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詩奇
摘要:在租賃公司規模的擴大下,其專業化程度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這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資金短缺問題,隨著經濟的變革,融資租賃行業中也出現了新問題,其中,稅收是一個顯著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營改增”對融資租賃企業的影響進行分析。
關鍵詞:營改增”;融資租賃企業;影響
中圖分類號:F812.42;F715.5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01
融資租賃也稱為設備租賃,它實質上指的是轉移與資產所有權有關的全部或者大部分風險和報酬的租賃。簡單地說融資租賃的設備報廢、毀損的風險都由承租人來承擔,租賃人就有效回避了全部或者大部分的風險。這種租賃形式在我國是在1981年發展起來的,它的目的是為了滿足承租人的不同設備的需求。但是由于我國的融資渠道和稅法適用等多種原因的存在,使得我國的融資租賃業發展十分緩慢。本文就融資租賃面臨的增值稅轉型問題和增值稅擴圍以后融資租賃的發展展開了論述。
一、融資租賃面臨的增值稅轉型問題
在1997年稅制改革時期,我國的增值稅主要生產型增值稅,隨著金融危機的爆發,到2009年中國的增值稅轉變為消費性增值稅。
(一)融資租賃在增值稅轉型前。稅率差別理論認為,在融資租賃資產中,承租企業和融資租賃企業能夠取得稅收效益是融資租賃存在的根本原因。在同等條件下這些利益是吸引融資租賃的最大動力。決定融資租賃稅收價值的決定因素就是企業實現稅收收益的能力。在生產型增值稅制度之下,企業購進固定資產的已納稅額不得從銷項稅額中抵扣,這就使得所有融資租賃公司的貨物所有權不轉讓給承租方的,都需繳納營業稅,作為承租方企業不能抵扣增值稅進項稅額。
(二)企業在更新設備時,可以直接購買,也可采取融資租賃的方式獲得設備。2009年我國增值稅轉變為消費型以后,承租方是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的,購買固定資產是就可以抵扣17%的增值稅,大大降低了購置成本,所以可以不選擇融資租賃的形式進行設備的更新。
總之,增值稅轉型雖然降低了企業稅負,促進了企業的投資和設備更新力度,提高了生產效率,有效推動了經濟的發展,對于擴大企業自身需要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但是對于租賃行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
二、融資租賃實施“營改增”的必要性分析
增值稅的擴圍改革,實質上就是改變增值稅和營業稅關系的過程,它有效地調整了現行經營稅和增值稅的征收范圍。在許多國家已經把營業稅并入了增值稅的征收范圍,我國融資租賃行業等服務行業也將納入增值稅的行列。建立一個健全的增值稅法治是國際通行的做法,也必將是我國納稅改革的選擇。
(一)增值稅擴圍融資租賃市場制定出了發展方向
在我國許多中小企業比較注重固定資產投融資的問題,對于增值稅轉型后固定資產已納稅額是否能抵扣并不十分關心。因為融資難問題是困擾我國中小企業的主要問題。一方面中小企業需要引進資金來購買新的設備,另一方面他們的信用等級較低,很多商業銀行不愿放貸給中小企業。所以設備更新成為中小企業最大的難題,在這個優勝劣汰的社會,部分中小企業因為設備落后而倒閉。雖然國家為了扶持中小企業的發展指定了不少新政策,但是也難以解決他們的資金問題。在這種情況下,融資租賃成為中小企業發展的最佳途徑之一。
在增值稅轉型后,融資租賃公司把中小企業作為了承租目標,希望融資租賃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但是現行的相關法律制度對于中小企業的融資租賃有著諸多不利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流轉稅法律制度受制于整體稅制改革的滯后。所以應當調整租賃公司發展的流轉稅制度,優化融資租賃來彌補銀行貸款的不足之處,為中小企業提供一種特殊的金融服務窗口。
(二)增值稅擴圍營造了公平的稅收法律環境
國外在流轉稅方面實行可抵扣的增值稅,以利差征稅。一些有資質的企業在增值稅轉型前比較享受稅收優惠政策,這里面的優惠政策即為征收的增值稅。在我國,享有優惠待遇的融資租賃公司分為兩種類型,一種類型是銀監會批建的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租賃公司,另一類就是由商務部監管的沒有金融牌照的租賃公司。其他一些沒有資質的融資租賃公司是按照營業額的全額征收營業稅。這種征稅方式使得企業稅收負擔較重,嚴重影響著企業的正常經營,制約了企業融資租賃業務的開展。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國可以把增值稅的稅收優惠推進到融資租賃的全行業,征稅范圍擴大到所有的商品,解決了營業稅重復征稅的問題。
(三)增值稅改革促進了融資租賃行業的繁榮
在增值稅轉化為消費稅之后,部分融資租賃公司為了實現發展,只能夠應用你買我付款的形式,在這種模式下,供應商會為承租方開具增值稅發票,但是實際的付款人并非承租商。在這種操作模式下,承租人是能夠直接獲取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租賃公司也可以打消承租人的顧慮,促使租賃行為順利的完成。實際上,這種模式是存在一系列的風險的,目前我國相關法律制度還不健全,如果承租人違約,那么租賃公司將會面臨一系列的風險。為此,需要在統一的立法框架下,結合地方實際,制定符合區域融資租賃市場特征的地方性稅收法規成為當務之急。在尊重合理的制度創新和地方經驗的前提下,建議選擇若干融資租賃市場較為發達的地方,由地方政府對相關稅收法規制度先行先試,作為解決當前融資租賃市場“營改增”主要問題的法律補充,為區域性融資租賃市場的完善提供一定的法律支持。
三、結語
總之,融資租賃是深化金融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拉動企業設備投資,帶動產業升級,為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余維好.“營改增”下融資性售后回租業務如何稅務處理[J].財會學習,2016(10).
[2]李紅艷.中日工程機械設備融資租賃的發展比較與經驗借鑒[J].長沙大學學報,2016(04).
[3]董任芳.中外融資租賃制度的對比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