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舒玨
在學校的英語課堂上,看到的教學場面往往有些不同:一種情況是教師上課激情澎湃,學生積極投入,學習興趣濃烈,教與學雙方都沉浸在一種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學生學得主動、熱情,對英語課堂非常喜愛,在教學中充分體驗著參與的快樂、成功的喜悅,其教學效果明顯,成績突出;另一種情況則是,教師枯燥乏味的講解,學生打瞌睡,呆板的教學方法,沉悶的教學氣氛,學生無精打采,毫無反應,課堂猶如一潭死水,教學效果一塌糊涂。同樣的教材,同樣的教學,效果為什么會截然不同呢?歸結下來,這就是課堂氣氛與效果的不同。
如果學生沒有興趣,那么怎么會愛上英語課堂呢?教育心理學認為,處在積極愉快的課堂氛圍中的師生,大腦皮層處于興奮狀態。教師精神振奮,思路開闊,授課藝術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情緒活躍,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接受能力顯著增強。如果學生有興趣,他們就會有強烈的欲望去參與。面對這個對于老師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我認真的研究過,得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
一、教師的教態能給學生愉悅的氣氛
教師走進教室的那一刻,教師的教態會直接影響到學生上課的情緒,這種先入為主的方式也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所以,教師要用親和,自然的教態去面對學生,用最好的心態和精神面對學生。這是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的一種重要輔助手段。教師的教態會讓學生在無形中感受到一種課堂氣氛。具體來說,要做到:
(1)面帶微笑,微笑是教師與學生交流的一種最好的方式,教師對學生沒有懼怕,由衷的喜歡這堂課。如果老師態度不好,讓學生壓力太大,課堂只有緊張感,課堂氣氛壓抑,這樣不利于教學效果。
(2)不可帶有色眼鏡看待學生,對好學生表揚,對成績差的學生也不可苛責,要多激勵。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長處,教師若給予鼓勵,學生會獲得自信。比如,鼓勵中下生平時多表現,多加分,增進了他們學習的動力。只要上課認真聽講,積極發言,即使回答錯了也不批評。我深知,學生需要教師的贊賞、尊重、信任。同樣,學生也會尊重和信任教師,而且良好的師生關系還會促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學科上來。正如古人所云:“親其師,信其道?!?/p>
(3)給予學生一定的獎勵,除了口頭上的夸獎,教師還可給予其它小獎勵,在平時課堂采用答題記分制,半個學期總結分數,分數最高的學生可得到小獎勵,例如筆,筆記本等物品,這樣讓學生有動力積極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
二、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英語的興趣
愛因斯坦也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讓學生愛上你的英語課堂,課堂教學手段必須不斷更新,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組織學生進行廣泛的語言實踐活動,通過多種手段激發學生興趣。具體要做到:
(1)認真鉆研教材,靈活備課,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教師要想辦法合理地運用實物、圖片、掛圖、簡筆畫、多媒體等,以PPT等不同形式讓所要呈現的情景更加直觀而富有情趣。
(2)導入新課要講究藝術。俗話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有趣,就能直接吸引學生,引起注意,從而調動積極性,使課堂氣氛輕松愉快,因此需要多種導入手段,為整節課作好開路先鋒。
(3)把課堂“游戲”化,競賽化。我們英語可以把課堂教學游戲化,作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游戲是學生最樂于接受的形式,也是一種有效手段,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各種競賽活動,來獲得個人累計得分,例如:“看誰答得快”,“男女對抗賽”,“小組對抗賽”等。這樣的活動,讓學生的感官處于積極狀態,還能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競爭能力,提高集體榮譽感,更讓他們在游戲中體會到學習的快樂,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中來。
(4)注重課堂氛圍與學生情緒變化差異。學生情緒變化反映出學生對當前知識掌握的領會與理解情況,是內心活動的外在表現,教學進程中教師應通過察言觀色,辨析學生情緒反應,來控制課堂氣氛。當發現學生緊皺雙眉時,茫無頭緒時,應適當放慢速度,給以一定的啟迪,當發現學生精神疲憊,注意力渙散時,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個關愛的輕輕拍打,一句真切的詢問,都可使學生重新打起精神,恢復自信。
(5)用一些英文歌曲,英文電影片段,英文笑話來活躍課堂。例如直接課有關的幽默,可利用一些卓別林,憨豆先生的搞笑電影片段來開始這堂課,并且叫學生進行模仿。每堂課結束時,可以叫學生自愿唱英文歌,或者講英文笑話。這樣都是讓學生愛上英語的有效手段。
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我不僅僅是讓學生獲得個好分數,而是想要努力培養學生在知識、能力、個性、社會性等方面的全面發展。
總之,高中英語教學對老師來說也是一門課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我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與學生間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不斷改進和創新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以及學生英語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提高教學效果,優化課堂教學,實現新課程標準的目標要求,從而達到讓學生都愛上英語課堂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