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輝
摘要: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今天,各個行業或者單位對統計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更加追求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怎樣有效提升統計工作效率、加強統計基礎建設成為大眾所關心的一個話題。在行政工作中,對統計工作人員的搜集、整理以及分析數據等各項工作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目的就是為了使統計數據更加真實準確,從而為整體的工作提供有價值的參考依據,本文就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分析,以期能夠從根本上提升統計工作的效率。
關鍵詞:統計基礎;統計數據;真實性;準確性
中圖分類號:C829.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1
一、采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統計調查工作
單位在統計調查的過程中必須利用好自身所用的資源和優勢,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的內容:首先要不斷強化基層基礎工作的建設;其次要對統計需求做出一個清晰的整理和分類,針對各個統計調查任務要以認真科學的態度來進行,從而有效提升統計信息的使用價值。同時,在進行統計調查工作的過程中也要對統計調查的膨脹現象進行限制:首先,構建統計調查預算成本核算機制,對每一筆使用經費都要做到合理規劃,對部分沒有適用依據的經費申請就不予批準;其次,對已經記錄在案的統計數據要科學合理地進行利用好,降低無效工作或者重復工作的出現率,提升統計人員的工作效率;第三,統計調查的次數和標準要合理安排,不能過多或過少;最后,統計調查方式應該采用抽樣調查和普遍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注重統計結果的變化趨勢,并能針對調查結果做出合理的判斷。
二、使統計數據朝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
在統計工作中,其主要目的就是通過對數據的搜集整理分析進而得到準確性較高的數據信息。在促進統計數據標準化的過程中要堅持以下三個原則:過程公開原則、技術方式控制原則以及信息反饋原則。過程公開原則就是指在對數據進行分析整理的過程中要公開公正,對數據的種種變化要進行詳細記錄,以免在過程中出現弄虛作假的現象;技術手段控制原則就是在數據控制的過程中主要依靠技術工具來進行控制,而不是單純地依靠認為的判斷來決定;信息反饋原則就是數據整理完成以后,要想獲得的信息及時反映給調查對象,使調查對象能夠盡早看到最終的產出結果。
三、強化對統計部門的內部監督和管理
根據我國《統計法》的相關規定,各個工作人員以及社會大眾有著監督統計工作的職責,然而,在實際的統計工作中人們的監督明顯缺失。因此,在追求統計過程公開化、透明化的過程中,要建立完善的內部監督和管理機制,而且要十分重視第三方的監督工作,從而有效促進統計工作自我完善和約束。現階段,統計工作已經深入到企業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如:工作人員工作績效的考核、經濟效益的考核等等。這些統計信息會受到來自各個部門甚至管理人員的影響和干擾,因此,必須有一支強有力的監督隊伍,才能最大程度上避免數據信息的虛假性。
四、培養專業的統計工作者隊伍
要想加強統計基礎工作,就必須建立健全的人員工作機制。企業或者各個單位可以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學習、培訓,使統計工作人員能夠對自身的工作有一個更加全面的認識,知道哪些應該做,哪些不應該做,還要讓他們認識到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從而能夠以一個更加積極認真的態度來對待今后的工作。在著力提升工作人員專業能力的基礎之上,也要重視培養統計工作人員的道德素質以及責任感。眾所周知,統計工作的核心就是人,只有具備了高素質的人才才能夠使統計基礎工作順利進行。因此,應該從實際出發,從統計工作的根本出發,努力建立起一支專業的、有能力、有高尚道德的工作隊伍。
五、對統計信息質量的評估要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
加強統計基礎工作信息的科學性,能夠有效保障統計數據的真實性與準確性。從我國目前統計業的發展狀況來看,各個單位或者企業都有相應的數據評估機制,但是從實施的效果來看,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就是缺乏科學性的問題,評估過程中使用到的相關標準之間的聯系是人為進行判斷的結果不存在有效的函數關系;其次就是評估過程中的依據不足。統計基礎工作包含著各個相關的基礎環節,有些環節的評估依據不見得在其他環節也適用;再次就是在數據評估的過程中不夠公開,缺乏一定的透明度,大部分單位都是領導直接對下級人員數據信息做出評估,而并不解釋為什么會這樣評估,這就導致對數據信息的誤差沒能及時進行把握,這就會造成統計數據失去真實性,因此,就必須對工作人員進行問責,相應地也要改變評估制度中不合理的因素,而不是一味地去 修改統計結果;最后就是在對統計基礎數據進行評估的過程中存在以偏概全的現象。在對統計數據進行評估的過程中不能有效分析各個項目的不同特點和差異性,而只是套用之前的評估方式,這樣就降低了數據信息的準確性。
六、加強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發展方向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行各業都將信息化發展納入自身的發展戰略中來。統計工作的信息化能夠有效提升統計工作的實際效能,從根本上確保統計源頭數據的質量,從而加強統計基礎建設,并且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消除由于人為因素帶來的誤差。從現階段統計基礎建設的狀況來看,信息化的水平參差不齊,而信息化水平的高低能夠有效反映出各個單位的總體管理水平的高低。現階段,統計工作中所使用到的軟件種類、平臺都十分豐富,甚至一臺電腦中安裝不同的數據處理軟件,因此,這就對統計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掌握各種軟件的使用方法,還要能夠調整這些軟件中存在的不足。
七、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加強統計基礎的建設中,不僅要采用科學的態度對待統計調查工作,而且也要努力使統計數據朝著標準化的方向發展,強化對統計部門的內部監督和管理,培養專業的統計工作者隊伍,對統計信息質量的評估要堅持科學合理的原則,加強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發展方向,只有切實保障統計基礎的建設,才能有效保證數據信息的準確性和真實性。
參考文獻:
[1]劉愫.如何保證企業原始統計數據的真實性[J].現代經濟信息,2011(16).
[2]李有清.關于加強統計基礎工作的思考[J].兵團工運,2012(10).
[3]皮垂燕.我國統計數據質量存在的問題及政策取向[J].經濟師,2007(07).
[4]劉耀民,徐淑榮,郭愛軍.對統計信息質量評價標準的思考[J].蘇鹽科技, 20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