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又菁
摘要:隨著高校研究生人數的增加及新時期社會輿論多元化的影響,如今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正面臨著新的問題和挑戰。基于對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建設狀況的調查,詳細分析了研究生黨員的基本情況和特點,以及研究生黨支部面臨的主要問題,最終提出了加強高校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建設的一些創新性的方法和途徑,進一步將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做實做細,并在我院研究生黨支部初步實施,對培育和踐行全體研究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一定現實意義。
關鍵詞: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3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2-0239-01
前言
黨在高校研究生中的基層組織為研究生黨支部,是黨引領研究生黨員和全體研究生全面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教育方針的政治核心和戰斗堡壘。改進和加強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是提升研究生黨員綜合素質和思想政治覺悟的重要措施。石油與天然氣工程學院研究生黨員人數約占全校研究生黨員人數的65%,因此,加強石工院研究生黨支部建設,是實施人才強國戰略的重要保證,將進一步促進學院乃至學校的改革和發展。
一、當前石工院研究生黨員的基本情況和特點分析
(一)研究生的思想狀況多樣化
我院研究生黨員人數比例高,研究生黨員736人(其中博士生黨員171人,碩士生黨員565人),占總人數的52.8%。其次年齡差異大,除應屆本科畢業生以外還有往屆畢業生,我院研究生黨員年齡最小22歲,最大47歲,在思想政治理論水平上存在代溝。另外,我院研究生整體歸屬于5個專業方向,所涉及的專業研究方向達50余項,分散在30多個科研團隊。正是由于以上原因導致研究生黨支部構成較為復雜,使得其思想表現出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點。
(二)研究生學習模式分散性
研究生的學習具有分散性的特點,學制為彈性學制(3~5年),有不同的導師和研究方向,學生在完成研一課程學習后,參與統一的課程學習的時間少,余下大多數時間是在各自實驗室進行專業方向的研究。正是由于研究生黨員在時間安排、學習進度上不統一導致的分散化模式,使得研究生黨支部活動與科研活動難以有機結合,研究生黨員日常教育管理受到限制,黨支部功能弱化、邊緣化。
(三)黨員政治理論學習略顯不足
研究生黨員由于在本科階段或工作單位已入黨,黨齡較高,認為自身政治理論水平不需要再提高和強化,往往把主要精力放在業務素質的提高上,其他方面則能省則省,以學業任務繁重為由請假不參加支部活動的事情時有發生。目前為了便于組織、聯系和管理研究生黨員,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班級為單位建立黨支部,該模式缺少與外專業同學的思想交流和溝通,大大降低了相互學習的機會。
(四)研究生黨建載體建設落后
黨建工作載體建設落后于新形勢的要求,研究生黨員對參加黨支部日常組織生活的積極性下降,黨支部活動便很難實現其引領思想的功能,這勢必會影響研究生向黨組織靠攏的積極性,同時阻礙研究生黨支部活力的發揮。
二、加強和改進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方法與對策
(一)發揮研究生黨員的主動性
研究生黨員學歷層次高,在思想上觀念獨特、有較強的創新能力,同時主動意識和擔當意識強,對自身未來發展的期望值也會更高。因此,在研究生黨支部建設工作中應充分發揮研究生黨員的主觀能動性,將黨支部教育與研究生的個人發展相融合,將提升黨性教育和素質教育放在首位,增強研究生黨員教育的實效性和有效性。
(二)加強研究生黨員理論學習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抓好思想理論建設這個根本,學習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推進學習型黨組織創建,教育引導黨員、干部矢志不渝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斗[1]。”思想政治理論課是研究生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內容,對研究生黨員的發展、政治理論水平和政治修養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與本科生不同,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要應該結合研究生思想實際情況,根據研究生思想動態有針對性開設。
(三)創新研究生黨支部活動的形式和內容
黨支部組織活動是增強支部凝聚力和提高黨員的黨性水平的重要載體。目前,研究生黨支部組織活動形式單一、內容陳舊、效果一般。因此,在下一步工作中,也將根據研究生黨員實際情況,進一步推進黨支部活動的創新改革,力求創建一個精品研究生黨支部工作品牌,切實提升黨支部的創作力,同時也可以提升研究生整體管理工作。
(四)科學合理設置研究生黨支部
在研究生黨支部管理上采取“1+1管理”的模式,即學科專業黨支部與教學班級黨支部兩種模式相結合,依據不同學科專業的實際特點,科學合理地設置黨支部。例如在相對穩定的學科專業隊伍中可以設置實驗室黨支部。在特殊情況下,例如長期在單位實習或外出學習,且有較穩定的研究團隊時我們可以嘗試設立臨時黨支部等。這樣的設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因黨支部設置模式單一帶來的多種問題,有利于黨員的管理和黨支部活動的開展,可以增強黨員的歸屬感,以及整個黨支部的凝聚力。
(五)利用新媒體拓寬研究生黨支部建設的渠道
新形勢下,研究生日常交流依賴于互聯網、手機等以網絡應用為基礎的各種新媒體組成的交際網絡和系統,因此將把“互聯網+”引入研究生黨員教育,通過線上線下兩種模式,主要是借助于如微信、微博、易班等新媒體,在研究生之間建立相互信任和思想溝通的一種交流平臺。例如當前可結合“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在公眾平臺上廣泛推送相關學習資料,包括文件、漫畫和視頻等,這種方式更能貼近學生關注的焦點和熱點。引導廣大研究生黨員自覺按照黨員標準規范言行,做合格黨員。進一步提高黨性覺悟,堅定愛國主義理想信念,增強民族責任感和使命感。
(作者單位:西南石油大學)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R].2012.
[2]李靜,王民忠.研究生黨支部設置模式新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3,(8):26-28.
[3]魏來.切實加強高校研究生黨建工作[J].新長征,2016,(1):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