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活強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集團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如何有效合并會計報表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企業財務人員要結合企業發展實際情況建構會計報表管控機制,從而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本文針對合并會計報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簡要分析,并針對相關問題提出了有效的解決對策,旨在為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提供有價值的財務報表管理建議,以供參考。
關鍵詞:合并會計報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231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2
近幾年,經濟全球一體化項目實現了逐步推進,企業集團模式在不斷發展,特別是企業合并和控股合并項目成為了重要的經濟特征,而企業財務管理針對控股合并中合并會計報表項目的研究還存在認知層面的缺失,需要企業財務人員結合會計信息建立有效的管控措施,從而提高會計合并報表的社會價值。
一、合并會計報表運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控制結構存在問題
所謂控制結構,指的就是企業控制經濟資源,也就是企業在建立合并會計報表的過程中,要將具體經濟資源結構納入到合并范圍內的實際標準,但是要注意的是,在合并標準中,聯合控制主體和某些較為特殊的實體結構是被割裂在合并范疇之外的,這就導致一部分企業的財務部門出現合并會計報表異構的問題,影響信息可信度。另外,合并會計報表的質量標準和數量標準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需要引起企業財務管理人員的注意。其一,質量標準存在的問題。主要是通過對國際會計準則相關規定的學習,要求在質量項目合并會計報表時運行多數表決權,并且更加傾向于法定控制。例如,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實質性控制的要求是財務管理人員要根據企業的基本章程,決定被投資單位財務結構和經營政策,而其他關于合并會計報表的規定都傾向于法定控制層面。其二,從控制數量的標準上分析,對于直接控股和間接控股行為的界定要根據實際情況,若是采取不同的計量標準,就會產生不同的結果,但是有些企業財務管理人員在建立合并會計報表時沒有關注到這一點,甚至會將表決權比例和持股比例混為一談,這也會導致會計信息真實性受到影響。
(二)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暫時控制結構存在問題
在國際會計準則中,對于暫時控制有著較為明確的分析,并且,要求管理人員在處理子公司時,要將暫時控制子公司排除在合并會計報表之外,但是,這項規定在我國會計管理流程中卻沒有得到有效的踐行,沒有將暫時控制進行獨立分析。多數企業出于經濟目的,為了在買入或者是賣出過程中調整合并會計報表,就刻意忽視了暫時控制的標注。另外,還存在一些企業在近期進行股權出售,卻將短期投資項目列入到合并會計報表中,也會為會計準則和制度的執行帶來困擾,甚至會對審計實務項目產生強烈的掣肘作用。
(三)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問題中特有經營對象的相關問題
近幾年,受經濟影響,企業財務框架也實現了動態化的改變,加之政府財務職能也在轉變,部分國企改革項目的逐漸推進,我國經濟結構中開始呈現不一樣的經濟體系,呈現出承包經營和委托經營并行的經濟發展特殊形式,在這個過程中,一部分企業也為了更好的順應時代發展需求建立起下屬科研機構,而如何處理這些單位的會計報表,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問題,在企業會計準則中,并沒有對這類問題進行標注,也就導致整個審計系統和運行結構出現了嚴重的問題[1]。
二、優化合并會計報表項目的對策分析
(一)合并報表案例分析
某總公司S控制子公司N,其中N為股份有限公司,在2015年年末,S公司財務報表個別資產負債中對N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額度為2000萬元,擁有N公司將近75%的股權,在同年,M公司凈利潤保持在500萬,提取法定公積金余額80萬,并向S公司派發了現今股利180萬,向其他股東派發了現今股利50萬,針對這種情況要建立合并會計報表。
首先,公司要建立優化的前期準備。也就是說,要想保證合并會計報表的準確性,正確劃分和理順會計合并報表的范圍是關鍵性因素,財務人員要利用多種路徑有效整合企業在發展進程中的會計政策。在理清企業產權關系后,要積極處理各級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比例和具體參數,建立符合實際情況和財務管理要求的合并報表范圍,遵循實質高于形式的原則,真正強調實質控制的重要價值,借助有效的數量標準,對股權比例進行有效計量。另外,要針對S公司和N公司建立合并會計報表的時間,進行會計合并報表計量的標注,從而有效統一總公司和子公司的會計政策。
