管理和監督。將對政府職能采購部門系統地做出規定,?菖?菖市規定,?菖?菖市財政局負責政府管理采購工作、指導及監督工作,市財政局所屬北京市政府采購辦公室負責政府采購的日常事務性工作。上海市規定,上海市政府采購委員會是該市政府采購的領導機構,負責制定政府采購政策、審議政府采購目錄、協調政府采購的日常管理工作。采購委員會設立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政府采購管理辦公室設在市財政局,負責政府采購的日常工作。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問題存在不足之處,還須有待提高,因此,政府采購制度的建立,可以規避風險,克服不足。
(二)有效利用財政資金是建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途徑
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由于經驗少,制度還不夠完善,缺乏規范化統一的制度,各地區、各政府的日常支出環節多、各自為政、單價高。采購途徑沒有使用信息化管理,導致采購不透明,漏洞多,制度不規范,重復采購和現象比比皆是。有關學者認為,對政府職能部門相關實踐地點進行實地調查,普遍集中采購,節約率達到15%~20%以上,有些項目已達到35%~55%。在初期發展的中國家,政府采購有利于國民改革。但是因為缺乏完善的法律制度,達到以上效果還需更大的努力。即使一部分地區和部門已經得到運用,由于沒有統一規范化的法律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很難發揮其效果。
(三)有效防止腐敗現象發生是建立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根本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工作中,對于一個部門來說,采購辦公用品、機器設備,采購數量大,交易金額高。對采購的工作人員或官員對其采購程序卻了解很少,這樣就給采購者提供了各種各樣的方法去操控的可能性。賣家為了把商品賣出去,經常采用誘惑買家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等手段,從而使采購者走向極端化。采用政府采購集中化,對職能部門采購分散行為已集中化管理,現在都是信息化時代,科學的管理方法,透明、公開、公正,讓政府采購得到有利的監督。以上說明,唯有政府采購集中在一起購買,才能便于管理和監督,不容易滋生腐敗,否則會出現負面影響。
二、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的原則
(一)基本原則
1.公平競爭的原則,政府采購法的制定是政府采購使用公開招標為主要使用方法,公平競爭機制是要求競爭者在競爭的同時,公開的業務采購活動。一是把競爭制度納入采購活動中,在政府采購的前提下公平地開展政府采購活動,首先是要將競爭機制引入采購活動中,集中化購買,使采購者直接從廠商購買,同等物品質優價廉。二是對供應商提供同等的條件,公平交易,不能采用以投機為目的,而從中謀取利益。
2.信息透明化的原則,政府采購信息在官網公開采購信息,首先將招標信息發布到公開信息的網站上,競標,根據投標信息,相關部門商議,采取中間價格,公開中標結果,使投標者獲取同樣的信息,即信息管理透明化。
3.公正的原則,享有同等利對待供應商,并履行相應的義務,不能歧視各供應商,購買者不能以不合法律規定的手段對其供應商實行特殊待遇,開標時應按照公開標準去對待廠商。
4.誠實守信原則,誠實守信的原則是市場經濟活動的基本原則,不管是采購者還供應者在交易的過程中都要守信用,對到期交易按期完成。不能超時,否則交納違約金,政府采購納入市場競爭機制,供應商在市場經濟業務活動中應當誠實守信。
(二)效率原則
堅持效率原則是世界各國最常見的。采購者在采購的過程中,節約資金開支,嚴格按預算要求進行,大力提升資金使用率,努力實現市場經濟機制和貨幣政策達到最佳狀態。所以,經濟效率和管理效率是效率的兩個方面。公正和效率是一樣的,都是政府采購者的價值取向,沒有公正就沒有效率,否則效率就沒有意義,沒有效率公正就得不到保障。
三、構建統一的法律制度是政府采購的需要
政府采購在很長的一段市場經濟實踐中,職能部門和地區依據自己的采購行為,選擇不同的部門規章、辦法、條例和規定等等,伴隨著市場上經濟業務的不斷成熟和快速發展,政府采購制度有待完善提高,政府職能部門采購集中化管理是法律法規及規章的重要體現和依托。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很多國家和地區對其制定了統一的規則和制度,舉例說明:歐盟制定的,關于貨物、工程及服務采購的示范法;世界貿易組織制定的政府采購協議;世界銀行實施的國際復興開發銀行貸款和國際開發協會貸款采購指南等等。近年來,由于我們國家在很長時期內實施計劃經濟,并且對政府采購的學習不夠充分,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部分地區、部門準備對政府采購規范化管理,直到今日,世界各國還沒有專門的,政府采購應用十分廣泛。因此,要想政府采購健康發展,必須建立健全政府采購法律制度。
參考文獻:
[1] 丁宇.政府采購法律規制研究[D].成都:電子科技大學,2010.
[2] 何靜.政府采購: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的有效途徑[J].山東經濟,1999,(4).
[3] 王小能.政府采購法律制度初探[J].中國法學,2000,(2).
[4] 鄭黎黎.政府采購法律制度研究[D].大連:東北財經大學,2006.
[5] 譚剛.改革現行采購模式,建立政府采購制度[J].特區理論與實踐,1999,(3).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