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君
在剛剛落幕的ATD全球大會上(參見本期“專題”《讓學習與創新緊隨時代步伐》),騰訊公司囊括了三項最高獎項——人才發展創新獎、卓越實踐獎、卓越實踐獎提名獎,成為ATD本年度獎項評選的最大贏家。ATD總裁兼首席執行官托尼·賓漢姆(TonyBingham)贊譽道:“‘人才發展創新獎是一個由專家委員會提名并評選的大獎。今年是我們第二年頒發此獎項,每年只有一家企業獲得。騰訊公司卓越的成就和在人才發展方面的創新,使我們的專家團隊推選騰訊公司為今年獎項的獲得者?!?/p>
能夠在ATD大會上大放異彩并非一日之功。“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做培訓”,是騰訊學院多年來的心得,即注重用戶體驗,強調互動參與;應用數據分析,追求最終效果;不斷迭代優化,打造極致精品。2007年,為了有力支撐業務發展與戰略落地,也為了有效提升員工能力與成長速度,當時僅有3000名員工的騰訊成立了屬于自己的企業大學——騰訊學院,開始構建騰訊內部的人才培養體系,培育公司核心人才,整合知識分享平臺,以有效助力騰訊未來的發展。
時隔十年,學院秉持“用產品經理的思維做培訓”的理念與務實態度,已建立了一個線上線下結合、覆蓋公司全員的學習體系,形成了一條清晰的員工成長路徑,以及特有的三級培訓格局,更有效地解決了業務帶來的人才難題。通過優化培訓的內容與形式,持續預測公司未來發展的人才需求,騰訊學院已成為員工不可或缺的內部成長顧問。
從“小白”到“達人”的進化之旅
騰訊小伙伴喜歡自稱為“鵝”,將公司稱為“鵝廠”,“鵝”們一進入公司,便開啟了從職場“小白”蛻變為“達人”的進化之旅。在這條旅途上,騰訊學院會陪伴每只“鵝”穩步成長,幫助更多新人盡快了解、融入公司,獲得成長。
“三堂課”為畢業生保駕護航
“10天封閉培訓”是畢業生入職后的“第一堂課”,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通過課堂學習以及籃球賽、趣味運動會、演講比賽等傳統環節,深入學習并感受公司的歷史、文化、制度;二是安排畢業生親身到客服中心聆聽用戶心聲,強化畢業生重視用戶的理念,還通過“新人實驗站”環節鼓勵大家以產品經理的身份“大開腦洞”,不僅使學員初步學習、感受了互聯網產品制作的全流程,而且在課堂中誕生了“攔懶”“滴滴廣場舞”等一系列“奇葩”的APP產品小創意。
畢業生進入BG(事業群)后參與的專業培訓,是新人蛻變的“第二堂課”。除了培訓BG的業務、管理模式、內部產品,BG還將產品、開發、設計等不同崗位的新員工召喚在一起,由大家自由組隊提出創新點,或針對部門需要解決的問題頭腦風暴出產品創意,進而做出產品或代碼demo。如果某一個產品demo非常優秀,就可以得到正式立項。這在騰訊內部稱為“Mini項目”。騰訊學院助理院長呂英剛強調:“Mini項目產出的成果未必都能成為上線產品,但通過這次訓練,畢業生們深入了解了產品開發的全流程,并打開了他們產品創意的大門?!?/p>
每年十一月,也就是所有畢業生們轉正后,“第三堂課”——一場隆重的“畢業生回歸日”活動拉開帷幕,助力畢業生們的職業發展規劃。除了復盤收獲、暢想自己的未來規劃,公司高管還會與當年的所有畢業生們進行面對面的對話活動,CEO馬化騰就經常參與其中。高管們會圍繞行業、產品、文化、業務解惑答疑,坦誠地為新人提供成長建議。
在專業發展中超越自己
假使一名專業技術人員進入BG,公司會根據他先前的工作與學習經驗,確定其初始等級(專業員工的發展階梯通常分為不同職級,職級下有不同子等,同時每人又歸屬不同的專業發展通道)。每半年,員工都擁有自主申請晉升的機會,一旦“通道分會”(由公司各專業領域的資深專業人士組成)評審通過,符合能力要求的員工就可以進入高一級別。
為方便管理與培養,騰訊學院將專業培訓劃分為5個“族”——技術族、產品項目族、設計族、市場族、專業族,與“通道分會”協同規劃并開發課程、研究案例,以及設計培養項目,盡可能實現場景化培訓。
激發你的管理潛質
