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的金融對于有生產力的經濟至關重要。不過,現在對金融業的批評聲音很多,不少人覺得金融業需要顛覆性的變革。Fintech(Finance&Technology,科技金融)是人們寄予厚望的創新源泉。
金融行業的作用主要有四個方面:促進支付交易,主要針對貿易與生活;保管資產,實現保值增值;通過保險與資金池分散風險;儲蓄、投資與資本籌措的中介,實現資金供需對接。然而現在大家對金融業實際發揮的作用發出了質疑:首先是擔心2008年金融危機對實體經濟的傷害重演,如何規避系統性風險;其次,有一部分人沒能得到應有的金融服務,譬如發展中國家的銀行業并不發達,中小企業融資困難問題突出;第三,金融服務的價格過于昂貴。
紐約大學的托馬斯·菲力本(Thomas Philippon)最近發表了—篇論文,指出美國金融業的效率與130年前差不多。不過這篇論文關注點在宏觀層面,并沒有告訴大家應該如何從微觀入手改變這種狀況。
那么,Fintech可以解決上述三個問題嗎?金融業在接納新技術方面一直很積極,而今,隨著金融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是否能夠解決之前的技術變革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帶領金融業走向未來?
或有可能。Fintech能夠讓復雜的步驟實現自動化,使得脫媒成為可能;能夠利用海量數據與超強分析能力為客戶提供更有意義的信息,更多獲取服務的渠道。Fintech的進入門檻較低,大多數對資本金要求不高,意味著這將成為一個競爭更加充分的領域。
事實上,Fintech的附加價值已經體現出來,金融與移動手機的“聯姻”給發展中國家帶去了大量基礎金融服務,如可靠支付與安全保管等。能夠降低成本的技術將會贏得市場。Fintech還帶來了P2P金融,設計完善的軟件讓儲蓄者與借款人能夠跳出傳統銀行媒介,實現直接接觸,在更加透明的信息環境中彼此交流決策。
不過,P2P的演變也許還有很多變數,進程也會比預期慢。一些P2P公司,如Lending club,步履蹣跚。大多數靈活的銀行已經開始擁抱科技,初創企業也把目光投向Fintech領域。
Fintech有能力提高金融業的效率,不過能提高到什么程度呢?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