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銜接工作意義重大。孩子從幼兒園升入小學,是幼兒成長過程經歷的一次重大轉變,從以游戲為主的學習過渡到以系統專業知識為主的學習,由生活習慣的驟變,以及課目的增多,使許多幼兒進入小學后出現疲勞、消瘦、害怕學習等不良現象。那么真正意義上的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和小學兩個階段教育的順利、自然銜接,是幼兒從幼兒園走向小學階段,心理、行為以及學習習慣、人際交往等方面的有效適應,從而防止幼兒入學時產生焦慮、畏難等情緒。
一、幼小協同,科學銜接
我園與東文化小學結成對子,幼兒園與小學協同努力,科學銜接。有效銜接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幼兒園小朋友參觀小學。2016年5月9日上午,白塔育才幼兒園教師和大班小朋友一行59人到東文化小學參觀學習,參加了升旗儀式、觀摩小學一年級各學科的教學,同時參觀了學校各專用教室及古箏、琵琶、航模、合唱隊、拉丁舞各特色隊的展示。大班小朋友們非常高興參加這次活動,通過參觀、了解小學、喜歡小學,同時很向往小學生活,很想成為一名光榮的小學生。
第二階段:小學教師到幼兒園聽課、參觀。白塔區各小學的領導及九月份擬任一年級教師來我園觀看三節教學活動和幼兒戶外徒手操器械操表演,目的是讓小學教師了解幼兒園小朋友的年齡特點、學習方式和發展需要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等,及時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以便適應一年級的教學工作崗位。與會期間,我作為幼兒園安園長做了大會致辭,強調幼小銜接工作的意義及本次會議安排,展示了我園5月9日到東文化小學參觀學習的系列活動;幼教部主任對小學教師進行一次幼小銜接方面知識培訓,教師學校校長做總結講話。并邀請電視臺記者參加,并且進行電視報道。
第三階段:9月下旬,幼兒園教師走進小學一年級課堂聽課,學習一年級教師的教學方法,體會新課程理念。同時與二年級、一年級教師座談,聽取小學一線教師對幼兒園教師的建議,做好幼兒學前的哪些準備是小學教師歡迎的,哪些是不提倡的,相互交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二、幼兒學前教育應該做的準備
第一:心理準備
我們要讓孩子向往小學生活,激發孩子對“上學”的期待。要不時傳遞這樣的信息“你長大了,就要上小學了,老師、爸爸媽媽真高興!將來學到的知識越來越多,以后啊,肯定比爸爸媽媽、老師懂的還多!”,通過這樣的一種激勵的語言呢。讓孩子知道,父母及老師為自己的成長高興,為自己上小學自豪。這樣他們就會有即將成為小學生的自豪感和光榮感。
第二,體能準備
進入小學后,學習是主導活動,孩子需要有好多精力投入小學的學習與生活。
因此,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參加戶外活動,爬山、跳繩、打球、騎車等。體能上的準備不僅僅是有好身體,孩子參加活動也是一種學習。幼兒園也一定保證孩子每天的戶外游戲時間,大班孩子搞一些拍球、跳繩等比賽。以拍球為例,孩子由不熟練的拍球到自如拍球,需要觀察同伴與自己的動作,需要感知體驗自己拍球的動作與球的運動的速度與方向關系,需要學習控制自己手部動作,需要克服困難,在拍球的過程中孩子還會開心數著自己拍球的數量。孩子的堅持性、觀察力、集中注意力、興趣等學習品質在不知不覺中初步形成。
第三:習慣培養
記得一位教育家說過:“養成一種好習慣,一輩子都用不完它的利息;養成一種壞習慣,一輩子都償還不請它的債務?!闭嬲M入了小學之后,一個月左右我們還是能發現孩子之間的差距漸漸拉開。那些學習不太好的學生沒有幾個是因為智力上的問題,幾乎都是因為沒有良好的習慣而導致各方面成績下降。
(一)學習習慣
1.集中注意力
在一年級新生中注意力不集中表現尤其突出,其實就是他控制不了自己的行為,難以根據自己的意志去集中注意力。老師不能因為這一個孩子就影響整個的教學進度,這樣的孩子就被落下了。所以,幼兒園就可以培養孩子集中注意力的習慣。
2.提高語言理解能力和表達能力
有的小學生一開始因為不會寫字,所以記不下作業,回家也不知道要干什么,這是因為語言理解能力差。這個也會嚴重影響孩子聽課的效果。在這里特別說明,現在的教學中提倡個性發展,對一個問題鼓勵不同的聲音,多方面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有一個完全標準的答案,所以無論孩子說些什么,我們都要鼓勵他繼續表達。
3.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
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和規則意識就是說,要讓孩子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該做什么,該怎么做。要讓孩子清楚地知道:學校是學習的地方,小學生的任務就是學習!
(二)人際交往
鼓勵孩子主動結交新朋友,尤其是一個小區的即將和自己去同一個小學學習的小伙伴。培養孩子交往的基本能力,如學會請求、學會商量、學會分享、學會同情、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等,當與小朋友出現矛盾時,能從自身找找原因,不要總是歸結為對方的錯誤,學會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能夠理解別人的想法和做法。如果是自己做錯了,就要敢于承擔,能夠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并且勇于改正錯誤。研究發現,們有朋友比沒有好成績更糟糕,被同學拒絕的孩子容易出現心理問題,如自卑、退縮、攻擊等問題行為,學習成績也更差。
(三)生活習慣
孩子必須有生活自理的能力,自己學會照顧自己,自己系鞋帶、增減衣服、上廁所等。尤其是大班最后兩個月里班組長教師要提醒家長,幼兒盡量不在幼兒園大便,調整好作息時間,大班孩子不遲到、不早退,有事有病要及時請假。大班孩子在六、七月份午睡時間可以縮短,盡量在1:30分起床,鼓勵引導孩子悄悄地起床,自己默默地看書或畫畫等,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培養孩子自己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如看圖書,講故事,做手工等,以適應將來的小學生活。
我園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引導社會尊重兒童的成長規律,幼兒園、小學協同努力,廣大家長支持配合,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促進幼小科學銜接。
作者簡介
安麗靜,白塔育才幼兒園園長。
(作者單位:遼寧省遼陽市 白塔育才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