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凝
(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會計就業新要求下民辦高校實驗教學研究
鐵凝
(安陽師范學院人文管理學院,河南 安陽 455000)
所謂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會計。會計作為一門應用廣泛的學科,每一個單位都需要,隨著經濟的轉型與互聯網經濟的發展,社會對會計人才又提出了新要求,作為培養會計人才的民辦高校也必須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對會計實驗室建設進行調整。
會計就業方向;民辦教育;實驗教學
在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未來五年中國行業發展人才緊缺,尤其是在2015年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首次占據半壁江山的“服務業”需求最為旺盛。而每一個企業都需要會計人員,怎樣為社會培養出高水平的會計人才,是民辦高校的立足之本。基于會計學科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的特點以及社會對會計人才的期望,培養應用型人才成為了民辦高校的教育目標。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是培養會計人才的重要途徑,而高校的會計實驗教學就是其中尤為重要的一個環節。怎樣在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與互聯網經濟飛速發展的現代培養一出校門就可以快速適應各個行業的會計,是民辦高校實驗教學應該研究的重點。
(1)實驗課程種類稀少,實驗崗位區分不明。經過調查河南省各高校實驗課程安排可以看出,現在的實驗課程主要集中在基礎會計實訓、綜合模擬實訓、電算化實訓這幾方面,實驗課程安排較少,像企業需要的稅務會計,只有極個別民辦學校有其專門的稅務實驗室并開展其課程,如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像越來越多的商品流通企業的會計,基本沒有學校開設此實驗課程,而還是集中在生產企業會計方向;除了以上行業會計實驗課程的缺失外,現有的模擬實驗課程還存在崗位模糊的現象,如最基本的出納崗位,該崗位現有的實驗課程主要集中在登記日記賬的工作上,而學生最陌生的各種票據的填寫及核算依然沒有得到訓練,再如倉庫會計的崗位,幾乎所有的實訓課程都沒有涉及,造成了學生對成本核算理解不透徹,各原始憑證填寫錯誤,編制記賬憑證時點的模糊,相關明細賬登賬不完整的現象,諸如此類的問題比比皆是,造成了學生實驗學習效果不理想,和實際會計工作差距大的現象。
(2)實驗材料更新不及時,課程仿真程度低。近幾年來,我國的會計準則以及稅法變動較大,今年兩會召開以后又要全面實行“營改增”,這些會計方面政策的不斷調整直接影響到了會計的教學工作。關于實驗課程方面首當其沖的就是教材的更新問題,一般都具有滯后性,給學生學習新的會計政策帶來困擾,造成了“學的東西沒有用,有用的東西沒有學”這一現象。除了實驗材料的影響外,課程的仿真程度也不夠,主要表現在與外界的相關業務難以模擬,比如在教學過程中難以接觸的報稅環節,需要與稅務機關打交道,從納稅申報表的填寫以及稅款的申報,都沒有實驗的環境。還有采購材料的談判過程以及簽訂合同這些環節的缺失,不利于學生對會計整體的學習,使實驗課程變成了理論課程的延伸,只是給學生提供了另外一個寫會計分錄的形式。
(3)實驗課時比例低,開課時間滯后。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我國高校包括民辦高校在內,關于會計的學習基本采取傳統課堂教學的方法,實驗課程的比例遠遠低于理論課程的比例,而且有的實驗課程由于學生人身安全,實驗場地等問題虛開的現象比較普遍。并且,學校的課程體系偏向先系統地把會計知識全部灌輸給學生,然后再進行實驗課程的學習這一模式,造成了理論學習與實驗學習的雙重困難。在理論學習中,學生對很多會計理論沒有直觀的認識,只是死記硬背,如日記賬的登記,會計上要求“日清月結”,但具體怎么操作沒有概念;在實驗課程中,學生很難主動把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經常出現不知道期末余額怎么計算的情況,造成了實踐理論知識的障礙。
(4)高水平的實驗教師稀缺。鑒于會計實驗課程的要求,優秀的實驗教師既需要扎實的會計理論知識,又需要豐富的實際經驗,還要根據國家政策的變化不斷地繼續學習。而民辦高校自身的人事管理制度,往往限制了教師的實際操作機會,而企業具有豐富實操經驗的會計人員,會計理論知識體系不完善。從而造成了“一師難求”的現象。
(1)豐富課程種類,細化崗位分工。根據市場對會計的需求,民辦高校的實驗類課程應更加豐富,從會計課程的角度應增加如稅務、審計、財務管理等方面的實驗課程;從行業會計的角度應增加房地產企業會計、商品流通企業會計、小微企業會計等課程;從會計崗位角度來看,應該更加細化,如出納崗、成本核算崗、往來會計崗、稅務會計崗、材料會計崗等。通過豐富多樣的實驗課程,細化的崗位培訓使學生更加熟悉會計的實際操作。
