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雪艷
摘 要: 作文教學是教會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最重要的手段,傳統作文教學讓學生習作有過多的束縛,作文教學可以給予學生更大的發(fā)揮空間,在實際操作中在作文前要進行簡單的指導,作后要進行翔實的批改并給予學生積極的激勵,唯有如此才能有效提升習作水平。
關鍵詞: 小學作文教學 習作講評 “后作文”教學
小學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教會學生“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最重要的手段,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論認為,作文教學的一個重要價值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精神,新的課程標準認為作文教學要“為學生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提倡學生自主擬題,少寫命題作文”。但傳統作文教學,重心放在作前指導上,老師往往以個人喜好作為作文指導的樣本,學生不能個性化寫作,無法自由表達,導致文章大同小異甚至千篇一律,導致學生習作興趣的喪失,耗時費力卻作文水平提高較慢。“后作文教學”是把習作教學重心放在作文指導與修改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在習作時沒有過多的束縛,有利于個性化的立意和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那么如何構建“后作文教學”的習作課堂模式,讓學生體悟習作的奧秘,從而更高效地提高學生的習作水平呢?為此我進行了為時一年的“后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一、明確了后作文教學的意義
“后作文教學”是相對傳統作文教學而言的,傳統作文教學的主要精力放在作文前的指導上,當確定的習作的主題之后,老師往往會根據實際情況,從選材、立意、篇章結構等很多方面對學生進行千篇一律的指導,這種指導無視學生的差異性,這種指導往往帶有語文老師自身強烈的主觀性,最終導致學生的習作無法脫離例文,“后作文教學”是把習作的教學重心放在習作講評上,當確定習作主題之后,老師做簡單要求放手讓學生自由作文,在作文過程中進行適當的指導,學生作文后,老師對學生作文進行詳細的批改,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評,因為作前指導較少,所以學生作文帶有明顯的個性,學生的表述各有特點,學生習作異彩紛呈,雖然有這樣或那樣的缺點,但是由于學生經歷自主作文的過程,再加上老師的指導更具針對性,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老師的指導,從而實現作文水平的提升。
二、后作文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習作興趣,習作質量有明顯的提高
沒有了作前過多的立意、選材、結構等多方面的“指導”,學生按照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地表達真情實感,習作富有個性,很多新穎的立意、創(chuàng)造性的表達都成為習作的亮點,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越來越多,對作文的興趣逐漸濃厚。
學生的寫作能力和語文素養(yǎng)大幅度提高,很多優(yōu)秀的習作在比賽中獲獎或被報紙雜志采用,先后有十幾名學生在新沂市舉行的讀寫大賽中獲一二等獎,有六名學生在新沂市舉辦征文大賽中獲一二等獎,朱蘇菲同學的《小兔子講衛(wèi)生》一文被人教網發(fā)表。
三、形成較穩(wěn)定的“后作文”課堂模式
經過一年的研究,目前已經初步形成比較穩(wěn)定的“后作文”課堂模式。在確定訓練主題之后,老師在學生作文前的指導主要集中在審題上,老師通過簡單的指導讓學生審清題意把握主旨,就放手讓學生作文,在習作過程中通過巡視發(fā)現問題或者由學生提問習作中的問題進行適當的指導,老師拿到學生作文之后進行各種形式的批改和講評,常見的形式有:
(一)集中講評,老師精心批改之后,針對習作中的共性問題,進行有針對的指導,在指導過程中,展示優(yōu)秀作文的長處,通過比對,讓學生發(fā)現習作的問題。
(二)個別面批,對部分學生作文進行面對面批改,老師先通覽全文,然后和學生對本次習作逐字逐句的交流,對優(yōu)點進行表揚,對缺點指出問題,引導學生自己拿出修改意見,這一方式是針對習作能力相對較差的部分學生,由于所需時間甚多,不宜大面積地使用。
(三)微信、QQ等網絡方式面批,因為學生在校時間有限,老師可以在微信或者QQ等即時工具上和學生一起批閱作文,這種批閱方式可以采用類似面批的形式,逐字逐句地進行,也可以采取注釋式批閱,采用批閱符號和學生交流,這種方式相對個別面批時間上更靈活,對信息技術有一定基礎的學生比較適用。
(四)學生互批,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學生已經能初步掌握老師批改作文的方式后,可引導學生相互批閱,老師在學生批閱過程中進行巡視指導,對出現的問題即時解決,這一方式還可以和QQ群、班級論壇等方式結合起來進行,在QQ群里貼出學生文章,大家一起批閱,主要是指出優(yōu)點,找出缺點,甚至是提出修改的建議,在論壇上貼出學生習作,學生根據習作留言批閱,必要時可以參與討論。
(五)修改投稿,經過師生批閱、學生修改的習作由老師推薦投稿,投往一些報紙雜志的作品沒有被錄用的,有時候編輯會給出比較專業(yè)評語,對學生的習作深層次提升有很大好處,投往班級小報的習作,會受到學生重視從而認真修改,這對激發(fā)學生習作興趣,提升習作水平大有裨益。
作文教學改革由來已久,無論哪一種改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后作文”教學也是這樣,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只要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的語言文字”為目的,作文教學就一定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趙東陽.小學作文教學低效原因及對策[D].河北師范大學,2007.
[2]魯進.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活作文教學研究與實踐[D].華東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