業務的快速增長,為公司留下了許多核心人才缺口。因此,輔助人才盤點結果落地的后備管理人才加速培養,對騰訊學院來說就非常重要。
對盤點出的未來2~3年可任命的高潛人才,學院規劃了“育龍計劃”,從如何更好地管事、更好地與他人溝通等維度,初步熏陶其管理意識,由各BG實施培養。而未來一年內計劃晉升的儲備干部,需參與公司統一組織的“潛龍計劃”,通過三天面授、研討、案例分析、考試交流等學習環節,在管理干部的角色認知、人才的選育用留等管理技能以及公司制度等方面深入學習。同時,學院會為每位學員配備導師,安排挑戰性任務,進行持續的在崗培訓。正式晉升前,學員還需通過述職環節陳述其對未來工作的規劃及自身管理方面長短板的分析等。
學習,不只是學院的事兒
企業如人,18歲的騰訊尚處于“青春期”,卻擁有26000人的龐大體量以及8大BG的業務分布,這決定了人才培養將是一項浩大而繁瑣的工作,只依靠騰訊學院的力量遠不足夠,還需聯動BG與部門,才能進一步貼近業務,真正滿足員工培養需求。
騰訊學院將人才培養分為三層:公司級、BG級和部門級。其中,公司級與BG級的小伙伴均為全職,這意味著每個BG都擁有一支專門負責人才培養的團隊,而部門級大多由本部門的業務小伙伴們兼職進行。
公司級,為組織賦能
最重要的人才培養項目都會在公司級展開,提升對公司戰略而言最重要的能力。在這一級,騰訊學院已建立了一套清晰明了、涵蓋線上線下的課程體系,員工可隨時隨需進行選課。而根據盤點結果,學院會定期輸出針對不同層級核心人才(包括接班人、產品經理以及高潛技術開發人員)的學習計劃,并跟進其晉升率。
從專業層面來說,產品經理是騰訊業務中較為關鍵的角色。學院的“產品經理三層加速培養模式”將幫助初級產品經理成長為能夠持續運營產品、甚至從戰略層面駕馭產品的高手——第一層是“產品經理培訓生”,第二層是“三級產品經理訓練營”,第三層是“騰飛項目”。
“產品經理培訓生”的目標是鍛造未來更出色的產品帶頭人,從學校招聘高潛畢業生進行為期兩年的輪崗培養?!叭壆a品經理訓練營”通過復盤以往的成功產品案例,來沉淀可供借鑒的產品方法論,希望開闊骨干產品經理們的商業視野?!膀v飛項目”面對公司眼下最直接的業務挑戰,組織高級產品經理進行實戰經驗的分享與研討,拓展其產品戰略與商業思維。
BG級,聚焦問題解決
聚焦每個BG各自的業務特點及痛點,“針對性重于體系性”是BG級培訓的職責所在。8個BG對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比如IEG(互動娛樂事業群)較為不同的地方在于需要游戲策劃、美工等崗位,因此,針對這一群體或其他特定學習需求就會以BG級培訓為主。此外,BG若有不同流程、政策要求方面的學習需求,也可以自行培訓。
IEG:水滴計劃
水滴計劃由于培訓效果顯著,獲得了今年騰訊TSTD大會的聯動合作獎。針對本BG基層干部(簡稱“基干”)的培養痛點,IEG培訓團隊在水滴計劃中開發了一款管理移動學習APP。這個APP聚焦典型的案例場景,通過線上情景帶入、游戲化案例闖關以及線下沙龍與案例研討,提供了實用的管理技能。
IEG培訓團隊首先搜集了本部門基干在日常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或細節,編成微情景管理案例,比如“下屬表現不好,你怎么跟他談話?”然后,將這些管理案例編輯成可以在手機上呈現的形式,甚至融入闖關游戲里。完成案例教學面授課后,后續還會組織線下管理沙龍,討論IEG關注的績效管理、員工關系、員工輔導等話題,養成基干的團隊管理勝任力。
SNG:凌云計劃
SNG(社交網絡事業群)的項目核心人才,包括小團隊產品和技術負責人,是“凌云計劃”的培養對象。其中,“Training+Coaching”的培訓模式、“共性+個性”的內容設計最為突出。在面授和教練兩種學習形式的配合下,SNG培訓團隊以具體的實際業務(個性)為主線,圍繞企業家精神、經營管理、商業思維、客戶導向(共性)等維度,為公司培養出了一批一專多能型人才。
部門級,傳播分享精神
部門級培訓的主要目標是建立部門內的分享氛圍,例如準確抓住自己部門的需求,鼓勵內部經驗豐富的人出來分享,以及引進其他部門善于分享的人。部門級的具體培訓計劃由部門自主決定,而學院則會鼓勵各BG分享彼此部門級的培訓經驗。
