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良
摘要:招商引資企業已經成為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要組成和支撐,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提升地方經濟總量、改善經濟發展結構、擴大社會就業容量等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新常態下招商引資工作面臨的挑戰,并提出了相關對策,以供參考。
關鍵詞:新常態;招商引資;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F124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1
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我國經濟已經步入新常態時期,招商引資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和嚴峻的考驗,如何在新的一輪經濟結構調整、轉型發展中抓住機遇,逆流而上,順勢而為,為今后加快發展、科學發展夯實基礎,對于招商引資工作來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一、新常態下招商引資工作面臨的挑戰
(一)投資低迷的新難題
從全球經濟來看,歐美等發達國家經濟體經濟復蘇進程一波三折,金磚國家等新興經濟體增長率持續放緩,國際資本由于風險偏好而加速流動,企業投資決策更加謹慎,國際資本流入減速。從國內經濟來看,經濟增速放緩,行業性去庫存壓力加大。由于經營困難,盈利下降,很多企業暫時擱置或放棄業務擴展計劃,吸引外來企業投資難度加大。
(二)生產要素資源約束
招商引資所涉及的土地、勞動力等生產要素資源以及環境制約影響不斷加大。為促進土地資源的節約利用和經濟結構的調整,我國的土地政策執行力度不斷加大,土地指標及手續辦理更加嚴格,投資企業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用地限制,項目審批和建設速度放緩。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不斷消失,勞動力成本不斷攀升,增加了企業投資尤其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投資成本。同時,環境保護標準不斷提高,也提升了投資項目的準入門檻。
(三)地方政策激勵弱化
營造統一的市場環境是我國改革開放的方向,因此地方性招商政策激勵的操作空間將受到嚴格限制,招商綜合環境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四是同質化招商競爭加劇的新難題。在經濟下行壓力的環境下,各地都把招商引資作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因而不同區域之間以及區域內部都存在著激烈競爭,且競爭同質化現象日趨嚴重。主要表現在引進產業和項目同質化,各地的產業基礎差異化不明顯,產業發展定位趨同,針對熱點產業的招商同質化;招商方式同質化,大多都采用政府主導式招商,招商手段比較單一,招商工作的市場化、專業化程度不高。
二、新常態下招商引資工作優化措施
(一)創新招商制度
隨著社會的變化和經濟的發展,現在經濟的發展已經不再只注重GDP。我們可以發現以地方政府為主體的招商引資動力現在已經出現了弱化的現象,因此我們有必要在招商引資工作上做出制度方面的創新,不應該唯行政行為論,而應該逐漸使用市場的方式頂替行政行為,建立起一種政府扮演主導角色,企業和專業中介結構自主招商共同協作的合作機制,致力于建立起一套招商引資社會化體系。
(二)突出優勢載體
作為招商引資主體的相關開發區、高新區,要高度重視發揮特色產業園區的招商主陣地作用,將產業規劃和園區發展布局進行通盤考慮,高起點規劃建設,形成極具特色,可持續發展的園區功能定位,加強項目引進,形成集聚效應,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加快推動產業集聚。重視產業鏈招商,針對主導產業,按照“建鏈、補鏈、強鏈”的原則,著重招引有利于產業鏈對接和延伸的項目。
(三)完善優質軟環境
新常態下,優惠政策的可操作空間越來越小,在招商引資中的作用也越來越小,而投資環境、管理效益、產業優勢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區域軟環境對于招商的基礎性地位更加突顯,成為投資者決定是否投資的先決條件。環境好、服務優,效率高、成本低,讓客商有錢賺,社會有地位,安全有保障,是吸引、留住、擴大外商投資的關鍵所在。應加大改革力度,減少審批和收費事項,落實“一站辦公”、“限時辦結”、“特事特辦”,不斷提高行政效率,提升投資環境“軟”實力。讓已落戶的客商成為園區的代言人,以商引商是成本最低、效率最高的招商方式。
(四)突出優質項目
新常態下,去產能、去庫存成為重要任務,資源環境保護要求越來越嚴格,依靠高強度投入維持高增長的發展方式越來越不可持續,支撐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正由規模擴張轉向高投資效率和高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新常態下對招商項目更看中的是否有利于結構調整、發展方式的轉變以及質量效益的提高。所以,應將擇資放在首位,優先考慮項目的效率高低和效益大小,推進招商由盲目粗放、貪大求全向精細化、精準化、務實化轉變。即根據產業導向、技術含量、投入產出、能源消耗、環境影響、市場前景、帶動效應等,制訂相應評估辦法,對擬招項目按照標準進行分析、論證、評估,不符合要求的一律不招。著重引進科技含量高、發展前景好、土地利用率高、財稅貢獻能力強的項目,全面提高招商質量。應加大項目引進后的效果評估,對項目實際實施情況與招商評估結果出入較大的進行分析,查找原因,屬于評估辦法有缺陷的對評估辦法進行修正,屬于企業有客觀困難的對企業提供幫助,屬于企業欺瞞的對企業進行相應處理。
(五)實施產業鏈招商
圍繞產業結構調整、產品換代和產業升級,著力開展領導帶頭招商、專業招商、小分隊招商和點對點招商,努力打造產業集群,增強集群內企業的優勢互補,補齊拓寬產業鏈條,提高相關產業的互補性和契合度。實施產業鏈招商,既可以是對地區產業鏈補短板,也可以是無中生有。對地區產業鏈補短板重點是分析現有產業發展現狀,找準打造全產業鏈的薄弱環節,編制相應的招商項目,有針對性地開展招商,引進一批項目補齊產業鏈短板。無中生有的重點是深入研究國際、國內發達地區產業現狀,了解其轉移意愿,緊盯骨干龍頭企業,通過以點帶面、抓骨干帶集群等路徑,引進和承接全產業鏈。
三、結束語
新形勢下,必須進一步轉變招商引資觀念,樹立科學招商的新思維,實現“招商引資”到“招商選資”的轉變。高起點定位,著力招大引強,積極引進投資規模大、技術含量高、 市場效益好、帶動力強、附加值高的優質高效項目。緊密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基礎和優勢引進項目,確保項目引進來的同時還能發展得好,促進當地產業的發展壯大和轉型升級。
參考文獻:
[1]張偉菊.積極面對經濟新常態 實現中國發展改革新突破[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15).
[2]包薇.新常態下招商引資的思考與對策[J].高科技與產業化,2016(08).
[3]劉志彪.中國產業國際競爭優勢的重構與提升[J].國家治理,20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