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艷蘭
摘 要:素質教育下的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必須要打造高效優質的課堂。因為這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是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時代對學生的要求,只有這樣的課堂才能夠培養出高素質的、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關鍵詞:初中語文;高效課堂;語文教學
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下,教學模式都千篇一律,以教師為主,學生被動地去學,學生之間的優劣差異也容易被忽視,整堂課下來,學習好的學生能夠聽懂,學習不好的,跟沒上過課差不多。所以新課標指導下的課堂教學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問題的討論和思考中來,共同提高,從而達到課堂教學的高效。
一、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和快樂的學習氛圍
教學過程中最活躍的是師生關系,而良好的師生關系是決定教育成敗的關鍵所在。每名教師都應該真心地走進學生,真誠地親近學生,深入地了解學生,平等地對待學生,才能真正構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親其師、信其道。平等寬松的氛圍,既能激勵學生的自主意識,活躍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又能創造不同觀點相互交流碰撞的平臺,使學生愉悅地學習,體驗到學習過程中的樂趣。
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內化,需要學生自己的體驗和實踐。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一味地單項灌輸知識,學生處于被動壓抑的狀態中,積極性和主動性無法真正調動起來。只有當學生以主人翁的姿態出現在語文教學活動中,才能使語文教學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語文教師應努力創設一種讓學生感到愉悅的學習情境,從而達到師生共同參與、情景交融、優化教學、享受語文、享受課堂、享受學習。
二、教師必須注意教學內容的有序化
如果沒有教學內容的序列化,課堂教學就是一片混沌。教學內容的集中有序是有效教學的起點。基礎知識的教學我就不贅述了。閱讀課上,大家通常是采用讀字詞―讀語言―讀人物―讀手法―讀主題的序列展開課堂教學。而作文課教學,往往容易忽視掉。因為語文教材中對于“寫作”部分沒有獨立而明確的文本指導。大多數作文課常是點評上篇作文―布置本次作文―學生作文三步走的方式。教師點評往往是零散的,作文命題固然按照單元要求,通常也比較隨機,導致作文訓練的重點是無序的,學生的作文水平也就得不到科學、有序、穩步的提高。作文教學內容的序列化顯得尤為重要。關于作文教學序列化,一是文體訓練序列化,二是寫法指導序列化。要與閱讀教學及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相結合,讓教材上的內容幫助學生打開思路,再加上教師寫法的指導,作文訓練要求達到一至兩個寫作目標。訓練形式可以有大作文、周記、小練筆、片段訓練等。
三、調動學生的情緒,活躍課堂狀態
高效課堂需要活躍的課堂狀態,教師要善于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發現和培養創新人才,成為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者,精心設計調動學生課堂學習主動性的方法。
作為課堂的組織者、參與者、合作者,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獨立思考,自由表達,愉快學習,讓學生在心理上處于興奮和抑制的最佳狀態,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愉悅感,調動學生的良好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主題意識和主題精神。
課堂要讓學生都動起來,要求教師的課堂語言要充滿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揚頓挫,要風趣幽默,這需要教師感情的投入。其次,課堂中要設計一些“包袱”,讓學生在張弛有度的環境下學習。如果僅采用某一種教學方法,容易造成學生視覺和聽覺的疲勞,從而就會降低課堂效率。
另外,教師還可以采用其它教學手段,讓學生在課堂上活躍起來。如在復習古詩詞時,可以采用“擊鼓傳花”的方式,讓學生背誦古詩詞,使學生感到既緊張又有趣。在學習一些小說時,可以讓學生表演課本劇,學生在表演中很容易把握人物性格。還可以開展辯論會、分角色朗讀及比賽背誦等方法來激活課堂,讓學生的思維積極運轉起來,并使其個性得以張楊。
四、課堂教學拓展學生視野
目前的初中生再也不想經歷“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專讀考試書”的時代了,隨著素質教學的逐步深入學生的將來再也不是“悠悠六年里,肚中空如洗”的蒼白形象了。作為教師必須要時刻提醒自己,如歌詞所寫“給孩子一雙慧眼吧,讓他們把這個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作為學生必須懂得:課堂小天地,生活大課堂。為此在語文教學中筆者先是引導學生睜開“他們的慧眼”走進世界、面對世界,去直面精彩紛呈的生活場景,開展豐富多采的語文實踐活動。比如我們師生一起去逛書店,一起看展覽,一起搞社會調查等,一起談古論今,讓他們在豐富多采的世界里,懂得我們生活在奇妙的大自然,生活在多變的信息社會,感受人世間的愛與恨、美與丑。豐富他們的閱歷和人生。
五、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高效地因材施教
我國的課堂教學是一種集體化教學。在集體化教學的環境下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是很容易被忽視的。我相信教師講課會照顧到絕大多數學生,講課的深度也就僅僅符合大多數學生的水平要求,那么學習好的學生聽起來就會覺得沒意思,而學習差的學生也很難聽得懂。以前我們把學生比喻成祖國的花朵,這一點都沒錯,只不過,每一個學生都代表著一種花草,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管理,像梅花就專屬于寒冷的北方,而南方少有。學生也是如此,在同一個層次上的教學,有的學生會感覺到沒意義,浪費時間,而有學生則感覺是在聽天書,如果我們不認清學生之間的差異,就這么一視同仁,就不會有高效課堂。所以我們要正視這種差異,有針對性地開展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差異教學。
作為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師,我們應當不斷地學習和反思,探索和改進創新教學方法,追求語文教學的實效性,真正打造語文的高效課堂,努力提高語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吳丹.初中語文高效課堂的教學目標及實施策略探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2]祁中良.語文教學活動中素質教育諏談[J].才智.20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