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君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先秦兩漢遣策的會計思想和借鑒意義
魏 君
(佳木斯大學,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7)
遣策是古人在喪葬活動中記錄隨葬物品的清單。遣策記錄的主要內容是死者的隨葬物品、親人的饋贈、喪禮用品等。筆者通過對數據文獻資料的查詢發現,目前的遣策研究主要集中在先秦兩漢時期的材料,先秦兩漢遣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對遣策的注釋分析和校注,而在其他領域,尤其在會計領域的研究存在一定的不足。基于此,本文以先秦兩漢遣策的史料為基礎,對先秦兩漢時期遣策中涉及的會計符號以及會計思想文化進行分析,發掘出蘊含在先秦兩漢遣策中的思想理念,為我國會計事業的發展進步提供幫助。
先秦兩漢;遣策;會計思想
通過對先秦兩漢遣策的會計思想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其所包含的記賬符號有總分類賬記賬符號、賬實核對記賬符號。與此同時,在進行記賬的過程中,所選用的計量單位是實物計量單位,即使使用貨幣來記賬,也只是將貨幣當作普通的實物之一,并沒有單獨把貨幣作為一種獨立的計量單位。
1.1 遣策的概念
通過對相關數據文獻資料的查詢,可以發現,“遣策”一詞并不存在于當時的古籍之中。“遣策”這一概念是從《長沙仰天湖出土楚簡研究》中得到的。與此同時,通過對《儀禮·既夕禮》中“編連為策,不編為簡”。這一語句的探索,可以發現,文獻中談到的記載隨葬品的竹木簡,就是本文主要進行研究的“遣策”。截至目前,雖然學術領域對于“遣策”的命名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對于“遣策”代表著喪葬禮儀中的物品清單的定義,在學術范圍內已經達成了統一。
從《儀禮》中涉及的相關知識可以發現,遣策的作用在于記載隨葬明器。在這些器物之中,奠,指祭奠之器,贈,指的是贈送的車馬等物品,而這些物品在古代的喪葬過程中,大部分是在葬禮之前使用,并不用于隨葬過程。但是,通過對其他文獻資料的查詢,可以發現,在秦漢時期,人民群眾并不都是嚴格按照《儀禮》的相關規章制度進行規范的活動,并將整個喪葬過程中的所有內容進行規范設計。例如:在最近出土的許多文件中,有關于這方面的直接記載,“遣策”的內容也是和喪禮上的所有內容有著直接的聯系。
1.2 遣策的特征
遣策的基本功能是記錄計量。該功能的目的就是突出遣策的“詳細性”特征。具體來說,在古代,遣策的一個核心目的就是突出喪葬主家的財力和地位。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在進行喪禮遣策的設計過程中將喪禮中涉及的金錢數目和物品數目進行統計。“遣策”的作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現:第一,對要購置的物品進行統計,以便于主家可以安排專門的人員購置物品;第二,由于參加喪禮的親人故友相對較多,在主家接受饋贈禮物的過程中,為了實現中國“禮尚往來”的風俗習慣,主家必須用遣策對來的賓客的饋贈信息進行記錄,以便于以后能夠“還人情”;第三,遣策還用于向外界展示,主家會尋找專門的人員來宣讀,展示自身對于“封建禮法”的遵從,并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
2.1 遣策的記賬符號
為了達到遣策記賬“清晰化”目的,就需要選擇記賬符號,并以此來清晰地展示喪葬過程中的賬目情況,進而展示遣策的記賬作用。隨著時代的發展,為了滿足市場經濟的需要,“遣策”的記賬符號也發生了變化。在先秦兩漢時期,主要采用的“總分類賬目符號”和“賬目核實符號”。
“總分類賬目符號”主要用于對喪葬物品進行整體性歸納。通過對文獻資料查詢,可以發現,其代表性的符號有“●四被”和“●右四被”。
●四被:其中,●指的是對喪葬物品進行總結歸納,而四被指的是整個物品一共具有四件。
●右四被:其中,“●”和“右”指的是對喪葬物品進行總結歸納,而四被指的是整個物品一共具有四件。
“賬目核實符號”主要用于對喪葬物品的整體性歸納。通過對文獻資料查詢,可以發現,代表性的符號為“一笥,繒緣ㄐ”,該符號指的就是物品的核實。
2.2 遣策使用的計量單位
遣策采用的是單式簿記的方法,因此,遣策需要使用基本的計量單位來進行規劃設計,在遣策中引進計量單位對計量效果的提升有著明顯作用。因此,計量單位對于單式簿記體系的建立有著非常明顯的促進作用。在先秦兩漢時期,隨著民族經濟的發展,以“貨幣”形式來進行物品估價的方式開始高速發展,但是,先秦兩漢時期對于貨幣的使用還存在一定的限制,因此,遣策的應用還停留在實物計量階段。
從相關文獻資料的查詢可以發現,遣策主要采用實物計量單位。例如:在廣西貴縣羅泊灣發掘出來的遣策中,就有著度、量、衡的計量物品。也正是有諸如度、量、衡的計量物品的存在,才形成了遣策的單式簿記。筆者從相關資料中發現了“禪衣二領、禪裳一領”的相關記載,因此,遣策的計量主要采用在物品后面加數量,進而使用文字敘述數目的方式,更好地展示出了“遣策”的作用。
3.1 單式簿記思想
