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小超,海曉飛,闞希相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安徽 蚌埠 233000)
論飛行風險的特征與類型
靳小超,海曉飛,闞希相
(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航空大學,安徽 蚌埠 233000)
飛行作為高風險活動之一,保證飛行安全是航空航天領域永恒的主題。文章從風險的角度出發,著重分析了飛行風險的相關特征與類型劃分,以期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飛行風險;特征;類型
1.1 客觀性
無論是作為損失發生的不確定性,還是損失發生的可能性,飛行風險都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并超越主觀意識的客觀存在。雖然人們一直希望認識和控制飛行風險,但直到現在也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改變飛行風險存在及發生的條件,降低其發生的可能性,或減少損失程度,不能也不可能完全消除飛行風險。這就要求人們要坦然面對飛行風險、勇于承擔飛行風險。
1.2 不確定性
飛行風險何時發生,何地發生,如何發生,發生后帶來多大損失等等都有較大的偶然性。任何一種具體飛行事故的發生都是諸多飛行風險因素和其他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是一種隨機現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越來越多地使用概率統計方法及其他現代風險分析方法計算風險發生的概率和損失程度,這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風險管理學科的發展。對飛行風險的不確定性加以測度,是開展飛行風險管理研究的重要目的。
1.3 潛在性
盡管飛行風險是一種客觀存在,但它的不確定性決定了它的出現只是一種可能,這種可能要變為現實還有一段距離,還有賴于其他相關條件,這一特性就是飛行風險的潛在性。正是飛行風險的潛在性使人類利用科學的方法,正確鑒別飛行風險,改變飛行風險發生的環境條件,從而達到減小飛行風險、控制飛行風險的目的。
1.4 可變性
整個飛行系統作為動態的開放性系統,面臨的各種飛行風險在質和量上是可以變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系統內外部環境都會發生變化,有些飛行風險會自動消失,有些飛行風險則可能與日俱增;有些飛行風險在潛在狀態下會得到控制并消除,有些飛行風險則會發生并得到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在飛行系統前進的每一階段都可能產生新的飛行風險。
2)根據負載轉矩、轉速變化范圍和起動頻繁程度等要求,綜合考慮電機的溫升限度、過載能力和起動轉矩,選擇電動機的功率及確定電動機冷卻通風方式.選擇電動機的功率時,一般應留有余量,其負載率可在0.8~0.9范圍內選取.
1.5 多層次性
不同的飛行系統面臨的飛行風險不盡相同,同一個飛行系統在發展的不同時期所面臨的飛行風險也不盡相同。即便是同一飛行系統內部的不同層級或同一層級的不同部門,它們所面對的風險也各不相同。對大型飛行系統而言,其周期長、規模大、涉及面廣,它所涉及的飛行風險不僅數量多,而且種類繁雜。
1.6 行為相關性
行為相關性是指風險決策者面臨的飛行風險與所采取的決策行為是緊密關聯的。不同的風險決策者對同一飛行風險事件會有不同的決策行為,具體反映在不同策略和不同的風險管理方法上,因此也會面臨不同的飛行風險結果。風險的行為相關性表明,任何一種飛行風險實質上都是由決策行為與風險狀態結合而成的,是風險狀態與決策行為的統一。
2.1 按風險的起源分類
根據系統工程理論,飛行風險按其起源分類,則可分為人為因素風險、裝設備因素風險、環境因素風險、管理因素風險和任務因素風險這五類風險。若對飛行訓練的組織、保障等進行全過程、全系統管控,上述五類風險又可細化為上級指示精神貫徹落實、飛行安全管理、飛行人員素質、航空裝備保障、飛行后勤保障和技術勤務保障等方面內容。
2.2 按風險發生的階段分類
按風險發生的階段分類,飛行風險則可分為日常工作階段風險、飛行準備階段風險、飛行實施階段風險。日常工作階段風險是指飛行機組及個人在常態化工作管理的過程中,造成威脅飛行安全的可能性。飛行準備階段風險是指對實施飛行活動的各項工作所進行的全面準備過程中,造成威脅飛行安全的可能性。飛行實施階段風險是指在組織飛行活動實施過程中,造成威脅飛行安全的可能性。
2.3 按風險的損害對象分類
按風險的損害對象分類,飛行風險可分為人身風險、財產風險和環境風險。人身風險是指由于飛行原因導致的飛行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而遭受損失的不確定性狀態。財產風險是指由于飛行原因導致的飛行事故,導致財產發生毀損、消失和貶值的風險。環境風險是指由于飛行原因導致的飛行事故,造成事發地點的自然環境破壞以及對社會造成的負面影響。
2.4 按風險的可控程度分類
按風險的可控程度分類,則飛行風險可分為可控風險和不可控風險。可控風險是指由人為因素造成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控制或部分控制的風險。不可控風險是指相關管理人員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不能預防、抵御和較難進行管理,無法左右和控制的風險。
2.5 按風險發生的形態分類
按風險發生的形態劃分,則飛行風險可分為潛在風險和意外風險。潛在風險是指飛行風險事件發生之前相當長的時間內沒有暴露出來,形成潛伏的風險狀態,逐漸發展擴大造成的飛行風險事件。意外風險是指完全沒有防備突然發生的飛行風險事件。
雖然飛行風險具有上述特征和類型,但是隨著人們對飛行風險認識的逐步深入,飛行風險的可管理性將日益突出。也正是由于飛行風險的可管理性,才使后續開展飛行風險管理具有現實意義。
主要參考文獻
[1]徐邦年.飛行安全評估概論[M].北京:藍天出版社,2005.
[2]武維新,張楠.飛行事故調查與分析導論[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
[3]岳仁田,尹小貝,白福利.航空安全風險管理模式探討[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07,3(2):118-120.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084
V528
A
1673-0194(2016)15-0139-02
2016-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