(2)加大實驗室硬件建設,優選實驗材料。要培養現代化的應用型人才,必須從硬件和軟件兩方面著手。從硬件方面來說,應加大實驗室設施建設,比如模擬報稅大廳,銀行業務大廳等等,便于學生進行場景學習,豐富學生的崗位選擇,實施跨專業的綜合實驗;從軟件方面來說,應優選教材,緊跟國家政策變更,選擇難易適度,適合民辦高校學生的知識水平,會計業務全面的教材,加大實際操作的部分,彌補理論知識教學的漏洞。
(3)利用互聯網輔助實驗教學。學校的實驗教學會受到場地、資金、師資等各種因素的限制,而互聯網的出現彌補了這些劣勢。現代的實驗教學應抓住“互聯網+教育”的發展機遇,積極打造具有特色的會計教學OTO(線上-線下)教學閉環境,突破傳統的單純依靠課堂教師面授的教學方式,鼓勵和引導學生了解和使用MOOC和SPOC等形式的網絡課程,利用網絡課程的形式彌補環境的限制。“線上”與“線下”雙管齊下,為學生提供會計教學“線上”服務;同時,不斷摸索“校中企”、“企中校”的校內校外實訓實習模式,不斷摸索“理實一體化”教學實驗室建設方法,帶給學生會計學習“線上線下”體驗,真正打造會計教學OTO(線上-線下)教學閉環,優化教學管理模式,保證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4)打破課程壁壘,增加實踐課時。由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人為地把知識體系分開,為了培養高實踐水平的會計人才,應打破課程的壁壘,比如基礎會計的教學中把基礎會計實驗課程結合在一起,邊學邊用;在學習稅法時可以結合稅務籌劃,稅務實驗課程等,做到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的高度結合。除課程融合外,還應調整課時的安排,利用實驗教學讓學生做到知識點的學習與實踐。
(5)建設高素質教師團隊。培養高水平的會計人才,需要高素質的教師團隊教授引導。建設高素質教師團隊可以從“內培”“外引”兩方面著手。“內培”主要是針對已在校任教但缺乏實踐的教師,可以通過“校企結合”的企業給予大量的實踐機會;“外引”主要針對合作企業的高層次財務人員,利用其豐富的實踐經驗與扎實的基礎知識教授學生最真實的會計處理方法。此外,還應該利用網絡的力量,積極與有會計職業化教育優勢的中華會計網校、東奧會計網校合作,利用網易中國大學MOOC聯盟、百度傳課以及騰訊課堂等網絡平臺,吸取各家之長。
(6)建立新型考核體系。培養應用型人才的教學理念的提出要求我們改變相應的考核體系。目前河南省各民辦高校對學生采用的考核體系為學分制,每學期末通過考核后取得相應的學分。這里所涉及的考核主要以傳統的筆試為主,實驗教學的考核往往難以把握和衡量,教師多以出勤率以及課題表現為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而對于最重要的實驗收獲方面難以衡量。建立新型的人才考核體系,加大實驗課程的比重,可以從側面推動學生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做到“以考促學”。針對高年級學生的假期實習,應該納入考核體系,并給予足夠的比重。
綜上所述,會計專業具有其獨特的魅力,需要嚴謹的思維,扎實的理論基石,豐富的實踐經驗,要培養出優秀的會計人員,民辦高校必須注重理論知識與實驗教學的兩個方面,而目前各高校對會計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集中在理論知識的教學上,雖然實驗教學的問題漸漸走入大家的視野,但其還有各種不足與問題,只有建立起先進的實驗教學模式和考核體系,進行理論知識與實踐學習的雙重教育,才能更好地為現代社會培養更優秀的會計專業人才。
主要參考文獻
[1]沙麗麗.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會計實訓教學研究探討[J].經濟管理者,2015(28).
[2]趙堅,陳敬良,羅、成.上海高職院校新一輪專業評估指標體系設計的幾點思考[J].上海教育評估研究,2015(3):5-8.
[3]李飛鳳,張文芹,丁美芹.“雙軌道三層次”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的構想[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15(4):179-180,183.
[4]張志.高職會計實訓基地建設探索[J].價值工程,2013,32(3):200-201.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153
G 648.7;G642
A
1673-0194(2016)15-0249-03
2016-05-07
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中心河南省教育技術裝備與實踐教育研究課題(GZS045,GZS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