單式簿記思想在我國的奴隸制時代就已經出現,其主要代表是“流水賬”的計算方式,該方式主要展示和羅列詳細的物品。該方式可以全部記載喪葬過程中涉及的物品和金錢,讓喪葬主家達到“維護自身財產權益”的目的。從單式簿記的思想內涵角度來進行考慮,由于小農經濟自給自足的特點,使“遣策”的發展受限于信息的缺乏,因此,可以看出,“遣策”的內容與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有著直接的關系。
3.2 受托責任思想的萌芽
從遣策的制定目的來看,其所形成的核心目的在于保護主人的私有利益。與此同時,喪葬活動是一個家庭的大事,因此,遣策所要記載的內容非常多。針對這樣的情況,負責制作“遣策”的人,要有著高度的責任感,并與主人之間要相互高度信任。因此,“遣策”的應用過程并不是突出精確的計算,而是體現出記賬人和主人之間的信任,展現出主人家的威望。從“遣策”的制定來看,主人和記賬人之間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受托責任”關系。
3.3 原始的內部控制理念
從遣策的應用目的來看,其主要的作用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遣策中涉及的經濟核算內容來看,由于古代的“迷信思想”,古代人們堅定地認為自己死后是會進入另一個世界的,必須要在喪葬的過程中,準備豐富的隨葬物品,保證自己在另一個世界還可以享受富足的生活。與此同時,和主家關系很近的人都會饋贈一些隨葬物品,而在舉辦典禮的過程中,也會產生大量的金錢和物品消耗,因此,在堅持民間會計準則的基礎上,要利用遣策中的清單進行對物品的記錄,從這一角度來看,遣策之中包含著非常濃厚的原始內部控制理念。
3.4 遣策記賬的局限
從遣策計算的角度來看,其主要的目的是為了維護主家的基本個人權益。在遣策的制作過程中,其主要采用的是“流水賬”的方式。遣策的內容設計都是依托于主家和記賬人的“受托責任關系”,因此,“遣策”的準確性也受到一定的制約。與此同時,“遣策”在目錄總綱制定、全部數額統計上,也受到一定的制約。
4.1 遣策的會計思想在現在會計工作中的應用
通過對遣策內容和理念的解讀,可以發現,遣策的會計思想中最明顯的就是“誠信”準則。在上文中,已經介紹到,遣算過程是在主家和記賬人的“受托責任”關系上建立的。在這樣的背景下,主家和記賬人的關系是基于高度互相信任的。
從上文中介紹的理念來看,遣策的核心目的就是“誠信關系”,這也是現代會計理念的重要準則之一,即誠信原則。該理念也是現代會計工作者在工作的過程中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4.2 現代會計日常工作對會計思想的應用
在先秦兩漢時期,由于生產力的限制,有著遣策記載應用的往往都是當時的富裕人家。因此,為了保證富裕人家的財產安全,完成對所涉及的物品的精確化控制。這也體現出了“遣策”的“信任性”特征。
在現代社會中,日常會計工作對于遣策思想的應用主要還集中在“總賬”和“結算”的關系上。具體來說,“總賬”和“結算”實現的計算和檢驗的關系,也是現代會計活動中要遵循的原則,即檢驗原則,就是要對從事的會計活動檢驗過程中,采用相應的檢驗方法,總結出會計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并及時予以解決。
4.3 遣策中的會計文化對現代社會活動的影響
先秦兩漢遣策主要采用單式簿記的方式,這種計算方式是應用書面記錄形式來進行喪葬物品、金錢的記載,進而達到精確化記錄喪葬物品的目的,讓閱讀遣策的人能夠精確地理解遣策中的內容。因此,從遣策中涉及的會計文化,可以看出,所從事的會計活動要遵循“可讀性”的基本原則。
具體的來說,在現代社會活動過程中,會計文化要遵循遣策中所展現出來的“可讀性”原則,盡可能地簡化會計體系,讓會計體系在運用的過程中,能夠更好的地現出自身的作用。從對現代社會活動的影響來看,會計文化所展現出的內容為現代會計理念的簡化、會計的精確化發展提供了指導。
通過對遣策的結賬方法進行研究,可以發現,其所選用的方法可以有效促進記賬效率的提升。遣策的會計計算方式,包含了單式簿記思想、內部控制思想的精髓,對現代的會計思想有著極大的影響。因此,通過對遣策的深度研究,可以為現代會計的發展指明方向,進而為現代會計體系的完善提供幫助。
主要參考文獻
[1]王朝陽.試論出土遣策的私文書性質[J].蘭臺世界,2012(18).
[2]金琳,呂繼熔.戰國楚簡遣策中的染織名物[J].中原文物,2011(3).
[3]張蕊.馬王堆三號漢墓遣策所載食物考述[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z1).
[4]張一諾.鳳凰山一六九號漢墓遣策匯釋[J].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1(z1).
[5]徐蕊.從漢墓出土“遣策”看西漢服飾[J].中原文物,2010(5).
[6]劉玉環.釋漢代漆器銘文及遣策中的“汎”字[J].今日科苑,2010(8).
[7]傅玥.試析望山M2遣策與青銅禮器的對應問題[J].江漢考古,2010(1).
[8]斯震.我國的傳統墓葬文化與現代墓園建設[J].中國園林,2009(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002
F233;K232
A
1673-0194(2016)10-0006-02
2016-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