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甜
摘要:近年來,全國一直都處在技能型人才短缺的現象中,四川省也未能脫離這困境,而對四川省技能型人才問題的研究,也大多停留在對職業技術教育方面,很少從經濟角度進行研究。本文從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和供給,以及影響供給的一些制度不足等方面進行了經濟分析,以期待對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解決提供政策建議。
關鍵詞:技能型人才;政策建議
中圖分類號:C964.2 文獻識別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6)08-000-01
一、四川技能型人才的現狀
在改革開放的30多年的時間里,四川一直是勞務輸出的大省(包括很多的技能型人才),四川也加入了“孔雀東南飛”景象當中。但是,在2008年后,東部沿海地區出現了招工難的現象,特別是技工難找。這成了制約東部沿海地區一些企業發展的難題。那么四川作為東部沿海產業轉移承接,工業化發展的一個大省,其技術型人才的現狀分析對經濟的發展就尤為重要。
目前,2015年第二季度與上季度和去年同期相比,市場提供給各類技術等級或職稱的求職者的崗位繼續保持比較充足的狀況。其中高級技能、中級技能、技師的需求缺口較大;市場提供給無技術等級或職稱的求職者的崗位不足,求職較為困難。就業崗位對技術等級或職稱要求與進入市場的勞動者的素質不相匹配,“就業難”與“招工難”并存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種種跡象表明四川也是處在技能性人才短缺的實際情況里。
二、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原因
在勞動力資源充足的四川省為什么會出現技能型人才短缺加劇的趨勢?筆者認為,這既有在勞動力市場上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方面的原因,也存在抑制技能型人才供給的一些制度上的因素。
(一)四川省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四川省的第一產業比例逐年下降,到2013年占比僅為12.83%,第三產業在上升后從2002年開始比例也是逐年下降的,但高于第一產業。另一方面,第二產業在96年后比例有少許下降,但在2004年后,就一直增長,并且在2010年所占產業比例就超過了50%,在2011年達到了最高52%。這一現象說明,四川基本上已經達到了工業化。同時汽車和和通用設備制造業的增長也迅速,這些行業對技術的要求較高,隨著這些行業的不斷發展,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也迅速加快,技能型人才供給總量相對需求來說嚴重不足。所以,筆者認為四川省產業結構調整是造成技能型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
(二)全國其他省份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加大。從數據上來看,根據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的數據顯示,對于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經成為中國的普遍性的問題。從2005年到2015的數據來看,需求方面,每年對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都在上升;供求方面,求人倍率(崗位空缺與求職人數比率)均大于1.49,技師的求人倍率最高出現在2012年3季度為2.86,高級技師的求人倍率最高出現2012年1季度為2.72,高級工程師的求人倍率最高出現在2012年1季度為2.59,在雖然近年來有所下降,但只有在1.5到2.3。再有,全國范圍來講,技能型人才求人倍率處于高位,人才短缺問題仍然很嚴重。所以,中國技能型人才短缺不是近幾年的問題,而是一個長達10年的問題,同時中國技能型人才短缺問題仍然很嚴重。
(三)技能型人才的供給受到了職業教育的制約。四川省近幾年第二產業發展迅速,但為其培養的人才卻嚴重不足,究其緣由,首先,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嚴重不足,甚至有倒退的顯現。無論是技工學校數量、高級技工數量還是培訓機構的數量都是成下降的趨勢的。在2011年到2012期間技工學校和高級技工學校的數量下降最為快。而培訓機構數量在2011年前都是增長的,在2012年開始數量就萎縮了,并且在2014年一年時間就減少了356家,平均一天減少一家。同時,近年來招收新生人數數量越來越少,從2009年的6.4萬人下降到2014年的3.9萬人,減少了39%。,畢業生人數也從2009年的4.3萬人下降到2014年的3萬人,減少了30%。四川省的高校的擴招是造成了技工學校和普通中等專業學校生源的萎縮直接原因,技工學校招生難、實習難、分配難、發展難的問題十分突出。
(四)企業對于技能型人才后續培養的不足。技能型人才在進入企業后,通常會對其進行在職培訓,那么在職的技能培訓又分為兩種:第一類就是對于技能型人才的普通培訓,這類培訓特點是受訓者在普通培訓后得到的技能對多個雇主同樣有用,例如使用電腦查閱資料,使用打印機打印材料等。第二類就是特殊的培訓,這一類培訓的特點就是受訓者在培訓后得到的技能只對于培訓企業有用,或者說能提供給培訓企業的生產率比其他的企業都要高。
(五)四川現行的人才評價體系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在四川,人才的評價標準仍然是以學歷為主,在工資待遇方面,知識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差距太大,在宣稱知識經濟的時代,知識性人才的勞動力價格總得來說比技能型人才的勞動力價格高,被扭曲的人才評價體系人為讓技能型人才勞動力價格偏低;在職業晉升方面,知識性人才的晉升空間較大,而技能型人才的晉升空間較小,一般來說知識性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在同一企業里的角色就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通常來說,同一屆的學生畢業后,知識型人才就按照干部的道路發展了,而技能型人才就是一直是工人,這實際阻礙了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和供給。
三、治理四川省技能型人才短缺的政策建議
(一)不斷加強對職業技術教育的調控,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加大四川省對于職業技術學校教育的支持力度,在財政上予以支持。同時可以鼓勵社會資本進入在職業技術學校的建設中來,充分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為四川職業技術學校的發展注入活力,遏制職業技術學校不斷減少的現象。
(二)四川省各級政府可以通過財政手段幫助企業建立其具有公司特色的職業培訓體系,為企業給技能型員工在職培訓提供足夠的激勵,同時打消企業在給技能型員工提供普通培訓和特殊培訓的顧慮。
(三)建立完善的人才評價體系,創建技能型人才職業發展新道路改革薪酬管理制度,改變技能型人才和知識型、管理型人才在收入上差距巨大的現狀,解決技能型人才勞動力價格長期壓低的問題,改變這種被人為扭曲了的相對價格的局面。
參考文獻:
[1]曾湘泉.勞動經濟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
[2]賈寧.論技能型人才培養的制度改革[J].教育科學研究,2014(0023):23-33.
[3]何亦名.技能型人才短缺的原因與治理-基于珠三角的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8(1):163-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