TSTD大會作為騰訊一年一度的培訓盛會,是上半年和下半年都會組織的系列活動,騰訊所有的培訓小伙伴們都會參與進來。上半年是論壇年會,除了主會場、BG分會場,還特別設有部門分會場,驅動部門間的互相交流,了解行業前沿工具或方法論。下半年,TSTD還分別針對BG和部門組織不同主題的學習分享活動與沙龍,促進騰訊內部人才培養做法與心得的交流。
另外,作為騰訊的傳統節日,教師節成為了為期兩周甚至更長時間的系列活動。節日當天早晨,CEO會發一封全公司范圍的郵件,祝大家教師節快樂,感謝公司內樂于分享的人。節日來臨之前,騰訊學院、各BG及部門的培訓人彼此聯動,設計出了別出心裁的系列慶?;顒印l布優秀講師評選信息,在電梯間播放相關視頻,以此共同打造“我分享、我驕傲”的氛圍;節日當天,深圳、北京、上海、成都、廣州的培訓人將同步舉辦教師節慶?;顒?。在騰訊內部,三級聯動的系列活動遠不止教師節,這只是冰山一角。
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
“一切以用戶價值為依歸”是騰訊公司的經營理念,也深刻影響了騰訊學院的運營思路,并烙印在員工成長路徑以及三級培訓格局上。學院的用戶,即公司內部所有的小伙伴,“他們年輕,思維活躍,不信權威,學習意愿強?!彬v訊學院院長馬永武介紹,“在業務不斷面臨挑戰的情形下,不僅我們沒有充分思考的時間,用戶也沒有太多學習的時間,我們須真正理解用戶需求,對培訓內容與形式進行優化。”
研究用戶需求沒有捷徑可走,更不可以想當然地猜測用戶習慣,為此,騰訊學院從內容及形式、大數據、社交互動、場景化四個方面來打造極致的用戶體驗。明年,騰訊學院甚至計劃一半的選題都嘗試用UGC方式(user-generated content),即由用戶提出培訓選題,學院給予建議來讓選題變得更加合適。
追求“輕”與“新”:觸發用戶興趣
內容的有趣、時新以及形式的輕量,是觸發用戶學習興趣的關鍵。因此,騰訊學院規定要定期進行課程新增與出庫,如果發現某門課程不適合當下的業務需求,就要及時淘汰出庫。學院以前的課程大多為期兩天以上,現在更多壓縮為一天或半天的輕量培養資源,并且內容聚焦在眼下最直接的業務挑戰與實戰經驗分享,拒絕陳腐方法論的灌輸。
面向業務的培訓設計
騰訊學院始終重視培訓團隊對于業務的敏感度,在專業技術培養方面,騰訊學院幾年前更多關注PC端的專業技術沉淀,但隨著移動互聯網的來臨,公司對移動終端的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培訓內容隨需而變,迅速轉到了移動端內容的沉淀與推廣。
曾經,騰訊學院很注重做海量、做平臺,當公司對于商業模式和商業意識方面有了更多的需求之后,學院就衍生出很多培訓項目來滿足這一業務痛點。此外,騰訊學院一直在運營“熱點+”項目,結合當下影響公司實際業務運作的熱點,于每個季度推出1~2期相關業務同事的訪談,并快速推出合集。
用微課沉淀最新的經驗
500多門微課是騰訊學院快速沉淀業務小伙伴所需產品經驗與創新能力的有力證明。當一位日銷售量高達800萬的“大神”出現時,學院立即去采訪他業務成功的秘訣并做成微課,收到了用戶的熱烈反響。
在QQ會員運營了8年、用戶數量依然直線上升的情形下,騰訊學院分析并回顧了這支團隊成功的要素,圍繞QQ會員新思維與新特權,開發了微課“如何做好產品”。發現微信的用戶量直線提升之后,騰訊學院精心策劃了腳本、迅速采訪微信團隊,誕生了微課“透過微信學創新”,分享微信事業群總裁張小龍做產品的思路。
“高手在民間”,打造員工個人品牌
“近兩年,按照一門課一門課地開發,已經跟不上企業奔跑的速度,因此,我們推出了‘高手在民間的系列分享項目?!眳斡偨榻B,“這個項目唯一的要求就是對個人發展有好處,分享主題既可以與工作相關,也可以是身體健康方面的生活知識?!边@個項目幫助很多分享高手形成了個人品牌,公司中無論誰有好的經驗和做法,都可以到“高手在民間”做即時分享。
學院對“高手在民間”進行了線上、線下聯合包裝,配合線下課堂同步開通直播,直播后形成錄像上傳到線上平臺。每期線下課程結束后,學院會及時在公眾號輸出圖文,盡可能完全釋放員工的經驗與熱情。
用戶畫像:真正理解員工需求
