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萬興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積極主動的主體狀態,包括自主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方法、自主學習習慣、自主學習思維和自主學習能力等要素。“自主學習”的主要理論依據有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現代教學結構理論和心理學原理。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現代教學結構理論強調:課堂教學應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與學是不可分離的。從心理學角度看,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
從以上觀點可以看出,在現代數學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的工作應圍繞學生展開,在教與學的相互作用中體現出來。
一、探索思路,大膽實踐
通過對認知學習理論的學習,得知數學學習過程是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相互作用,形成新的數學認知結構的過程。依據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數學學習過程可以分為四個階段:輸入階段、相互作用階段、操作階段和輸出階段。數學學習過程的四個階段是緊密聯系的,任一階段的學習出了問題,都會影響學習質量。無論是新知識的接受還是納入,都取決于學生原有數學認知結構。
例如:講授菱形時,讓學生動手制作幾何模型自發探究其性質;研究平行四邊形的判定時,利用學生對數學游戲的興趣,引入數學游戲豐富課堂,引用其中的必要知識導入新知識;畫旋轉對稱圖形時,引導學生觀察實際生活中的電扇、自做的風車等,讓學生從直觀感受中提取信息。而在新知識講授的過程中大量啟用類比教學和小組討論教學方法,關鍵內容的總結更是采用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課堂大膽發言,自己陳述觀點和歸納總結。比如,旋轉的特征可以和平移特征類比,教學中引導學生加以區別,而平行四邊形的性質可以組織學生討論,自己歸納性質。例題的講解完全由學生的觀點出發,廣納各方意見,最終一同整理歸納。每課時的最后時間由隨堂練習和個別問題指導組成,目的是對知識的鞏固,有助于獲取第一手資料,便于掌握學生的接受情況。
二、指導學法,自主發展
學生不僅要在師生互動中學習知識,而且要培養自己的自學能力,實際上后者比前者更重要。目前我根據隨堂練習掌握情況,協助不同層次學生在預習、課堂教學、復習、課外練習等四個環節制定自主學習的進程,提出具體的要求和方法,并在教學中加以指導,讓學生掌握自主學習的一般方法。當然課堂教學是學生習得知識的主戰場,而我在教學中一貫強調學生體會數學學習過程。因此在教學中我不光做好示范工作,還與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探索方法,一起體驗學習歷程,引導各層次學生,指導并鼓勵學生嘗試運用各種方法自主學習,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水平。對學生學習中暴露出來的問題,及時幫助分析思維過程,尋找原因,并運用適當的方式幫助學生矯正。
如拿出典型問題放到教學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并更正錯誤;或者請接受能力強的學生陪同暫時落后的同學共同討論問題,培養自信心和團結協作能力。同時,我有意識地加強學生思維培養,教學中,往往是我先完整地反映一次我的思維過程,接著引導學生參與到我的思維過程中,充分地暴露學生自己的思維過程,將兩者有機結合在一起,從而達到讓學生既能更好地理解、掌握和應用知識,又能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目的。如第5章結束后,我首先對第5章做一個總結,告訴學生我對這些內容的理解,展示我的思維過程,同時請學生補充我講得不足的地方,最后與每一位學生做了一次面對面的總結交流,讓每一位學生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
三、激勵學生,樹立自信
教學中教師要時刻激勵學生,以強化學生的自主學習信心。方法有:
1.對部分學生提出期望,主要針對較優秀的學生,不斷抬高對他們的要求,告訴他們自己對他們有很高的期望,以消除他們自滿的情緒。當然教師要熱情關愛每一位學生,經常與學生單獨談話,多用類似“我覺得你的能力沒有全部發揮”、“你在某某方面的能力很出色為什么不展示出來”等激勵性語言表示對學生的希望,使學生受到鼓舞,信心得以增強。
2.多表揚激勵暫時落后的學生。在教學中,教師要相信每一位學生的能力,注意表揚、不能批評,教師要盡力發掘其身上的閃光點,注意他們每一次的進步,要及時給予肯定,多表揚鼓勵,幫助其樹立信心,激發他們學習興趣。
3.對于內向、自尊心強的學生要通過多種方式使學生獲悉教師的肯定評價和對他們的期望,以便學生及時調整自主學習方式,改進自主學習方法。
4.要培養學生成功意識,多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對不同層次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給予不同指導,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獲得成功的經歷,讓他們經常體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比如,對不同層次學生我對他們課外的要求不同,給的練習也分了好幾個層次,并逐步減少低層次練習。常拿學生的長處與優秀兄弟學校學生比較,增強學生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