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燕紅
摘要:人性向善是一種價值預設,一種有待實踐的理想。基于“人性向善”的價值預設,初中生的德育教育才能建立在尊重與信任的基礎上,建立寬容與樂觀的期待上,通過激活、發掘和弘揚初中學生潛能中積極、美好、善良的因素,充實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學生選擇有道德、有意義的生活方式。
關鍵詞:初中德育;人性向善
要對學生始終抱有積極的期待,引領學生向真、善、美的方向發展。心理學上著名的羅森塔爾效應表明,教師對學生報有良好的期待時,可以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學生受到老師的關懷和期待時,就會更加尊敬老師,更加努力學習老師傳授的知識,仿效老師的優良品德和模范行為。育人需要有對教育對象的信心,以樂觀的期待給學生以人生的方向、目標和追求,幫助其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傳遞智慧的、向上的、克服困難的力量,讓學生在一種被鼓舞和信任的氛圍中,自覺努力,求真向善,健康成長。其次,以寬容的心態和智慧的教育方法幫助學生改正錯誤。要善于發現并及時肯定學生的善良,并把學生善良的本性引導出來,觸及孩子的心靈,讓學生及時醒悟,并認識到自己的錯誤,產生了一種自責的心理和追求向上的力量,起到了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對學生的行為不能輕易定性為“錯誤”,德育教育不是簡單的說教。
一、要尊重和信任學生,讓學生擁有尊嚴
教育需要尊重和理解,需要教師和學生平等溝通和探討,一起在教育教學中提升人的內在品質。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底子不清,對學生的教育缺乏人性化,體罰與變相體罰的現象經常出現,因此,一些學生對教師產生逆反心理。教師試圖以嚴格的管制讓學生養成好習慣,這種以人性本惡為前提的做法只能使人一味順從,人格萎縮。真正的教育不是建立在輕蔑與傲慢之上的,不是依靠懲罰與制裁來實現的。教育的目的是讓人有尊嚴的活著。道德的學習是一種情感的學習,教育的過程是一種引導的過程,教育者自身的素質是直接影響教育效果的關鍵所在,“打鐵先要本身硬”,教育者如果對學生做到愛心、關心、耐心、細心、熱心,報著心平氣和、內心和諧的心態對待每一位學生,用愛與美引導稚嫩的生命,告訴學生什么是真實和善良,什么是好的習慣和素養,激勵學生內心光明的一面,讓學生在校園中感受到尊嚴,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二、要以正面的鼓勵和引導為主
讓自信成為學生成長的力量。在普遍缺乏自信心的初中學生中,道德是生命的自覺,是人性的呼喚。教育的真諦在于啟發自覺,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省自悟,做出自己的選擇。在學生形成良好品質的過程中,鼓勵和表揚的力量遠遠大于批評和處分的力量,在初中學生中多組織豐富多彩,有意義的活動,通過活動多鼓勵和表揚學生,學生受到表揚和贊賞,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就會把自己的優點放大,表現出強烈的自信,一些不良的品行會在不知不覺中戒除。對教師來說,表揚是最易使用、最自然、最有效的方法。但在現實的教育活動中,我們總是希望學生在每一方面都非常優秀,并按照這樣美好的愿望去評價和要求學生,對學生偶然的錯誤和閃失,不必過分求全責備。
德育教育需要一種寬松、寬容和溫馨的環境,問題學生的教育,需要我們多了解其學習和成長中的困難,幫助他們尋找自己的優點,增強積極向上的內在力量,使他們獲得心靈上的慰藉和滿足,協助其戰勝困難,激發他們的興趣和責任感,培養他們的愿望和自信心,讓他們在舒展個性中獲得求知欲和創造力。
三、要在德育途徑上求創新
德育不是簡單的說教,也不是舉行一兩次活動就能完成任務達到目的的。它應當貫穿于學校教育的整個過程。為此,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就突顯出來。學科滲透德育應在德育教育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學生在校的大多時間是在課堂學習,與各學科教師打交道,那么,課堂上教師的言行、所授學科德育內容的挖掘,對學生的培養有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教育工作者應在以下方面發揮德育滲透作用:一是教育者要注意為人師表。教師的人格品行一直作為一個重要的教育因素,在教育的過程中潛移默化地發生著作用。古今中外的優秀教育家都倡導教師為人師表,以自己的模范品行來教育和影響學生。教師是學校德育工作的主導者,為人師表是一種重要的教育力量,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意義。
四、注意搞好德育評價
德育評價的正確導向功能,使德育工作有明確的目標和方向。但是過去簡單的表揚方法已不適合現代德育的評價要求。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學生的自我意識也在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表現,自信心、自我價值的實現都在不斷提高,教育者的適時評價起到鼓勵進步的作用。評價要注意針對不同的個體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評價要研究個體心理,不是每個人都喜歡當眾表揚的,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和學生個性的差異,學生接受評價的方法也多有不同,教育者要去研究每個學生的特點,有針對性的去對每個人做出準確的評價,這樣評價才能達到預期目的。另外,評價的形式也要創新,可以通過張榜表彰式、當眾表揚式、談話式、電話溝通式、書信式、上網聊天式等形式進行,評價還要講究策略,對于優點可以直言,對于缺點就要講究語言藝術和方式方法,現在的學生非常講自尊自愛,在對其提缺點時盡量用希望的語言說出來,這樣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