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勝+陳胄
摘 要:“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的重大理論創新,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它處處蘊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科學世界觀和方法論,不僅指導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對軍隊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這就要求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必須著眼全局、謀劃長遠,剔除積弊、創新發展,遵規守紀、有法必依,嚴字當頭、從嚴落實。
關鍵詞:“四個全面”;科學方法;政治工作啟示
中圖分類號:D6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30-0163-02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主席鮮明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一方面,“四個全面”是習主席站在時代發展和戰略全局高度提出的重大戰略布局,內容豐富、思想深邃,是治國理政的總方略、總框架、總抓手,是一個大系統;另一方面,每一個“全面”,又都是結合實際、繼往開來、勇于創新、獨具特色的系統思想,閃耀著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思想光輝,飽含著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對于加強和改進軍隊政治工作具有重大意義,必將指導政治工作不斷開拓進取、創新發展。
一、全面建成小康,核心在全面,因此,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必須著眼全局、謀劃長遠
“全面”就是全局、系統、綜合和長遠,既是一種思維理念,更是一種工作方法,就是要把握大勢、著眼大事、胸懷全局。政治工作作為我軍建軍治軍的根本法寶,要始終做到把方向、抓大事、謀長遠,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就是要樹立“全面”理念,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地位作用,確保部隊各項工作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推動部隊各項建設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
抬高站位起點。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要登高望遠,要把政治工作放在中國夢的偉大目標下來思考,也要把它放在強軍目標這一戰略要求下來運籌,更要放在歷史的長時段、全過程中。組織開展政治工作要始終圍繞強軍目標來展開,緊貼強軍夢、中國夢來進行,切實肩負起崇高的使命任務,發揮“生命線”的重大作用。
切實聚焦融入。圍繞中心、服務中心是政治工作根本職能。要強化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意識,走出自我設計、自我循環、自我檢驗的怪圈,堅決摒棄單純的任務觀點、單純的業務觀點,決不能拘泥于政治工作本身謀工作、抓工作,要形成有利于提高戰斗力的輿論導向、工作導向、用人導向、政策導向,把政治工作貫穿到戰斗力建設各個環節,融入到軍事斗爭準備全過程。
全面塑造培育。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工作,就是要始終盯著人做工作,就是要全面系統綜合地培育人塑造人。要覆蓋全體官兵,既要重視基層官兵,也要關注機關干部和高級領導干部;既要培養好戰士,也要培養好干部;要堅持全面培育,既要關注官兵的工作問題、實際問題,也要關注官兵的思想問題、心理問題。總之,就是要把握新形勢下鑄魂育人的特點和規律,著力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
二、全面深化改革,根本在改革,因此,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必須剔除積弊、創新發展
歷史經驗表明,我軍現代化建設的每一次重大突破,無一不經由改革實現,無一不是勇于變革的結果。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需要政治工作本身的改革也必須有大突破、大進展,要順勢而為、鼎新革故。
樹立問題導向。“改革”即改良革新,出自公元前307年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的故事,漢人長衫長服不利于騎馬打仗,所以官兵改穿胡人的短衣短褲,因胡人衣服以動物皮革為主,固有“改革”。“改革”一詞源于軍事,更由問題倒逼產生,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就是要有強烈的問題意識,特別是要以政治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為導向,扭住問題、破解難題、推動進步。比如,教育的問題,從頂層設計到機關籌劃,從教員素質到制度機制,都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只有瞄準問題,工作才有方向感。
敢于革除積弊。就是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敢于沖破思想壁壘,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只要經過了充分論證和評估,只要是不符合基層和部隊實際的沉疴流弊,都要勇敢地剔除掉。比如,“五多”問題仍然突出,“文山”很高,“會海”很深;有的對事業不負責任,存在著拍腦袋決策、拍胸脯表態、拍屁股走人等問題。對于“調整的陣痛、成長的煩惱”也要科學地看待、辯證地看待。
勇于開拓創新。“不日新者必日退”“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需要創新,特別是要抓好保持思想敏銳性和開放度的理念創新;抓好積極探索新舉措新辦法的手段創新。比如,網絡條件下的政治工作,如何發揮大數據的積極作用,如何探索構建干部學習“慕課”系統和在線移動自學平臺等等;扎實抓基層、打基礎,要把創新的重心放在基層全面建設上。
三、全面依法治國,關鍵是法治,因此,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必須遵規守紀、有法必依
