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春
“董秘資格辦法的發布,說明我們現在對新三板市場的定位已經很明確,它是一個獨立的市場,不是依附于滬深兩市的市場。我們的共識是,新三板和滬深兩市的差距會長期存在,但肯定會按照滬深兩市的標準去要求掛牌公司和相關從業人員。”
“早年我在深交所參加董秘資格考試,發給我們的學習材料,摞起來有四五十厘米那么高,不過因為考試是劃重點的,所以不需要你去全部看完。可以說,滬深董秘資格考,內容很多,但考試不難。”時隔多年,江蘇職業董秘成松(化名)對那場考試的記憶已經有些模糊。
成松目前在蘇州一家新三板創新層公司擔任董秘。往常,他去股轉(全稱“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開會,遇到同行,會半開玩笑地“吹個牛”:我可是正兒八經的董秘,有深交所資格的!現如今重新審視辦公桌上一堆復習資料,他頗為感慨——居然有再經歷資格考的一天。
2016年9月8日,股轉發布《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董事會秘書任職及資格管理辦法》(簡稱“董秘資格辦法”),要求新三板董秘必須通過股轉系統的資格考試。換句話說,股轉并不認可滬深證券市場的董秘資格,如果想在新三板公司擔任董秘,只有通過股轉的考試,取得股轉頒發的資格證書。
董秘資格辦法明確指出,創新層公司必須設董秘一職。基礎層公司可設、可不設:如果不設立需要指定信息披露負責人,如證券事務代表或董事長兼任等:如果設立,同樣要通過資格考試。
“在考試這件事上,我現在跟大家一樣,沒有任何優勢。”成松說。
奇特的生態圈
根據股轉披露,截至9月28日,共有9102家新三板掛牌公司。初步估算,約15%的公司沒有設董秘。這意味著,不管你是半路出家的董事長的“老戰友”,還是被公司團隊從A股公司挖來的職業董秘;也不論你是90后,亦或是年邁老者,超過7500位董秘將參加股轉即將舉行的資格考試。
談及新三板董秘圈生態,中泰證券新三板項目部人士這樣解讀:七大姑、八大姨、老戰友…-這算是新三板董秘群體的寫照。“之前有第三方統計過,目前新三板市場上,最年輕的董秘是益方田園的盧燕蘋和峻嶺能源的董秘李晚秋,她們都只有23歲。年紀最大的是中通電氣的肖洪源,今年已經76歲。23歲和76歲,他們為什么會擔任董秘一職,怎么做到這個職位的,其實有很大想象空間,這也算是從側面反映了新三板董秘群體的一個狀況吧!”
“有次,我跟安徽家上市公司董秘起在股轉碰到。我一聽是安徽來的,心想,那旮旯能有什么專業的董秘,估計不是七大姑、就是八大姨兼任的,心里其實很嘚瑟的。因為在新三板這個市場,職業董秘真的不多,而真正懂資本運作、有經驗的職業董秘就更少。”成松說。
據了解,新三板作為新市場,它的標準沒有滬深證券市場那么嚴格,以至于形成了兩個非常明顯的特征。最典型的一個是,中小規模公司請不起專職董秘或者根本不想肥水流到外人田,就只能讓自己人兼任:另一個則是,券商投行保代或者其他金融機構人員跳槽而來。前者水平肯定有限,后者可能專業點,但也存在些問題,例如過于偏重金融,對實業了解不夠等,至于專職董秘只存在于創新層中的幾個明星公司中。
嚴格不輸A股
對于資格考試,記者從接近股轉的業內人士處了解到,股轉在國慶節后發布具體考試辦法和時間,首輪開考可能在11月份。
“據股轉方面的朋友透露,考試是外包給太湖金谷的,由他們組織,股轉出題。題目范圍除了滬深董秘資格考的基礎市場內容以外,還有新三板市場規則政策等,相對來講會難一些。考試模式可能是機考。另外,考前股轉不培訓,只會劃定考試范圍和參考資料。”該業內人士說。
據悉,太湖金谷(蘇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由蘇州高新區管委會與股轉簽約共建,是后者在國內首家授權委托服務機構,由蘇州高新創業投資集團運營管理。
需要提及的是,根據股轉董秘資格辦法,已通過資格考試的人員應當參加全國股轉公司組織的后續培訓,即考后培訓。培訓課時有嚴格要求,包括董秘通過資格考試后每年參加不少于8個課時的后續培訓:其他人員通過資格考試后每年參加不少于4個課時的后續培訓。通過資格考試的人員被全國股轉公司采取自律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或者被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采取行政監管措施或行政處罰的,應當在處罰后6個月內至少參加8個課時的后續培訓。
可以說,新三板董秘資格考試以及后續管理,其規范、嚴格程度不輸滬深A股市場。
“董秘資格辦法的發布,說明我們現在對新三板市場的定位已經很明確,它是一個獨立的市場,不是依附于滬深兩市的市場。我們的共識是,新三板和滬深兩市的差距會長期存在,但肯定會按照滬深兩市的標準去要求掛牌公司和相關從業人員。”上述業內人士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