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建強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5)
交通運輸應急物流保障體系研究
呂建強
(內蒙古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內蒙古 赤峰 024005)
突發事件與應急事件同屬于事件中的非普通性事件。二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對社會經濟建設具有一定的負面影響,但對道路運輸交通應急物流體系的產生和完善有一定的推動和輔助作用。本文闡述了應急物流的定義、特征,分析了當前交通運輸應急物流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以期促進應急物流保障體系的進一步完善。
交通運輸;應急物流;保障體系;突發事件
在突發性事件和應急事件下,交通運輸應急物流屬于特殊物流活動的一種應急物流,它對于減輕或降低自然災害和突發性事 件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當今時代下,我國的社會經濟得到飛速的發展,與此同時,我國的交通應急物流保障體系也在不斷地完善。但在突發事件和自然災害面前,交通運輸應急物流仍暴露出很多缺陷和不足。在這種背景下,需要對我國應急物流進行深刻的研究和探討。
交通運輸應急物流指的是為了應對重大自然災害、突發疫病等一系列突發性事件的救助運輸渠道。建立交通運輸應急物流的根本目的是為受災地區提供緊急所需的應急物資。同時,以縮短運輸時間、提高效益和降低災難影響為更高標準。在各類突發性事件中,應急物流也需要保障物資、資金的及時供應,人員的及時配備。
交通運輸應急物流的最大特點是“急”。交通運輸應急物流在系統要求、內部目標、所需設置及配送方式等方面與普通物流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性。交通運輸應急物流最本質的要求也是“急”。交通運輸物流的主要目的不是獲得經濟效益,而是保證災區資源的快速運達、滿足受災群眾的需求、快速回應突發事件的應急要求。在正確的時間、準確的地點,交通運輸應急物流需在最短的時間將救援物資分配給事發地區的群眾。
3.1 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
交通運輸應急物流保障的法律制度和法規體系不健全,缺乏具體的法律保障。建立完善的法律條文對處理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性的公共事件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中國處于社會主義建設階段,對于突發事件和應急條件下的交通線路維修和治理、臨時場站建設和領導體制改革、預案的制訂和設備征用、補償和撫恤、經費保障以及平時演練等方面都沒有具體明文規定和法規文件,如此便造成交通運輸應急物流保障無法可依。與此同時,完善與物流保障相關的法律法規可以規范個人、集體、政府部門的行為,在非常時期賦予其法律職責,并使其履行應盡的義務。
3.2 指揮體系的缺陷
由于一系列的活動都以整體形式出現,所以交通運輸應急物流需要有明確的指揮體系和領導者。但是,目前國內的交通運輸應急物流的指揮體系還存在著一定的缺陷。在自然災害和重大突發事件面前,交通運輸應急物流的救援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交通應急及運輸保障制度必須依靠一套“廣而有效”的組織機構體系來實現持續高效的運轉。然而,部分地區應急物流沒有統一的調度,造成指揮盲目、分工雜亂、責任不明等嚴重問題,同時也降低了應急物流的效果和效率。
3.3 保障難度大
運輸應急物流的運力保障難度極大。當前,中國大量的企業對物流的應急運輸和相關政策既不了解也不關心。一旦發生特大緊急事故和自然災害時,應急集結速度慢、時間長,嚴重影響了運輸保障。面對突發事件,應急物流中的應急物資需求量極大、需求種類極多、要求物資品質極高、對運力的考驗極強,單獨的部門和個體企業都沒有獨立的承擔能力。
第一,完善交通運輸應急物流的法律體系和法規條文,使交通運輸應急物流 有法可依。無論在平時還是在應急條件下,運輸保障預案的制訂和應急征用的程序規劃,可以為廣大應急物流交通運輸保障人員提供行動的標準。
第二,建立運輸應急綠色通道和運輸應急指揮的保障體系。以政府機構為核心的城市管理機制需建立健全應急聯動系統保障體系。為了防止在應急事件發生后產生混亂場面,有必要進行區域性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演練。當重大災難發生時,為了保證應急物資的順利到達,應開通一條或多條應急保障綠色通道,在必要時給予應急物資優先通過權。這樣能夠提高運輸物流的效率,最大限度地減少生命財產的損失。
第三,積極調動社會中各種力量。交通運輸應急保障的本質特征決定了它不可能像應對地震、洪水那樣,建立起一支具有專業性、完整性、體制性的應急物流物資救助隊。只能依靠社會動員機制,實現交通運輸應急保障的目標。社會動員機制的主要作用是:動員全社會積極調動各種運輸資源、動員社會各界人士承擔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對于應急運輸保障任務,社會動員機制應以最快的方式形成應急運輸,保證應急運輸的供給能力,達到應急物流的運輸要求。
隨著科技水平提高,人們通過科學技術提高了對自然災害的預知水平,對于某些特殊的自然災害,人們可以根據所記錄的歷史資料,根據自然災害發生的周期性進行估判。由于中國地域遼闊,氣候環境復雜,地震、洪水等自然災害和禽流感等公共衛生病毒事件也時有發生。在惡劣的交通環境下,應急交通運輸中應急物流運輸保障體系使應急物資以快捷有效的方式送到受災地區。
主要參考文獻
[1]張先蕓.淺析交通運輸應急物流保障體系[J].經濟研究導刊,2013(27).
[2]張惠萍,馬有明.從應急物流運輸角度談應急交通運輸物資保障問題[J].應急物流技術與應用:貨運車輛,2012(6).
[3]孫永春.我國應急物流體系的構建與優化研究[D].蘭州:蘭州交通大學,201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0.147
F512;F252
A
1673-0194(2016)10-0210-01
2016-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