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毋亮俊
淺談“營改增”對我國監理企業的影響
文/毋亮俊
自2016年5月1日,我國全面推開營改增以來,將現代服務業納入試點范圍,而監理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中的鑒證咨詢類企業,毫無疑問必然面臨營改增政策所帶來的挑戰。我國監理企業如何在國家稅制改革的背景及影響下,適應國家的新政策,認識并改善自身管理流程,有效應對營改增政策對監理企業的財務核算和稅收等方面的影響,提高自身在服務市場的競爭力,顯的尤為重要。
營改增;監理企業;影響;措施
營業稅改征增值稅(以下簡稱營改增)是指由以前征收營業稅的應稅項目改為征收增值稅。監理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個組成部分,以前營業稅稅率為5%,現在改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6%,小規模納稅人稅率3%,由于增值稅是對服務的增值部分納稅,從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重復納稅的問題,減輕了企業的稅負,實現營改增“環環征收、層層抵扣”的目的。營改增試點改革自2012年1月1日啟動以來,歷經四年有余,改革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尤其是隨著我國財政部與國家稅務總局聯合印發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在我國的全面鋪行,對于監理企業來說,在服務市場的內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我國的監理企業的運營模式的多樣性,面對“營改增”政策可能會帶來不同的影響,這就需要監理企業根據自身特點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的措施。“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對監理企業的財務核算和稅收產生直接影響,如何適應并應對新政策所帶來的影響,是我國監理企業不得不面對的一個現實。
(一)“營改增”對監理企業的財務核算的影響
1.對監理企業的營業收入核算的影響
“營改增”政策的實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理企業的營業收入。“營改增”政策實施前,監理企業核算營業收入主要依據監理項目的合同價格,根據合同價格乘以相應的營業稅率計算出該項目的營業收入,而“營改增”政策實施后,由于監理企業在對外簽訂合同時,往往沒有在合同中約定并明確誰承擔稅費,合同價格是否包含稅費,發生監理義務終止或變更等所帶來的稅費影響等事項,給甲乙雙方的收入核算帶來不同程度的稅務風險。如果監理企業將監理項目的合同價視為含稅價,也就是監理企業要承擔增值稅這部分,監理企業核算營業收入主要依據監理項目的合同的不含稅價格,也就是按照合同總價扣除增值稅的部分計算營業收入,這樣在財務核算角度必然導致降低了監理企業的營業收入。
2.對監理企業的營業成本核算的影響
監理企業的營業成本中占主導地位的還是人的成本,大部分成本不能開具增值稅發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抵扣的金額不是很多。“營改增”政策實施前,監理企業核算的成本依據主要是自制的內部的人工成本、外部取得的開具的營業稅、增值稅普通發票的業務成本等,由于不存在抵扣的問題,以取得的發票金額歸入“營業成本”進行核算。“營改增”政策實施后,除了人工成本沒有發生變化外,外部取得的發票除了稅法規定不能抵扣的項目及出差的車票、機票外,基本上均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監理企業在核算營業成本時,以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的扣除增值稅以外的部分歸入“營業成本”進行核算。從某種意義上說,的確起到了降低監理企業的營業成本的效果。
3.對監理企業會計核算科目的影響
