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娜
摘 要: 幼兒園是培養兒童感性思維和基本動手能力的重要場所,其中種植活動是幼兒園教育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兒童進行綠色教育活動和動手實踐技能培養的重要教育方式。通過種植活動能夠對兒童的動手能力、協同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在兒童能力素質培養方面能夠發揮十分積極的作用,幼兒教師在種植教育活動中要有意識地對幼兒的合作意識進行引導和培養,為幼兒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基于此,本文對幼兒園種植活動中合作意識培養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 合作意識 幼兒園 種植活動
幼兒時期的教育會對兒童未來的心理發展和生理發展產生關鍵的影響,在幼兒園教育活動中開展種植教育活動,既是幼兒園教育對兒童動手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要方式,又是培養和鍛煉兒童協作能力和合作能力的重要措施。在幼兒園種植教育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對兒童合作意識的引導和培養,為兒童未來的發展和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幼兒園種植活動開展的重要意義
幼兒園開展種植活動能夠對兒童的動手探索能力進行有效的培養,兒童在種植活動中能夠更好地釋放天性,通過兒童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合作和兒童與兒童之間的互動合作共同完成種植活動內容,能夠讓幼兒通過動手完成種植活動,引導幼兒對種植產生濃厚的興趣,在這個教學過程中培養幼兒團結友愛的精神,對幼兒的合作意識進行有效培養。合作意識是保障幼兒未來學習和生活更加完善和順利的重要能力,幼兒教師必須認識到合作意識培養的重要性,在種植活動開展過程中,有意識地對兒童的合作能力和合作意識進行培養。目前很多幼兒園教室里都設有自然角,這是種植活動開展的重要場所,幼兒教師要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開展科學有效的種植活動教學指導。
二、幼兒種植活動和合作意識培養
(一)種植活動設計
以種植大米為例,首先是調動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積極性,午飯時間,教師應每個幼兒都盛一碗香噴噴的米飯,在幼兒吃飯時間調動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積極性,讓幼兒思考如何種植大米,怎樣種植大米。其次是帶領幼兒認識種植活動開展所用到的工具。向幼兒展示大米的種子、小鐵鍬、水桶、勺子等,并介紹每一種種植工具的用途。在準備工作已經完備的情況下,引導幼兒開展種植活動,體驗種植。教師要先做好種植演示:挖坑、放種、填土、澆水。然后對幼兒進行分組,幾人一組,分工勞作,開展實踐動手種植活動。另外,在種植完成之后,要做好小組標記工作,做出相應的標簽,插入土中,便于辨認。
(二)種植活動合作意識培養的注意事項
當種植活動設計完成之后,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教師要對幼兒進行合理的分組,要按照種植的步驟和小朋友的特點,科學確定種植小組的人數和構成,一般情況下,每一個種植小組的人數在4人左右比較合適,而且要盡量做到男女搭配。其次,要對小組成員的分工進行初步明確,讓每一道工序都有負責人,通過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種植活動。另外,在種植活動開展中,教師要對幼兒的錯誤操作進行及時的糾正,例如挖坑不能太深、太淺,澆水一定要澆透,對幼兒之間的分工協作進行引導。
(三)種植合作意識培養的多種措施
在種植活動開展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通過多種措施對幼兒的合作意識進行引導和潛移默化地培養。首先,在具體種植操作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幼兒開展互幫互助,例如在給植物澆水的環節,有的幼兒負責拎水桶,有的是兩個人合作抬水桶,有的幼兒用勺子澆水,有的用小桶澆水,很多情況下,如兩人合作抬水桶的做法是幼兒不自覺的合作,這時教師要對其進行高度的表揚,引導全體幼兒學生認識合作活動帶來的效能。另外,不同的種植小組之間也可以開展互助合作活動,幫助鄰組挖坑、澆水等都是值得提倡的合作互助行為。其次,在種植活動的開展過程中,要一邊開展活動,一邊引導學生進行思想交流,“小朋友們,大米口渴了,我們來給它們澆水好不好?”、“大米口渴需要我們的幫助,小朋友們之間也要進行互幫互助,力氣大的小朋友幫助力氣小的小朋友、會挖坑的小朋友幫助不會挖坑的小朋友,我們一起讓這片地長滿大米好不好?”,不斷通過言語引導幼兒開展互幫互助活動。最后,當種植活動結束之后,教師可以播放與勞動有關的兒歌,在歡樂的音樂中對合作種植進行總結:“小朋友們,你們自己一個人能不能種植這么大一片的大米?”“不能。”“合作互助的力量大不大?”“大。”通過這種直接的總結讓幼兒加深合作意識在腦海中的印象。
三、結語
種植活動是幼兒園動手實踐操作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在種植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要對幼兒的勞動熱情進行有效激發,讓幼兒認識到合作團結的巨大力量,對幼兒的合作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
參考文獻:
[1]吳芝玉.幼兒園種植活動中的合作意識[J].學周刊,2014,(9):184.
[2]呂茜.幼兒園種植活動與教育價值分析[J].考試周刊,2016,(55):186.
[3]金磊.在一日活動中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