法治是管根本、管全局、管長遠的,全面依法治國是確保黨和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石,一個現代化國家必然是法治國家,一支現代化軍隊必然是法治軍隊,軍隊越是現代化,越是信息化,越是要法治化。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必須秉持法治這一準繩,用好法治這個手段,為政治工作提供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的制度保障。
樹牢法治觀念。法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晏子春秋》中說:“修法治、廣政教,以霸諸侯。”法治觀念是鑄就偉大事業的重要因素,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要牢固樹立法治思維和法治理念,首先要在思想層面上牢牢樹立依法決策、依法指導、依法行動、依法履職的法治觀念,決不能把法治當成時髦的口號、萬能的帽子,等到具體落實工作的時候,又走回“以前怎么干現在怎么干”“別人怎么干我也怎么干”“領導怎么說我就怎么干”的老路子,甚至出現“黑頭不如紅頭、紅頭不如筆頭、筆頭不如口頭”等“非法”觀念和陋習。
扭住“關鍵少數”。將欲治人,必先治己。依法治軍關鍵是依法治官,領導干部必須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特別是政工領導,要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法律底線不可觸碰,自覺把對法治的尊崇、對法律的敬畏,轉化為謀劃工作時的法治思維、處理問題時的法治方式,以自己的模范行動引導廣大官兵崇尚法治、建設法治、厲行法治,提高政治工作法治化水平。
完善法規制度。鄧小平同志講,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穩定性和長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壞人無法任意橫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無法充分做好事,甚至走向反面。當前,就是要建立一整套符合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發展規律、體現政治工作特色的科學的組織模式、制度安排和運作方式,推動政治工作建設向更高水平發展。比如,請示匯報、辦文辦事等都要有嚴格的程序制度,近期,上級機關頒發了《關于進一步規范基層工作指導和管理秩序若干規定》,深受部隊歡迎。
四、全面從嚴治黨,主線是從嚴,因此,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必須嚴字當頭、從嚴落實
從嚴治黨,關鍵在治、要害在嚴,“從嚴”作為要求和主線,更加明確化、制度化。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也必須要把握好“從嚴”二字,做到教育要嚴、標準要嚴、執紀要嚴、懲治要嚴、制度要嚴。
嚴守精神高地。“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務就是要帶領廣大官兵一道嚴守信仰信念這一精神制高點,就是要強化黨員干部在黨言黨、在黨為黨、在黨憂黨、在黨興黨的使命責任感,始終以崇高的信仰信念踐行從嚴治黨的決心。有的組織生活意識淡化,面上喊著聽黨話、跟黨走,但實際上卻連交黨費、過黨日、上黨課等基本黨內活動都不參加,這種現象必須糾正克服。
嚴守制度鐵律。人不以規矩則廢,事不以規矩則亂。習主席多次強調:“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第一位的”,“軍隊守政治紀律和規矩標準要更高、要求要更嚴。”但工作中,有的黨員干部,對人從嚴,對己從寬,自律意識欠缺,習慣于把自己游離于黨章黨紀之外;有的大毛病不犯,小毛病不斷,雖然貪污腐敗等問題從不越線,但卻在貪吃貪占、小恩小惠上打擦邊球。政治工作就是要帶頭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人事紀律、財經紀律等法規鐵律,對違反紀律的人和事要及時“亮黃牌”,必須要讓制度紀律的高壓線通上電,發揮警醒和懲戒威力。
堅決從嚴治吏。毛主席說“治國就是治吏”,無數的歷史證明吏治腐敗是最大的腐敗。加強和改進政治工作就是要從嚴治吏、正風反腐、嚴明黨紀,必須要過“吏治”這道關,過關的法寶就是“從嚴”,就是要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一以貫之地把“三嚴三實”作為干部選拔任用、監督管理、考核評價的重要依據,把吏治的風氣正起來。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主動把握和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 推動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邁上新臺階[N].人民日報,2014-12-15.
[2] 習近平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選編(二)[M].北京:解放軍出版社,2015.
[3]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M].北京:學習出版社,2016.
[4] 中共中央黨史研究室.中國共產黨的九十年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M].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2016.
[5] 習近平.發揮政治工作對強軍興軍的生命線作用 為實現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而奮斗[N].解放軍報,2014-11-02.
[6] 李強.在強軍興軍實踐中充分發揮政治工作生命線作用[J].軍隊政治工作,2015,(9):37-40.
[7] 史成虎.論“四個全面”戰略思想的馬克思主義觀[J].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16,(2):6-11.
[8] 毛澤東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9] 習近平.堅持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 提高解決我國改革發展基本問題本領[N].光明日報,2015-01-25.
[責任編輯 李曉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