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萍
(泉州市林業局,福建 泉州 362000)
福建林業產業發展問題探索
陳小萍
(泉州市林業局,福建 泉州 362000)
福建林業產業的發展狀態直接影響著該省的社會經濟發展及林業生態環境,只有立足于該省林業產業發展的現狀,努力探尋林業產業的突破及發展路徑,才能不斷增強福建林業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充分發揮出林業產業的多重效益及價值功能。
林業產業;福建;發展策略
近年來,福建依托林業的巨大優勢及發展潛力,以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為前提,堅持走林業經濟與生態建設可持續發展道路,為林業產業發展創設良好的發展環境,取得較好成效,林業產值明顯增長,林業產業建設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然而在實踐法治的過程中,福建林業產業仍存在著產業結構不合理、發展質量不高、產業之間發展不平衡、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等不足。福建林業產業的第二產業比重增大,對林業產業總產值增長率貢獻最大,第一產業的質量及效益有待提升,第三產業發展相對滯后,涉及的規模及范圍較小。福建森林經營水平及綜合效益有待提升,林產品結構單一,附加值不高,林業產業有待升級。林業企業的自主創新機制不全,產業科技含量偏低,技術成果不高,研發能力有待提升,科技貢獻率不高。
(1)優化林業產業結構。福建省應圍繞當前福建林業的地位及使命,充分發揮本省的資源優勢及區位優勢,不斷調整優化林業產業結構,以促進林業產業的順利發展。基于當前福建林業產業發展的現實狀況,福建林業產業結構的優化方向應當為:提高第一產業的質量,加強第二產業的主導地位,引導第三產業的發展進步。可通過大力發展木竹精深加工,提高第一產業附加值,延長產業鏈,提升林業物理利用的精度及深度。根據本地實際及市場需求變化,優化并調整林種、樹種,在提升森林資源質量的同時提高了市場效益。提高對森林經營的科技投入,做好管理人員的業務技術培訓,提升森林經營水平的質量。第二產業是推動福建林業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對福建林業經濟的貢獻率最高,因此需要不斷加強其主導發展地位,政府應制定出相關的發展政策,促進第二產業的靈活發展,有關部門及企業也應給予第二產業更大的關懷,不斷優化第二產業結構。推進林業經營方式改革,完善森林分類經營管理制度,健全生態林的補償機制,制定科學合理的商品林森林經營方案,加強對林業經濟、花卉苗木以及其他林業副業的扶持力度,提升林業的產出功能。建立起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的經營格局,切實做強做大第二產業。加強對龍頭企業的引導及扶持,給予其政策方面的鼓勵及優惠,引導企業走向精深加工方向,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林業第三產業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且發展速度快,應切實加以引導,促進第三產業的實質性進步,相關部門應充分認識到第三產業的巨大優勢及潛力,依托本省豐富的森林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森林休閑生態旅游業,現代服務業。
(2)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科技創新是推動林業產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因此福建林業產業的發展需要以科學技術為支撐,不斷提升技術的創新水平及林產品的科技含量,實現林業產業經營的切實發展。一是福建林業企業應樹立起技術創新的意識,在各項工作當中充分體現出創新的意識,不斷變革不合實際的林業生產經營方式,在充分抓好產業發展技術重點的基礎上,不斷增加技術創新的投入,努力開發新的項目,進行技術研發及攻關,充分發揮科技的推動與支撐作用。二是與高校、林業科研院所等緊密聯系,請相關專家到企業指導技術開發研究,進行技術合作,開設講座,借用先進的科學技術及實用的方法,解決林業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為林業企業制定行之有效的發展規劃及發展策略。三是積極探索創新人才管理制度,加大對林業科技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通過開展各類職業培訓,引進林業科技人才等方法,鞏固林業科技工作隊伍,吸納更多先進人才,同時加強對林農的技術指導,提升林業勞動者的整體素質。
(3)完善林業產業運行機制。林業產業運行機制在提升林業產品競爭力,發展林業產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可以通過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完善林業產業發展中的利益協調機制。林業產業的發展及運行勢必會牽涉到多方利益,多方產業鏈條,涵蓋諸多環節,需要建立起合理完善的運營機制,使各產業鏈條及產業內各經營主體之間利益得以有效地處理協調,實現各方利益的共享,達成利益的一體化,確保林業產業的順利經營,推動福建林業產業的健康穩定協調發展。二是完善林業產業資本運行機制,使用于林業產業的資本實現保值與增值,資本得以有效地利用。林業應具有資本運營自主決策權,并實行資本經營型管理,以實現資本的優化配置,以及資本增值最大化。以產供銷縱向聯合為特點林業產業的經營也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監督約束機制及風險規避制度,防治出現資本浪費及損失的情況。
10.3969/j.issn.1673-0194.2016.15.126
F307.2
A
1673-0194(2016)15-0208-01
2016-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