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夢
(鄭州大學,鄭州 450000)
淺談危機管理中的領導決策
何夢
(鄭州大學,鄭州 450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我國的危機事件頻繁爆發,使得危機管理成為領導管理的重要內容,危機管理能力是領導者必備的核心行政能力之一。危機管理的實質是危機決策。文章從危機決策的內容和特點出發,論述現階段我國領導者在危機管理中的決策困境,最后提出了危機管理中的有效策略。
危機管理;領導決策;有效策略
進入21世紀后,我國進入了突發事件的高危期,誘發突發事件的因素增多,突發事件頻繁發生,特別是進入2008年以后特別重大和重大突發事件接連發生,對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出巨大挑戰,同時對領導者危機管理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危機管理能力是領導者必備的核心執政能力之一,在這里危機決策是危機管理的先導,領導者是否具有危機決策的能力直接影響著危機管理的成敗。
危機的組成從決策的角度來看主要包括這三個方面:第一,危機的發生、進展具有突然性、急劇性,需要領導者快速決斷;第二,可供領導者決策使用的時間、信息等資源十分有限;第三,危機事態的發展關系到組織和公眾最根本的利益,決策的后果卻很難預測。因此,危機事件本質上是非程序化的決策事件。所謂危機決策指的是在有限的時間、資源、人力等條件的制約下實現對危機事件的管控,防止危機事件的蔓延。即一旦有預料之外的緊急事件的發生,為了不錯失良機,而打破常規、省去決策中的各種程序,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應急的策略。因此,危機決策屬于非常規決策。危機決策的主要特點如下:
(1)以控制危機的蔓延為首要的決策目標。危機爆發在千鈞一發之際,危機決策的目標是隨著危機事態的演變而變化,但危機決策的首要目的是控制危機事態的蔓延,盡可能保護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快速、高效做出決策,不能錯失決策的最佳時機。
(2)決策權力的高度集中。在危機決策中,因為危機事態的突發性、嚴峻性等特點,決策者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條件考慮民主問題,決策民主化受到種種客觀條件的制約,而且強調決策民主很可能會導致錯失決策的最佳時機,導致災難性的后果。因此,危機決策強調快速的原則,要求決策權力高度集中在決策者手中,決策者主要依靠自身的經驗、膽識和敏銳的洞察力,審時度勢,快速高效地制定出令人滿意的決策方案。
(3)決策程序的非常規化。決策程序是決策規律的概括和總結,決策科學化有賴于決策的程序化。但決策的程序化只針對常規決策的一般要求,危機決策屬于典型的非程序化決策,在決策程序上有著自身的特點。決策者可以在不損害決策合理性的前提下適當地簡化危機決策程序,這種非程序化決策表現為出新招、出奇招,能夠產生不同尋常的影響力。
(4)決策效果的不可預期。在公共危機情境下,由于決策問題的特殊性,危機事態的發展不以人的意志轉移,具有突然性和劇變性。因此,決策者只能在決策時間緊迫、危機信息有限、人力資源缺乏和個人理性有限的條件下做出相對滿意的決策方案。實質上,這種非程序化決策是一種模糊決策和非預期決策。決策方案執行過程中是否走樣變形?決策方案執行后對決策受眾有哪些影響?對于這些問題決策者都沒有充分的時間考慮,整個過程受到情感因素的巨大影響,其結果是難以預料的。
危機管理的實質是危機決策。危機決策是危機管理的先導,危機決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危機管理的成敗。近年來,我國領導者的危機決策水平雖然有了顯著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2.1 危機決策者指導思想上的誤區
危機決策者思想上的誤區,導致了危機決策過程中,決策者缺乏正確的指導方向。決策者對危機的認識存在誤區,主要包括:第一,認為危機只會帶來負面影響,對危機的處理往往只是權宜之計。這種認識會使決策者忽視危機決策經驗的積累和總結,不利于從根本上提高領導處理危機事件的能力。第二,認為公布事件真相只會帶來社會恐慌等負面效果。這種認識往往延誤了最佳的決策時機,同時還會導致流言四起,最終造成嚴重的健康隱患和經濟危機,還會引發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危機。第三,認為應對危機只是政府的事,沒有認識到危機決策不僅僅是政府的事情,也需要外部智囊的參與和發揮民主決策的優勢,更需要社會力量的廣泛參與。由于這種認識忽略了非政府組織等第三部門在危機處理時的作用,從而不能有效整合社會資源以應對危機。并導致官僚主義盛行,往往出現決策失誤。
2.2 決策者素質較低,“主體盲思”難以預防
危機決策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在危機情形不確定和決策結果不可預期的情況下,即時決策是關鍵性的因素,事關危機處理成敗,這就要求決策者具有過硬的業務素質和非凡的決策能力。但是就目前看來,我國很多決策者的素質都有待提高。
第一,決策者的知識面狹窄。目前很多決策者缺乏危機理論和決策知識。部分決策者沒有接受過基本的危機技能培訓,對具體的危機事件、危機決策了解很少,缺乏處理危機事件的經驗。由于受我國傳統的“官本位”思想的影響很多決策者注重謀求官位的升遷,認為只要與上級搞好關系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忽視了知識的學習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在危機發生時,只能在咨詢了“智囊團”的意見之后才能決策,這往往導致決策主體在面臨危機時出現束手無策的主體盲思的現象。
