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長城
小學生由于其年齡和認知能力都沒有成熟,所以在認知事物、理解課文和回答問題方面難免會存在盲區。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如果老師能夠進行適時的、巧妙的點撥,不僅夠充分地發揮老師的啟發作用,而且還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所謂“點撥”,是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好的指引學生理解課文,在遵循課堂教學規律的情況下,適當的巧妙而靈活的啟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和活動,幫助學生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主動思考問題的能力和口頭表述能力,從而使課堂活潑、輕松愉快的完成的一種教學方法。
點撥教學是一種手段,更是一種藝術。提到點撥藝術首先想到的是“畫龍點睛”這個成語,想到的是課堂問題解決的情境當中教師對于學生的有效引導,我認為,點撥藝術是教師教學藝術的最高境界與水平的一個體現,我們當將其作為彰顯教師素養與能力的一個重點層面展開學習與提高。點撥作為語文教學中的一種教學方式,它能夠真正把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點撥藝術,以使學生在教師的點撥下不斷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進而全面提高語文教學效果。 新課程背景下語文教學既要擺脫“全盤授予”的“滿堂灌”,又要摒棄“放任自流”,正確處理好學生、教師、文本、手段之間的關系是實現教學目的的關鍵所在,“點拔”機制的運行是探索課堂優化的最佳途徑,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小學語文教學中來。我就小學語文教學的“點撥”藝術進行的相應探討,談一下自己的體會。
一、創設情境,激起共鳴
有些課文記敘的人或事,因為離學生生活的時代較遠,或者因為學生的社會知識、生活體驗的欠缺,閱讀時,往往理解困難,出現思維停滯。比如《麻雀》一文,龐大的獵狗,面對弱小的麻雀,竟然不戰而退,這是為什幺?從十來歲孩子的生活體驗來看,顯然不合常理,如果教師僅憑講述使學生知道,是麻雀面對兇殘的獵狗,面對強者,敢于搏斗,敢于犧牲的精神和氣勢嚇退了獵狗,這樣做,學生僅僅是囫圇吞棗地記下答案,不能真正地逾越思維障礙,突破教學上的難點。這里一種較好的做法是:①情景再現。通過幻燈再現三個情景:獵狗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走近小麻雀;老麻雀奮不顧身地飛下來掩護小麻雀,準備與獵狗搏斗;獵狗慢慢后退了。②音樂渲染環境,準備一段節奏鮮明強烈表現激烈搏斗的音樂,隨畫面的變換、事情的發展,音樂由弱到強,再到弱,充分地渲染弱者敢于戰勝強者的緊張氣氛。③教師伴著音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這幾個步驟,創設情境,學生的情感因素被調動起來了,在不知不覺中與麻雀產生感情共鳴,意會出“強大的力量”就是“愛的力量”。這種情境給學生思維流程的暢通,提供了最優化條件。
二、巧設支點,適量點撥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找準點撥的支點,適量進行點撥。例如,教師在講解《小蟲和大船》結尾的時候,雖然只有一句:“小小的蛀蟲,竟毀了一艘大船。”但是這句卻是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在全文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所以,作為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把學生理解整篇文字的支點放在結尾,讓學生讀一讀最后一段的句子,并說出重要的字詞,這個時候學生都會踴躍參與到小學語文的學習當中,教師一環環地提出問題點撥,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引導學生準確地梳理整篇課文的條理,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有效的發揮,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三、亮出“疑點”,適時點撥
好奇是每一個孩子的天性,在課堂上如果教師能夠給予適當的指引,就可以促進學生有效的學習。例如,教師在講解《鳥的天堂》一文的結尾寫道:“昨天是我的眼睛騙了我,那‘鳥的天堂的確是鳥的天堂啊!”由于教者重視,學生大多數理解了下半句的意思,但有一生提出:“‘我為什么會受‘騙呢?”這是師忽略的問題,教師如何對此進行適路點撥?師給予此生激勵,且亮出疑點,讓全班學生再讀全文,找出“兩次觀察”有何異同?學生明白了:第一次只注意到枝繁葉茂的大榕樹;第二次才發現群鳥嬉戲的景象。老師指著插圖上的大榕樹:“你的眼睛真的騙了你嗎?”生:“還好,兩次觀察的結果才使‘我真正認識到‘鳥的天堂,才沒受騙。”師:“在這個‘騙字上,你們悟到了什么?”學生:“認識大自然必須要全面。”這樣,肯定了學生的思維成果,提高了學生能動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做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使他們具備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激發學生情緒,“精彩處”點撥
小學生年齡小,人生閱歷少,對新事物充滿了樂趣和好奇。所以教師應利用小學生這種心理特點,在適當的地方做適當的點撥。每當講到課文中精彩的地方,教師必須借助相應的情景或創設情景,將小學生在平時生活實踐中的相關直覺提取出來。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引導他們認識和了解更多的新事物。比如《小苗與大樹的對話》一文中,精彩處“把文章寫好,要多看書;要努力培養中西貫通,古今貫通,文理貫通的人才,因此不要偏科,要學好外語,還要進行古詩文積累.”這段話老師要重點點撥,結合古今中外的文化與名人,舉實例,講故事,激起學生激昂情緒,調動課堂氣氛,加深印象。這樣不僅使小學生的好奇心得到滿足,而且激發了他們學習的高昂情緒和積極性。有利于形成輕松活潑的課堂氣氛,學生學得輕松,老師講得輕松。
總之,在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教師在關鍵處一點,能使學生對于課文的要旨了然于心;教師在有疑問處一撥,學生便能順利自解疑難。小學語文老師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當中進行適當且巧妙的點撥,還可以及時地控制教學的進程,還能啟發學生的思維,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與束縛,使學生獲得更多的啟發。所以從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在什么時候對學生點撥以及在小學語文中教師應該如何做好點撥兩方面來進行研究和探索,具有極其深刻的教學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