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雪蘋
個人取得轉增股本所得稅問題解析
文/鄭雪蘋
個人取得以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本轉增的股本,如企業為股份制企業,區別資本溢價的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不征和繳納個人所得稅;如企業為非上市及未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可分期納稅;如企業為非上市及未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其他企業,不得分期納稅;如企業為上市公司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企業,可差別化納稅。
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股本;納稅
股份制的發展,使企業能快速取得發展所需要的資金,同時,也使得投資者能取得企業發展所帶來的盈余分配。企業為吸引眾多投資者,往往采取多種股利分配政策,以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轉增股本,就是企業股利分配的主要途徑之一。投資者如為個人,取得此轉增的股本,是否應該繳納個人所得稅呢?應依據稅法規定,個人取得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的股本,區別投資企業的類型、轉增股本的形式,分別不征及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具體分析如下:
個人取得股份制企業(包括上市和非上市的股份制企業)以股本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轉增股本的所得,不屬于企業對股東的股息、紅利等性質的分配,不作為個人所得,不征收個人所得稅。而個人取得股份制企業以盈余公積金、未分配利潤和其它資本公積轉增股本,其實質是個人以取得的股息、紅利再投資于企業,因此,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在企業股東大會決議通過后,由企業按“利息、股息、紅利所得”20%的稅率代扣代繳。
個人取得非上市及未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資本或股本的所得,其實質與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的相同,是個人以取得的股息、紅利再投資于企業,因此,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但個人股東確實存在困難,難以一次性繳納上述個人所得稅的,可以依據稅法規定,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不超過5年(公歷年度)的分期納稅計劃繳納稅款,同時需向主管稅務機關備案以下資料:
1.個人取得轉股所得來源企業的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
2.企業股東代表大會或董事會決議;
3.《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轉增股本)》;
4.取得轉股所得上年度及轉增股本當月企業財務報表;
5.轉增股本有關情況說明;
6.其他稅務機關需要的資料。
以上資料除高新技術企業認定證書、股東代表大會或董事會決議主管稅務機關審核后原件退回,復印件及其他資料主管稅務機關留存。
在分期納稅計劃期間,個人以上稅款的納稅方式及時間為,企業在個人取得分紅或轉讓股權時代扣轉增股本尚未交清的個人所得稅,在次月15日內向主管稅務機關申報并繳納代扣的稅款。因特殊原因,企業未能履行代扣代繳義務的,個人股東應及時到主管稅務機關申報、繳納。
個人股東在分期納稅期間,因特殊原因,需變更分期納稅計劃,應將新的分期納稅計劃送交主管稅務機關,并重新報送《個人所得稅分期繳納備案表》。
需要說明的是,此處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是指企業設立符合《公司法》和有關稅法規定,注冊地在中國境內,符合查賬征稅條件,實行查賬征稅,依據高新企業認定取得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年銷售額不超過2億元,資產總額不超過2億元,企業從業人數不超過500人等條件的企業。
個人取得非上市及未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其他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資本或股本的所得,其實質是個人以取得的股息、紅利再投資于企業。因此,應按規定繳納個人所得稅,應在有關部門批準增資,公司股東會決議通過后由公司代扣代繳,不得分期納稅。
個人取得的轉增股本來自于上市公司或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的企業以未分配利潤、盈余公積、資本公積向個人股東轉增股本,不再區別企業性質,即不管是否為中小高新技術企業,實行股息紅利差別化政策,即持股時間在1年以上的,暫免征收個人所得稅;持股時間在1個月以內(含1個月)的,轉增股本時全額征稅;持股時間在1個月以上1年(含1年)以內的,按減50%計征個人所得稅。
需特別注意的是,此政策于2016年1月1日開始執行,以上轉增股的股東權益不含以股票發行溢價形成的資本公積。
總之,1997年12月25日,國家稅務總局明確,個人取得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應區別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轉增股本,分別為不征個人所得稅和按股息、紅利性質作為個人所得納稅。1998年5月5日、6月4日國家稅務總局在對重慶市地方稅務局、青島市地方稅務局的批復中,將不征個人所得稅轉股的資本公積明確為“股份制企業股票溢價發行收入所形成的資本公積金”,同時,進一步解釋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實際上是股東以取得股息、紅利再增資的行為,應繳納個人所得稅,同時明確了企業代扣的義務。2015年10月23日、11月16日,國家稅務總局進一步拓寬了轉增股本個人所得稅政策范圍,基本涵蓋了所有的企業性質,并進一步明確了備案資料及執行期間轉增股本發生變化的處理方法。
[1]《國家稅務總局關于股份制企業轉增股本和派發紅股征免個人所得稅的通知》(國稅發〔1997〕198號).
[2]嚴德軍,董長春,吳健.個人所得稅實務(2016年)[M].中國市場出版社會,2016年3月.
(作者單位:福建仙芝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