監理企業在“營改增”實施之前,會計核算中的營業稅金科目通過“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來核算,月末把營業稅及按照營業稅為基數計算的附加稅歸集到“營業稅金及附加”,直接對本期損益造成一定的影響。監理企業在“營改增”實施之后,會計核算中的稅費科目由以前的營業稅改為增值稅來核算,一般企業會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設置科目,通常會在“應交稅費”下設兩個二級明細科目“應交增值稅”和“未交增值稅”,同時還會下設多個三級明細科目來輔助核算,如已交稅金及轉出多交增值稅等。月末,核定為一般納稅人的監理企業根據“應交稅費”下設的三級明細科目“銷項稅額”與“進項稅額”兩科目的差額計算繳納增值稅,并在資產負債類科目中反映當期的增值稅,無論繳納多少增值稅額,均不會對當期的損益造成影響,唯獨以增值稅為依據計提的附加稅計入到“營業稅金及附加”,對當期損益形成直接的影響。
(二)“營改增”對監理企業的稅務方面的影響
1.對監理企業稅負的影響
“營改增”實施前,監理企業是以營業額為基準繳納5%的營業稅,為價內稅。“營改增”實施后,一般納稅人的監理企業繳納的增值稅的稅率為6%,小規模的監理企業則按3%的征收率進行征收,無論一般納稅人還是小規模的監理企業繳納的增值稅均為價外稅。下面舉例說明“營改增”對監理企業稅負的影響:
(1)以一般納稅人的監理企業為例,從稅法角度來看,增值稅與營業稅所繳納稅額的計算方法有本質上的區別。如:“營改增”前,監理企業的營業稅計算依據一般以全額的營業額為計算基準,但是“營改增”后,其計算依據是企業在經營活動上的增值部分,相關的進項稅額可以抵扣,并且進項稅率一般為17%,大大高于納稅稅率6%,因此,“營改增”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監理企業的稅負。
(2)以小規模納稅人的監理企業為例,“營改增”前,監理企業的營業稅計算依據一般以全額的營業額為計算基準,而“營改增”后,根據我國目前試行的增值稅相關規定,對小規模納稅人按3%的稅率征收。假如監理企業產生營業收入100000元,“營改增”前需要繳納營業稅5000元,而“營改增”后企業是按100000/(1+3%)后再乘以3%的征收率計算,僅需繳納增值稅2912.62元,不僅降低了征收稅率,還真正減少了繳納金額,起到了實實在在降低稅負的作用。
2.避免了重復征稅的現象
全面實施“營改增”以來,將營改增試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生活服務業,將使中國形成全產業鏈的稅收體系,避免了重復征稅,有利于各行業降低稅負。本次“營改增”實際上將影響所有行業的企業,因為所有行業在經營時都需要購買或使用房地產服務、金融服務、保險以及生活服務。這意味著,傳統的制造業、批發業和零售業消費這些服務時可以獲得更多的進項稅,當然監理企業也不例外。監理企業在以營業額為基準計算繳納營業稅時,容易出現所繳納的營業額度把上一環節已經繳納的稅額計入到相關的基數中,從而導致納稅人發生重復納稅的現象,重復納稅不僅使納稅人的稅負加重,還使我國的稅制在一定程度上既不公平又無效率,如果從生產到消費產生的環節越多,納稅人的稅負就越重,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則改變了這一狀況,僅僅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增值部分進行征稅,避免了重復征稅的現象。因此,監理企業在實行“營改增”后,由于企業是以增值額為基準進行計算稅負,僅對一個單獨環節的增值額進行納稅,在一定程度上不僅簡化了核算過程,而且真正的為企業降低了稅負。
3.獲得國家的稅收政策支持
我國自“營改增”試點工作啟動以來,將監理企業作為現代服務業的一部分納入試點范圍,不僅是出于減少現代服務業的繳納稅率,避免企業重復納稅與優化稅制結構上考慮,其根本原因在于推動我國現代服務產業進行新一輪的結構調整。我國的監理企業面臨著“責任大、地位低、利潤薄”的窘境,在我國的國民經濟產值上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加大對監理企業的支持力度已經成為我國經濟轉型的一個亮點。監理企業只有抓住國家政策的支持與市場上的需求,利用此次國家在稅費方面的改革,加強企業在經濟業務方面的能力,提升在多變的市場中的競爭力,把企業做強做大才能夠在復雜的市場環境中生存下去。
(一)加強對外簽訂合同的規范管理