“了解客戶的需要,而不是想要?!边@句話在騰訊廣為流傳,在騰訊學院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演繹。借助后臺大數據,學院精準地分析了用戶畫像,深入了解員工的特點與核心訴求。數據分析結果表明,文章推送給全體員工之后并不是百分百有效——一篇開發主題的文章,即使推送給全部員工,也只有相關員工才會瀏覽。為提升知識轉化率,須適時推送信息,進行精準營銷。
大數據引領著騰訊學院的內容制作方向。學院形成了大量數據報告,用來分析用戶的偏好和實際需求。通過分析在線平臺的熱門搜索關鍵詞,有助于及時調整或補充培訓內容。
大數據還影響著學院在線平臺的布局。從大數據分析能夠看到用戶使用最多的場景何在,學院便據此將相關內容置于頁面最重要的版塊。同時,不斷摸索用戶上線使用的時間規律,決定了學院推送內容的時間。
社交互動:拉動用戶參與
與移動互聯時代如影隨形的社交互動,也是騰訊學院未來學習方案設計的最重要方向——培訓項目應能有效引發用戶參與,促動分享與PK。如果學院以前的培訓設計思路稍嫌傳統,那它現在早已開始打通不同業務,領域之間的互動,開闊用戶的思維格局。
“講出你和騰訊的故事”
學院鼓勵來自不同業務的小伙伴點擊騰訊大學公眾號,“講出你和騰訊的故事”。這些故事被精編成文章推出后,有力增進了八個BG以及部門小伙伴之間的相互了解與共鳴。
只要你想講,就來“TALK8”
“8”是指講8分鐘。騰訊學院發起一個話題,凡是感興趣的員工都可以參與討論。作為學院自主構建的分享平臺,“TALK8”項目能快速呈現已有課程體系未能覆蓋、無法即時反映的內容。在“TALK8”平臺上,參與者須在限定的8分鐘內講完,將發言機會讓位于下一位伙伴。
“名彖之聲”,做跨界的培養
邀請各行各業“大咖”來公司開講壇,在騰訊已不是一件新鮮事兒?!度w》作者劉慈欣、《爸爸去哪兒》總導演謝滌葵、Twitter副總裁塞萊什·拉奧(Shailesh Rao)都曾來跨界分享產品營銷經驗或前沿科技理念。
在積累50多期后,騰訊學院盤點了所有走進騰訊的“大咖”,并制作成可在微信發布的H5。頁面設有問答環節,學員可搶答相關問題,分數高者就能領取獎品。更為重要的是,員工可以提出,自己希望什么樣的大咖走進騰訊。
“管理啟明星”,巧用微案例
要提升能力,不能僅靠面授課程。為此,針對基干的“管理啟明星”項目融進了有趣的互動——群管理員在微信群里拋出微案例,邀請學員發表觀點或進行評述。所有微案例均選取自典型的基干管理場景,方便迅速讀完。學員只要發表觀點,即可獲取積分兌換獎勵。
除此之外,群管理員不僅要立即整理學員對微案例的心得,反饋專家對微案例的觀點,還要定期公布積分,共享最新學習資源,推薦相關書籍,不斷豐富線上的基干培養。
場景化:為用戶定做獨一無二的培訓
ATD經常強調一個詞“workplace”,即場景化的培訓——緊密結合工作場景、解決實際問題的培訓,才是最有價值的。騰訊學院秉持“場景化”的理念,各BG都沉淀了海量的案例與經驗,員工在騰訊學院這個大平臺上,能夠學習到最為實在有用的知識。
以在線學習的策劃為例,大多數公司都會選擇套用現成的模板,或選用簡版進行改良,而騰訊學院則不斷迭代自己的在線平臺,在建設PC端在線平臺Q-Learing的同時,還推動建設了內部移動學習平臺“騰學匯”?!膀v學匯”的特點是以項目為單位,為用戶進行場景化展現一不同崗位的員工在自己的客戶端所看到的培養項目,都與自身的工作場景相關,符合崗位的特點,這些內容也是他們必須學習的知識。即將晉升的用戶也能得到騰訊學院場景化的幫助。比如,在參加面試的前幾個月,“騰學匯”會定向為用戶推送輔導技巧,包括順利晉級技巧及相關專家資源,真正幫助用戶實現輔導能力的提升。而面試前幾天,學院將奉上關于實用面試技巧的“大餐”。
“身為互聯網行業的培訓人,我們總是有新的東西需要不斷學習與追趕?!瘪R永武說。未來,騰訊學院的一個努力方向是,成為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者,為用戶提供更優秀的學習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