最后,要按照合并會計報表制作順序,對合并報表抵銷名錄、合并工作底稿、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以及利潤表進行綜合整理,建構出個別資產負債、利潤以及現金流量,從而對所有者權益變動結構和金額進行統籌核算,并集中填寫合并報表。
(二)有效建立內部交易抵消處理
在企業運行過程中,企業建立的內部交易抵銷機制主要分為順銷、逆銷以及平銷,這其中,順銷是母公司向子公司進行產品銷售,逆銷是指子公司向母公司進行銷售,平銷指的是子公司向子公司進行平行銷售。若是母公司擁有子公司的部分產權,就要將順銷產生的企業內部損益結構全部清除,而對逆銷,企業可以借助全部消除法和部分消除法。另外,對于內部債權債務處理,企業要建立有效的抵消處理,具體要求包括企業內部應收賬款要和應付賬款進行抵消、內部應收票據和應付票據進行抵消、內部預付賬款要和內部預收賬款進行抵消、內部長期債券投資金額要和內部長期應支付的債券投資金額進行抵消等。另外,在內部債權債務處理過程中,也要保證對應收寬限壞賬進行有效的處理,為運行合并會計報表提供有效的參考數據。主要是為了確保合并會計報表中所有者的權益能得到有效的維護,確保本期分配利潤和上期利潤變動中未分配額之間保持平衡,建立有效的抵消機制,從而實現利潤的合理化統籌管控。除此之外,在對內部利息收入和利息支出,要建立有效的抵消處理,在企業集團內部,總公司和子公司之間會存在債權、債務等關系,這就需要企業將內部利息收入和內部離析支出項目進行著重的關注,并針對具體情況建立有效的分配機制,從而保證結算結構和方式符合企業需求,特別是在編制合并報表的過程中,企業內部債權和債務抵消機制需要得到有效關注,實現內部債權結構的有序運行,作為內部利息收入和內部利息支出的項目,需要利用投資收益和財務費用進行有效劃分,前者是在抵銷時進行的借記,后者是貸記。
(三)有效改進合并會計報表范圍
要想從根本上改善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從控制內涵出發,嚴格遵循實質大于形式的項目處理原則,提高共享決策能力,確保整個管控結構和管理項目具有實效性,也就是說,企業要想合理化的制定合并會計報表,最基本的就是要對企業自身發展結構和發展趨勢進行有效分析,建構數據處理機制和參數控制框架后,針對實際問題建立具有針對性的管控框架,并且合理化的選取有效的控制范圍,在控制結構建立的過程中,要對決策和支配能力的排他性進行綜合分析,明確控制的基本特征,從而對獲取利益或者是限制自身損失的結構進行分析,建構貼合于企業實際需求的合并會計報表范圍,以促進企業中特殊目的的實體單位也能被有效的納入到合并會計報表范圍內,實現整體項目的良性運行,從而提高實際運行效率[2]。
另外,財務管理人員要針對質量標準和數量標準必要的關注,結合企業實際需求,提高信息處理能力的同時,建立完整的數據和信息收集體系,從根本上提高合并會計報表的實際價值,確保在其質量級符合企業發展和市場運行訴求,特別要注意的是,要確保主觀判斷結構數量的縮減,實現客觀量化結構,從而提升企業合并會計報表的信息準確性和質量標準。在對投資控制權進行分析的過程中,財務人員要對子公司的具體情況進行綜合分析,建構有效的整合機制,確保結合我國上市公司股權分配比例的同時,建構有效的處理措施,從而提升整個質量標準的層級結構,實現最優化發展目標。另外,對于合并會計報表研究過程中,也要針對控制范圍的數量標準進行分析,強化數據處理能力和項目分析能力,確保合并會計報表真實有效,建立過程中不能刻意改變數據,并且要求財務人員能在實際工作中強化對于表決權比例和持股比例的認知,提高會計準則中數量標準的準確性和控制程度,也要注重計算法則,利用加法對表決全比例進行調控。也就是說,在對數量級進行綜合管理的過程中,合并會計報表要建立在控制基礎上,確保合并報表的實際范圍符合表決權比例數量標準,提升數量準確度的同時,提高數量表決權結構的實際價值,從而提高企業制定合并會計報表的能力和規范度,從而實現整體運行控制項目的優化推進。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合并會計報表的制作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需要企業財務管理人員針對具體問題建立具體的管控措施,實現整體運行框架的發展運行目標,特別要注意的是,在合并會計報表制定過程中,提升會計實務能力的同時,健全數據的收集機制和資料的整理措施,提高實證調查能力和力度,為企業財務結構的良性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參考文獻:
[1] 席霞輝.BPC 在企業合并會計報表自動化處理中的應用[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信息與管理工程版),2015,14(05):649-653.
[2] 壽榮英.關于合并會計報表與會計信息質量的研究[J].財經界,2015,22(33):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