第二,決策者心理素質較差。危機決策的顯著特點是在短時間內,迅速對形勢作出準確的判斷。作為領導者沒有太多的時間進行邏輯推理和考證,此時心理因素在危機決策中處于主導地位。因此,面臨危機事件,決策者能否保持鎮靜、能否勇敢面對而不退縮,不僅會對決策產生影響,也會對其他工作人員以及社會公眾心理產生重大影響。我國很多決策者在危機處理中都不同程度存在心理障礙,要么臨事多疑而當斷不斷,坐失良機;要么沖動盲目草率決斷,鑄成大錯。因此,沒有良好的心理素質,在危機面前決策者往往出現“主體盲思”的現象。這必然會影響到決策者的危機決策能力。
2.3 決策者未能發揮“外腦”系統的特別作用
決策的智囊機構,一般說是由一些具有專業知識的專家學者組成的專門輸出智力成果的機構。智囊機構要在危機情境下充分發揮作用,就必須在平時做好各項研究工作,模擬危機情境,理清對策思路,在危機事件發生前做好危機預警的“思想庫”儲備工作。然而,在我國,長期以來,領導只把智囊團當作秘書班子,決策研究咨詢的參謀作用沒有得到真正的發揮。而且,先在大部分的智囊機構多采用的基本上還是一些簡單原始的研究方法,研究水平和成果還停留在較低的水平,根本滿足不了危機咨詢決策的功能。因此,領導者在決策時,往往帶有強烈的個人情感色彩,排斥或干預智囊機構的參與,最終導致智囊機構不能獨立工作。
2.4 危機決策信息系統不健全
從信息的角度來說,危機決策的過程就是獲取、加工和傳遞和利用信息的功能,信息是危機決策科學化的前提。雖然我國政府為支持決策建立的信息機構很多,形成了比較完整的信息系統。但是,從滿足領導危機決策的需要衡量,我國并沒有建立起真正現代意義上的政府信息管理系統。我國許多的隸屬各級政府的信息機構規模不大,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同時,我國的信息機構采取分級管理體制,各類信息部門隸屬各級政府,這樣就使得信息部門容易受制于政府,不利于信息迅速真實地傳遞,容易出現信息失真的現象,從而導致決策失誤。
3.1 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的策略
在出現突發性重大危機事件時,領導者要親自深入現場指導工作,在真實的環境中能夠體驗到許多珍貴的、書面報告無法描述的危機情景,這會幫助領導者更人性化地處理復雜的危機。如果只是在辦公室通過數據計算科學地選擇危機處理方案,往往會忽略關鍵利益者的精神感受。同時,危機處理的決策對信息的時間性要求都特別強,所以要求領導者必須采取超常規決策方法,到現場根據情況的變化隨時決策。
3.2 鎮定自若,沉著部署的策略
危機事件突發對決策者來說是一種強大的心理挑戰,領導者感到不知所措是在所難免的,關鍵的問題是領導者能否在短時間內立即進入角色,鎮定自若、從容應對危機,這是制定出正確的危機處理對策的前提。這就對領導者的心理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第一,領導者要提高對危機的認識能力,積累危機管理知識,加強對各種危機管理知識的學習,特別是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差異的學習了解。第二,領導者通過對專業知識的學習和經驗的積累,把自己培養成學習型決策者,這樣在危機來臨時,領導者才能臨危不亂,理性地作出科學的決策。
3.3 靈活應變、果斷反應的有效策略
一個稱職的領導在制定危機處理方案時,必須充分考慮各個方面的條件和因素,因人、因地、因事制宜;必須通過精細快速的調查了解,盡快摸清事情的全貌,弄清事情的性質、趨勢和發展后果,做出正確的結論。要根據對事件的分析所形成的結論,迅速把握其原因及性質,果斷決策,切勿猶豫不決,貽誤處理時機。果斷處理突發事件,要求領導者具有超人的魄力和主見,既要廣泛聽取各方面的意見,集中多數人的智慧,又要善于分析概括,不糾纏于細枝末節,搶時間爭主動,避免事態的進一步擴大。
3.4 利用“外腦”,科學分析的策略
“智囊團”為領導者的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理論和策略,因此其在危機決策過程中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領導者要使“智囊團”最大程度發揮作用。第一,領導者與智囊團之間要構建平等和諧的關系,領導者要樹立“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觀念。第二,要建立一種民主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言無禁忌,提出真知灼見。這就要求領導者對于那些敢于提出不同意見的、敢于挑戰權威的人給予鼓勵和重視。只有在平等的、民主的環境中,智囊團才能真正發揮其決策研究咨詢的參謀作用。
3.5 及時溝通,信息透明的策略
完備的信息系統是危機決策科學化的前提,及時有效的溝通是獲得有效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在處理危機實踐過程中,決策者要與上級、部屬和專家即時、坦誠地溝通。在危機面前,通過溝通,及時緩解下屬的緊張與恐懼情緒,同時也消除了上級的不安與憂慮,還能從專家學者那里獲得最科學最準確的數據,為最終的正確決策奠定扎實的基礎。
主要參考文獻
[1]嚴芳田.決策決定成敗——對細節決定成敗口號的反思[J].中國行政管理,2009(11):108.
[2]董建盟,朱瑞博.公共危機決策中的常見陷阱與決策力提升[J].領導科學,2010(5).
[3]王婷.論危機決策中領導的心理素質及其優化[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7(1):7-9.
[4]王芳.危機管理與領導藝術[M].北京:中國時代經濟出版社,2010.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036
F279.23
A
1673-0194(2016)15-0063-03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