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索賠
今年7月,證監會認定丹東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300372)IPO申請文件中相關數據存在虛假記載、上市后披露的定期報告中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欣泰電氣成為創業板強制退市第一股。證監會對欣泰電氣的保薦機構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601377)給予警告,沒收保薦業務收入1200萬元,并處以2400萬元罰款,沒收承銷股票違法所得2078萬元并處以60萬元罰款;對保薦代表人蘭翔、伍文祥給予警告,并分別處以30萬元罰款,撤銷證券從業資格。今年6月,興業證券設立了5.5億元的欣泰電氣適格投資者先行賠付專項基金。
欣泰電氣9月19日公告,興業證券向上海國際仲裁中心提出了仲裁申請,欣泰電氣是第一被申請人。仲裁請求:(1)被申請人賠償申請人因其違約行為而遭受的損失2138萬元;(2)賠償因被申請人違約而使申請人對投資者先行賠付產生的損失,金額暫定5000萬元;(3)賠償申請人因被申請人違約而額外賠償或支出的費用。
企業上市,保薦機構利益大、責任大,理該切實勤勉盡責,否則可能損兵、破財、壞聲謄。
中鋼脫困長征第一步
中鋼國際工程技術股份有限公司(000928)9月27日公告,“收到控股股東中國中鋼集團公司的通知,在國家政府部門的指導、支持下,在各相關方的共同努力下,中鋼集團債務重組方案正式獲得批準。中鋼集團將以債務重組為契機,進一步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發展四大優勢產業,努力打造成為為冶金工業和相關產業提供資源、科技、工程、裝備集成服務的國際化企業集團。”
中鋼集團總裁徐思偉指出,債務重組方案獲批進一步堅定了中鋼變革新生的信心和決心,但這只是中鋼改革脫困的必要外部條件,是中鋼改革脫困萬里長征的第一步。中鋼要實現改革脫困,還需進一步扎實推進業務重組規劃落地、深化機制體制變革。我們要認真總結汲取過去經驗教訓,牢牢把風險防范放在第一位,堅決防止出現新的重大風險事故。
身為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央企,在時任管理層追求規模的思路下,中鋼集團一度進入世界五百強(實際上是按營收規模排的五百大),很快掉入規模陷阱,企業經營困難、風險失控、虧損厲害。截至2014年底,中鋼集團及所屬72家子公司債務逾1000億元,其中金融機構債務近750億元,牽涉境內外80多家銀行。
當前供給側改革是國策,其中國企是重要組成:僵尸企業主要是國企,其中不乏大型國企、央企母公司。
編輯點評:
企業做優包括公司治理、業績等方面——治理優是關鍵,應成為國企改革發展的核心追求。對風險失控的國企,該加大追責力度。
熊新翔捐10億
9月21日,博恩集團董事長熊新翔向電子科技大學捐款10.3億元,設立“博恩教育發展基金”,分10年時間完成捐贈:這是該大學建校60年來接受的最大一筆校友捐贈。熊新翔1986年考入該校半導體物理專業。
“我對電子科技大學的一草一木都是有感情的,每當回想我的大學時光都感覺很溫暖!”熊新翔稱母校在他心目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我在電子科技大學四年,除了專業以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學哲學。那四年的思想煎熬,造就了我此后的思想跨越。哲學教會我透過現象看本質,穿過現在看未來。”“現在做企業管理,最核心的是戰略決策,是遠見、是洞察。而要做到這一點,就需要專業的支撐和哲學的指引。只有把握了規律,才能達到自由之境。這一切無不得益于在電子科技大學的哲學領悟!”
編輯點評:
知恩圖報,這是做人的正能量。
臺基股份總經理成重要股東
9月20日,湖北臺基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300046)公告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購買資產并募集配套資金暨關聯交易報告書(預案修訂稿)。
本次交易完成后,考慮配套募集資金的影響,樟樹市海德而立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持股9.07%成為臺基股份的新股東、位居第三大股東,第一、二大股東持股分別為26.42%、13.15%,企業實際控制人未變,仍為董事長、生于1965年的邢雁。海德而立為臺基股份總經理袁雄所控制的企業,即,袁雄從職業經理人變為臺基股份的重要股東。
袁雄1987年生,本科畢業于武漢大學數理金融試驗班,獲數學與經濟學雙學士,自2010年起,曾先后擔任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經理、高級經理、副總裁,2016年6月就任臺基股份總經理,是國內最年輕的上市公司總經理。
臺基股份2015年實現營業收入16,615.45萬元,同比下降25.06%;凈利潤為2873.60萬元,下降34.55%。
編輯點評:
作為職業經理人的總經理成為重要股東,是優化公司治理的有益探索
敢于和國資監管機構博弈
此前多年國企改革出現倒退,其中員工持股相當程度上停滯,十八屆三中全會開啟的新一輪國企改革意味著難得的機遇。當前國企改革的主要政策已出臺,改革已進入落實階段。綜合國情、國企現狀來看,做強做優做大是國企改革的大道,停留在傳統的體制機制是封閉僵化,大規模私有化是改旗易幟。企業一定要有真正的主人。對絕大多數商業類國企來說,通過改革,形成國資相對控股+員工持股強有力+高質量的戰略投資者的股權結構,同時公司治理日益優化、市場化包括國資管資本(甚至不是為主)、核心團隊在相當程度上實現當家做主一如董事長席位由員工持股支撐,將是極大程度解放人、提升公司治理、獲得其贏的務實選擇。其間,董事長領銜的核心團隊要做變革的主人翁,富有勇氣、智慧、耐心,敢于、善于和國資股東、國資監管機構博弈,而不是坐等恩賜——9月27日,《董事會》雜志研究員嚴學鋒應邀為中鐵裝備集團講授公司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