“營改增”政策實施以來,監理企業在進行日常招標及投標的過程中,可以將“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作為企業談判的有利條件,也就是可以將監理費適當的提高,根據實際情況的需要轉變監理費相應的計算規則,并在對外簽訂監理合同時,約定合同價格是否含稅,即使合同價不含稅,產生的稅負由誰來承擔等。營改增后,一個經濟合同中可能包含多種稅率的項目,此時一定要在合同中明確不同稅率項目的金額,清楚地根據交易的實質描述具體服務內容,以免到時候與稅務機關對不同稅率服務的實質內容和金額產生爭議,帶來稅務風險。
(二)增強監理企業的成本管理工作
監理企業在實行“營改增”政策之后,“營改增”政策不僅對監理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形成直接的影響,還會對監理企業的經營模式及相應的市場行為等方面造成一定的影響。“營改增”政策的實施,促使我國的監理市場進一步規范化,科學化,有利于監理企業實現更規范化的管理,促使企業更大額度的進項稅額抵扣的實現。如:監理企業發生的日常的采購業務、服務等,盡可能的選取具有一般納稅人資格的企業,這樣就可以取得17%的進項稅額。因此,我國的監理企業有必要根據實際需要制定科學有效的采購模式,這樣既能保證質量的同時獲得增值稅專用發票。
(三)加強監理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
面對營改增帶來的一系列會計核算的變化,監理企業要不斷加強日常的會計基礎核算工作,尤其是稅務核算,如果納稅人在銷售貨物、提供勞務等應稅服務時出現不同的稅率、征收率情況時,通常要根據不同的稅率進行分別核算,如果不能實現分別核算,要適用從高稅率。因此,監理企業要重復認識到自身的特點,對自身業務進行科學重組,避免出現由于會計核算工作混亂而導致的稅負增加的情況。
(四)重視對增值稅發票的日常管理
監理企業在實行“營改增”政策后,要重視對增值稅發票的取得、開具和保管環節的日常管理工作。如,在發票取得環節把控什么類型的的業務可以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什么類型的業務只能取得增值稅普通發票。同理,在發票開具環節掌握什么類型的企業可以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什么類型的企業不能開具,發生跨期退票業務如何處理等,發票的存根聯如何保存及管理,都是需要監理企業加強對增值稅發票的日常管理,避免將來在接受稅務稽查部門的檢查中,出現違規開具增值稅專用發票的現象。
(五)加強對“營改增”政策的學習
監理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中,可以通過不定期的培訓工作,提高企業內部財務人員的理論知識,增強處理“營改增”相關業務的能力,同時企業的財務人員和涉稅人員應不斷的完善自身的專業結構,深刻領會并靈活掌握與監理企業“營改增”有關的政策。一定程度上來講,企業對涉稅業務所需專業的能力要求很高,尤其是對于人工成本過高的監理企業來說,更需要一支專業素質過硬的涉稅人才,當然企業也應當加強對涉稅人才的的投入。在目前實行的增值稅的規定要求中,有些項目與事項屬于不可以抵扣的范圍,這些都需要企業內部高層管理人員與財務人員熟練掌握并運用國家的稅收政策,準確判斷企業經營活動中涉及到的方方面面的的業務,合理規避經營風險、財務風險,從而降低企業的稅收額度,提高企業的資金利用空間。
我國監理企業在“營改增”實施的工作中不僅享受到政策所帶來的福利,同時對企業的財務、稅收工作帶來一些影響,雖然不可能解決涵蓋企業財務、稅收領域的所有問題,但總的來看,營改增對監理企業的影響還是利大于弊的。監理企業要根據自身的經營特點、財務狀況、發展前景、戰略目標等來制定適合自身的一些舉措,通過科學有效合理的掌握并運用營改增的新政策,有效應對“營改增”政策對企業帶來的影響,不斷提高企業的稅收籌劃水平,真正達到節稅、減稅的目的,使我國監理企業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張榮.談營改增對監理服務業的影響和建議[J].現代經濟信息,2014(15).
[2]阮鳳霞.營改增對施工企業會計核算的影響及對策[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4).
[3]葉堅.“營改增”稅制改革對企業稅收的影響[J].財經界(學術版),2014(2).
(作者單位:山西省煤炭建設監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