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冰瑩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南京 210000)
產業集群對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的影響
——以臺州市為例
金冰瑩
(東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南京 210000)
產業集群對民營企業發展產生著重要的影響,但在我國目前形成的大部分產業集群并不成熟。文章采用SCP分析方法探討民營企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結合臺州市民營經濟與產業集群之間現實情況闡述產業集群對浙江民營經濟發展的影響,并針對性地提出幾點建議。
產業集群;民營經濟;SCP分析法
從企業集群的萌芽時期至今,臺州廣泛存在的民營中小企業抓住機遇應對變化,利用專業化市場推廣產品和品牌,擴展鄰近區域參與生產銷售,逐漸地,生產企業集聚加強、展銷市場集中度提高,形成了閥門泵類、服裝機械、眼鏡制品、工藝制品等30多家產業集群。目前臺州有多達20個的產業集群企業的年產值已超百億元。本文采用產業經濟學理論中常用的SCP范式分析方法來分析產業集群規模優勢以及臺州民營企業產業集群的形成機制,結合現實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幾點建議。
臺州民營經濟發展可謂是在夾縫中求生存,但其發展速度非常迅速,下面基于SCP范式從市場結構、市場行為和市場績效三個角度分析產業集群規模優勢以及臺州民營企業產業集群形成的原因。
1.1 市場結構
(1)產業集群有利于擴大市場集中度。臺州的民營企業以中小型企業為主,產業集群使單個孤立的中小民營企業內在的競爭弱勢轉化成整個集群的競爭優勢。此時,集群有效擴大了市場集中化程度,從而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主動和優勢地位,具備很強的議價定價能力。
(2)產業集群對外來企業形成較高壁壘。產業集群,能夠帶來較高水平的規模經濟和范圍經濟效益,形成強大的行業競爭優勢,群內企業還可以以產權交易或并購的形式實現退出產業,退出壁壘較低。對于集群外部的其他企業,則加大了企業進入或退出的壁壘和難度。
1.2 市場行為
對外的價格競爭行為方面,產業集群通過集聚效應降低群內企業的產品價格,獲得群外企業沒有的價格優勢;對外的非價格競爭行為方面,集群的激烈競爭促使企業形成一定質量基礎上的產品差異性以滿足不同顧客們的需求,集群形成的良好形象也會使內部各企業的品牌更易于被公眾和消費者接受。
1.3 市場績效
首先,產業集群主要是由市場整體體系和各個等級官僚體系的兩種內在機制共同發揮作用下的組織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既消除市場機制的失靈,又能夠減輕政府失靈作用下產生的混合組織劣勢效應。其次,產業集群能夠克服單一企業內部組織結構的剛性,提高了生產的柔性,提高獨立企業的生產相對效率和抗風險能力。再者,集群內各個企業通過專業化的社會分工與合作,形成了產業間的優勢互補,從而大大增強了創新能力,促進產業技術創新。
除了產業集群的本身優勢外,臺州民營企業產業集群的形成還受其他一些環境因素的影響。臺州人注重建立以親緣、血緣和地緣為紐帶的人文網絡,這種人文網絡的形成結合了本地的各生產要素稟賦優勢最終促使臺州產業集群自然地發展壯大。一方面臺州有自古以來的民營經濟體制優勢和適合中小企業發展的自由充足的空間;另一方面,民營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為民營企業集群供給養料,政府產業政策引導企業集群更好更快發展。
(1)職工普遍受教育水平不高。產業集群發展需要熟練勞動力,更需要與現代企業制度相匹配的高素質人才。臺州產業集群存在著明顯的本土根植性,職工主要來自于當地人員,文化水平不高,缺乏專業知識。以2012年為例,臺州的從業人員中擁有大學本科文憑的不足10%,初中及以下卻超過了一半,總體受教育水平都不高,高素質人才的匱乏制約著企業的長期發展。
(2)科研投入不足,科研機構少。集群企業要發展必須培養源源不斷的創新能力,掌握先進的生產技術。目前,臺州市內僅有普通高等學校4所,縣級以上政府屬研究與開發機構僅4家,科研機構匱乏。由政府撥款構成的經費收入,臺州市則只是寧波市的1/9,杭州市的1/50,對產業集群的科研創新較為不利。
(3)融資服務體系不夠健全。臺州目前有三家民營金融機構,即臺州銀行、泰隆銀行和民泰銀行。這些民營金融機構資金和地域的局限性對企業產業集群的支持能力有限。
(1)重視教育、培訓與科學研究。臺州市政府必須高度重視教育,認真抓好教育、培訓與科研工作,充分強調人才和教育的重要性,幫助中小民營企業深化產業集群的發展改革。
(2)大力發展民營中小金融機構。臺州政府應注意到中小企業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在放寬銀行門檻的同時,完善對民營金融機構的支持與服務體系,調動更多的社會資金幫助企業完成發展。
(3)促進集群內企業間的合理分工與競爭性協作。政府應從制度和監管下手,完善與企業發展相關的稅務、審計和法律制度,強化企業合作意識,引導企業建立更加合理的發展戰略。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040
F270.7
A
1673-0194(2016)15-0069-01
2016-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