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天水
摘 要: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是順利開展教學的一大保障,初中體育教學不僅培養學生強健體魄,同時還能夠提升學生身體素及道德修養。素質教育的當今,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愈來愈為人所重視,初中體育的度與教學能夠磨練學生意志并完善學生人格素養。本文就初中體育教學現狀展開探討研究,針對如何促進德育工作開展提出幾點建議,以期對德育工作更好開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德育教學;途徑
初中體育教學可以提升學生鍛煉意識和健康觀念,同學通過日常體育訓練從而學習體育基礎知識以及基礎技能本領,在學習體育課程的同時,歷練出吃苦耐勞、持之以恒的優秀品質,從而自身道德素養得到提高。由此可以看出,德育工作和體育工作同樣重要,要讓學生付出汗水的時候不僅收獲健康,從而內心得到洗禮得到升華。因此,需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的優勢,立足體育教學,推動初中德育工作的開展。
一、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優勢
1.德育教學的內容和目標。
教育不僅僅是單純的知識灌輸,品德素養教育才是教育的首要且重要教育內容。因此,教師應當注意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內容,提高學生品德素養。初中生還處于心智不完全、叛逆的青春時期,但學生自身已經具備了基本認知觀念。初中德育工作主要是讓學生形成更加完善的人格,提升學生自身道德素養,在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強化培養學生道德觀念和人格素養,引導學生及時糾正自身錯誤處世態度觀念,樹立正能量思想從而提升社會責任意識。德育工作目的就是為了更好的培養社會需求的新型人才,強化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自我奉獻精神。這也是現代素質教育對初中體育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只有在這樣的教學的過程中,學生的綜合能力才能夠得到真正的提升,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2.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優勢。
德育教學和體育教學有著千絲萬縷的密切聯系,德育是教會學生為人處事的內在影響因素,體育是提升學生健康身體素質的外在影響因素,只有認識理解透徹兩者內外之間的關系才能夠有效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推動德育工作的發展。初中體育中德育教學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體育能夠利用其外在環境發揮動態教學有事,以運動為核心從而主要開展體育練習教學內容,讓學生在教學開展過程中不僅進行體育鍛煉,同時還提升自我思維能力,使得學生鍛煉培養主觀能動性,促進學生轉變生活學習態度,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大大提升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另外,可以不斷挖掘探索體育教學中的德育內容,例如:體育活動一般無法僅憑學生單獨力量完成,集體活動中飽含豐富社會內容,通過體育活動實踐看展,學生在相互合作配合的同時意識到團隊合作重要性,并且強化學生的規范意識,為其將來遵規守紀提供良好基礎鍛煉。久而久之,形成德育工作與體育工作二者相輔相成的和諧局面。
3.開展初中體育中德育教學的意義。
初中體育教學活動開展促使學生樹立正確體育觀念,同時歷練學生意志,促使學生掌握交際溝通能力以及積累為人處事經驗。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學,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課程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培養,培養其愛國主義精神、團體協作精神和遵紀守法理念,從而提升體育教學課程效率。
二、初中體育教學中強化德育工作措施
1.把握常規課堂,激勵學生自我要求。
教師應當充分利用好常規課堂活動,巧妙利用抓住時機向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教師可以指定嚴格的課堂紀律規范,讓學生務必在體育活動中遵循規則,提升學生紀律觀念,從而提升學生自身道德修養。例如,教師規定學生在體育課課前堅持師生問好,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尊師重道意識,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感以及陌生感,使得師生之間更為融洽自然,同時還可以使得教師更加注重自身師德師風,無形間督促教師更加注重自身道德觀念以及行使其關心愛護學生的責任義務。通過常規課程教學,提高教學活動的規則性,提升學生自身紀律意識,久而久之,學生對自身要求也得到強化,自覺主動性也潛移默化間得以提升。
2.結合體育教學內容,培養學生性格品質。
初中體育教學中有很多教學形式都對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有著很大幫助作用,能夠使同學在參與體育訓練過程中形成高尚道德情操和堅強意志。例如,田徑教學是初中體育課堂的一大主要組成,其教學開展可以磨礪學生意志以及有利于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從而使得學生自強堅韌。但是由于其耗費體力較大從而很難激起學生興趣甚至使其產生畏難情緒,因此教師應該利用德育教學的形式來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以飽滿精神面孔投入體育課程中。
德育是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考試應當結合新課標具體要求,立足把握教學材料和教學內容,積極勇于改革創新教學方式,使得學生在體育課程教學開展的同時提升自己道德修養,從而在積極參與訓練活動的同時完善自身人格。
參考文獻:
[1]謝金蘭.淺析在體育教學中如何促進中學生心理健康[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四卷)[C],2013.
[2]楊友彬.讓初中體育教學綻放德育之花[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