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功虎
家電制造業成本控制分析
文/鄭功虎
隨著我國家電普及率的提高、競爭加劇使產品售價下降。近幾年內國內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節能、環保和智能化為家電發展的主題。在未來幾年,家電的發展將繼續面臨成本增加和市場售價下降的雙重壓力。企業要想獲取競爭優勢,需要不斷挖掘自身潛力、降低成本。提升品牌知名度,向高盈利性的高端產品發展。
成本控制;競爭力;分析
(一)提升利潤空間需要借助成本控制水平的提高
良好的經濟效益是企業健康發展的前提,企業的效益來源于產品售價的提高、或是成本、費用的降低。從家電這種成熟行業的市場情況來看,售價很難提高、甚至是在不斷的下降過程中,企業缺乏議價能力。要想提升的效益,最有效的辦法是加強企業成本控制,通過降低成本費用來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
(二)降低成本是提升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有效手段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環境想要獲得優勢,企業可以通過提高產品質量或性能,以相同的價格優于對手的品質、或通過相同的品質更低的價格獲得競爭優勢,這些都取決于企業優于競爭對手的成本控制。企業要加強新產品研發,提升產品品質與檔次,并在新產品研發與設計階段就加強成本管控,從產品設計到最終收款全價值鏈進行全面成本管理,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一)企業基層員工的成本管理意識薄弱,缺少全員管理理念
在大部份的制造企業中,全員成本管理的意識比較淡漠。廣大員工業務素質普遍偏低,對于如何進行有效的成本控制不是很清楚。控制成本的積極性無法調動起來。急需轉變員工的這種觀念和意識,讓廣大員工認識到降低成本就是提高企業效益、增強企業競爭力的關鍵。
(二)成本控制只強調成降低本,忽視提高效率
近幾年勞動力成本快速上升趨勢,加上社保體系逐步完善,人工成本負擔加重,企業用減少員工薪資水平,或直接減員等方法來應對,造成員工流動率上升。員工的流失對生產效率帶來重大影響,還會導致產品質量的大幅下降,流失率上升使企業的競爭力減弱,最終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
(三)成本控制針對性不足,控制重點不清晰
傳統的企業成本管理往往只片面追求生產過程中的控制,忽視了產品設計和生產要素的合理整合;對價值鏈整體的成本控制、對上下游供應商和銷售渠道的成本管理沒有發揮有效控制,偏重于事后管理,忽視對事前的預測與事中的跟蹤監督。
(四)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管理工具和手段無法適應新需求
隨著市場向個性化、小批訂單制需求發展,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會造成不同批次、不同產品之間成本分配不合理,對于企業銷售定價、成本控制等都失去決策意義。大部份的家電企業缺少完善的管理工具、管理流程,在新的需求下無法做到準確的數據采集、統計和準確分析。
(一)提高全員成本控制意識,建立的員工激勵機制
企業要將成本管理融入企業文化,完善成本控制的激勵機制和績效考核制度,提高員工的成本控制意識,使成本控制理念成為員工的習慣。加強業務培訓,使員工熟練掌握自己崗位的成本管理內容、管理方法;變不清楚管什么提升為熟練掌握成本管理各項細節,變成本管理由領導要求提升為員工主動的自主管理。
(二)成本控制不僅是降低成本,還要提高效率
目前制造企業面臨著人工、環保、資金等各要素成本全面上升的趨勢,各企業只有通過不斷的壓縮成本來保證盈利。前幾年美的、海爾都傳出大幅裁員的新聞,星星家電也在這方面苦下功夫,通過工藝流程優化,零部件標準化、生產設備的技術改造等減少流水線的工位20%以上;加強對員工技能的培訓,完善激勵機制,提升員工的收入水平,員工隊伍的穩定性逐年提高,近三、四年員工人數減少30%以上,員工的總體成本呈下降趨勢。生產效率得到大幅提高,質量有了明顯的改善,管理也進入了良性的循環。
(三)延伸成本控制范圍,掌握成本控制重點
成本控制不僅僅限于傳統的生產成本管控,還要向整個價值鏈延伸。家電產品主要成本在研發、設計環節就已確定,是成本控制的重點環節,要朝著零部件標準化、操作工藝簡單化的方向去設計產品,減少不產生價值的無效設計。采購環節做好成本控制需要有效的制度、流程加以規范,在做到采購價格下降的同時,還需要企業加強內部的生產計劃管理,為采購訂單的準確率的提高、零庫存管理提供保障;要幫助供應商提升管理、提高品質,實現雙方共贏。銷售階段做好渠道優化、庫存成本和營銷費用的控制。銷售渠道要減少中間環節;庫存積壓、多次流轉造成貨損問題,可以通過引入專業物流公司進行配送,讓專業人員做專業的事,做到降低庫存、配送成本和提升配送效率,避免不必要成本的發生。
(四)建立科學的成本管理方法,引入先進的管理工具
家電產品近年來朝個性化及智能化方向發展,生產方式轉變為按訂單小批量多品種,生產線自動化程度日益提高,成本結構已經發生很大的變化,傳統的成本控制方法已經不能滿足需要。引入先進的作業成本法,通過產品消耗作業,作業消耗資源,在成本消耗和作業活動之間建立聯系,消除各環節中非增值的作業。以上各項業務的實現,需要更先進的工具來加強管理,通過ERP系統性的管理工具及規范的業務流程,及時、有效的進行成本預算、記錄、成本控制和成本核算,通過有效的成本分析來提高信息的準確性,增強業務的處理能力,保障成本控制的有效實施,通過規范流程控制來優化企業的管理缺陷。企業成本的控制重點從內部生產延伸到對供、產、銷全過程,最終實現企業的整體優化。
[1]劉芳.淺析傳統成本法與作業成本法的區別與聯系[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8,156(01).
[2]馬傳永.我國制造業企業成本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對外經貿,2013 (3).
[3]陳勝群.企業成本管理戰略[M].立信會計出版社,2000.
(作者單位:浙江星星家電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