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永平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
高職高專院校護理專業班委與非班委成員心理健康狀況關系剖析
喬永平
南陽醫學高等??茖W校
本文以高職高專醫學院校護生為研究對象,采用臨床癥狀自評量表,通過對學生干部與非學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狀況的對比研究,探討激發護生學習工作熱情,提升護生應對能力,增強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為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
班委;非班委;心理健康狀況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識的增強,病人對醫護工作人員的服務要求也越來越高,護理人員將面臨更多的挑戰和壓力,這對護理人員的心理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旨在通過對班委和非班委成員心理健康狀況對比分析,探討提升護生應對能力,增強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方法,為高職高專院校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現實依據和理論支持。
1.1 對象。按照隨機抽樣的原則,對南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2015級護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放發問卷350份,回收有效問卷307份。
1.2 研究工具。以臨床癥狀自評量表(SCL--90)為工具,對被試進行團體測試。SCL--90具有內容量大,反映心理癥狀比較全面的特點,能準確地反映個體的軀體癥狀與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該量表分為10個因子,采用五級評分,分數越高,說明個體心理健康程度越低。
1.3 調查方法。由專業老師對護生講解問卷調查的意義,引發護生的興趣,獲得學生積極配合。測試中要求學生根據自己最近的行為,在規定時間內對問卷做出無記名回答,以確保測試結果準確可信。
1.4 統計分析應用SPSS17.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分析。
2.1 護生SCL-90各因子均分與全國青年常模[1]比較
表1顯示:在校護生在強迫、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國青年常模,分值較高的主要在強迫、人際關系、焦慮、抑郁這四個因子上。

表1 護生SCL-90各因子得分與全國大學生常模比較(x±s)
2.2 班委與非班委成員SCL-90各因子得分比較
表2顯示:學生干部的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優于一般學生。其中人際關系、偏執兩因子表現在p<0.05水平上差異,其他各因子均表現在p<0.01水平上的差異。

表2 班委與非班委成員SCL-90各因子得分差異比較(x±s)
3.1 我校護生在強迫、焦慮、恐怖、精神病性四因子上的得分高于全國青年常模,與秦小英、王建華的研究結果除在人際關系、抑郁兩個因子低于全國青年常模上,與之研究結果不符外,其它各項研究結果一致[2]。這與我校近幾年大力創建心理健康教育平臺,廣泛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針對護生定期開展如“換種角度,換種人生”、“珍惜你的職業”、“規范禮貌用語,學會有效溝通”、“常見人際沖突的處理”、“如何與不同性格病人溝通”等心理講座和主題班會、開放式團體輔導訓練、場景模擬應對等針對性強、主題明確、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很大關系。
九個因子中,分數較高的因子主要集中在強迫、人際關系、焦慮、抑郁四個因子,與高婷的研究結果基本相符[3]。這說明護生面對新角色,接受新任務,處理新問題,因為準備不足,在這些方面易出現問題,導致心理失衡現象。提醒教育管理者在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建立、清晰的人生目標規劃、有效管理情緒等方面的教育和引導上,工作要加大力度,要更深入細致化。
3.2 表2顯示,班干部心理健康水平明顯優于一般學生。這可能與學生干部在長期的生活學習中形成了積極尋找鍛煉機會,善于尋求他人幫助,不斷積累解決問題的經驗,努力提升自己,自我期望值較高,自我要求嚴格的性格及平時與老師溝通較多,溝通積極主動大膽,勇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和感受,自我效能感強有關。而非班委成員因為缺少鍛煉機會,經驗不足,在交往中比較膽力營造有利于學生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加大教育宣傳力度外,更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社會實踐機會,鼓勵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組織學生討論總結問題的各種解決方案,借鑒別人成功解決問題的經驗,在實際鍛煉中不斷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便更好適應社會。
[1]保穎怡.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護理研究,2005,19卷第5期
[2]秦小英,王建華.實習護生83名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帶教對策.齊魯護理雜志,2012,18卷33期
[3]高婷.臨床實習護生心理健康狀況調查分析及對策,2015,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