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永梅
教師是一份從容而寧靜的職業,她能專注于孩子生長,而其中感受最深的莫過于幸福。一個幸福的教師必然能帶領學生體驗幸福、追求幸福和創造幸福;一個幸福的教師必然能以昂揚的斗志和飽滿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努力完善自己,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建設和諧校園、實現教育夢想需要幸福教師。然而遺憾的是,我們很多老師并沒有享受到這種職業的幸福感,笑容在他們的臉上越來越少,可怕的職業倦怠像瘟疫一樣侵襲著老師們,讓他們身心俱疲,幸福感又從何而來?
一、教師職業幸福指數下降的因素
首先,過大的壓力是教師職業幸福指數下降的核心因素。以前“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而現在是老師比學生還怕考試,今天考試,明天排名,后天評比。有了名目繁多的“率”,就有了以成績高低來評價老師優劣的言論,獎金與之掛鉤,考核與之掛鉤……于是,老師便一廂情愿地拔高個性不同的學生,在課改所倡導的先進理念與現實評價制度的鴻溝間奔命。教學成績,讓老師殫精竭慮;學生安全,讓老師猶如驚弓之鳥;勞命傷財的各種學習輪流轉,需要填寫的表格像傳單;三天一檢查,兩天一驗收,老師時刻處在高度緊張的備戰狀態。長期超負荷的重壓之下,生命被嚴重透支,哪有幸福可言!
其次,與日俱增的“職業病”是教師職業幸福指數下降的職業因素。既消耗腦力、又消耗體力的教師工作,雖說不用日曬雨淋和風餐露宿,但異常清苦。每日早起晚睡,不管你昨夜加班到了幾點,不管你今天是否疲勞,是否苦悶,只要上課時間一到,你就得精神飽滿地進課堂,就得笑對學生。長期地站立,長期地伏案使頸肩腰椎病、靜脈曲張等成了常見病。過大的心理壓力,使得教師已成為心理枯竭的高危人群之一,據統計:40%的教師經常性處于情緒波動之中,15%的教師有心理問題,7%的教師有心理障礙,而相當多的老師則處于亞健康狀態。
除此之外,影響教師職業幸福指數下降的還有社會過高的期望值和教師個人的主觀因素等。
二、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追尋
幸福的教師是一樣的,不幸的教師各有各的不幸,作為教師,我們的幸福絕不是別人給予的,而是靠自己去尋找、創造的。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我們不能改變別人的看法,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的心態。
1.調整心態,感悟幸福。
幸福是一種心態,是一種感受,自己認為幸福,你就幸福。不斷調整自己,學會知足者常樂。既為人師,就要守得住清貧,甘為人梯,就要學會奉獻。教育是無名無利且沒有尊榮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機會,就是服務的機會,貢獻的機會,而無絲毫名利尊榮可言。所以保持一顆平常心,合理地認知自我;堅持有所為又有所不為,堅持有所求又有所不求;時常進行換位思考,“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以淡定從容的心態直面現實。其次,以積極的心態看待一切,學會包容。快樂不是在做喜歡的事,而是喜歡所做的事。陽光、快樂、單純的孩子,就是教師幸福感的源泉。包容學生,“送一輪智慧的明月”去照亮他們的心靈;用大愛的胸懷收容每一朵浪花,不論其清濁。包容他人,矛盾時溝通,溝通中理解,理解后接受。心里無私天地寬,心胸開闊了,心態樂觀了,心情舒暢了,幸福也就隨之而來了。最后,樹立崇高的人生觀,為教師的職業幸福插上翅膀,激情工作,快樂生活。在困難中學會堅強,在挫折中磨練意志;不斷地進行創造,在創造中收獲成功,在成功中盡享職業的幸福。
2.專業引領,品味幸福。
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迷戀、期待、向往你的課堂,在課堂教學中品嘗幸福的滋味。然而打鐵還須自身硬,只有具備淵博的專業知識,精湛的教學技藝,在工作中做到駕輕就熟,從容攻克一個個教學難題,及時準確的為學生答疑解惑,才能獲得“學生的愛戴感、教學的勝任感、探究的新鮮感、成功的愉悅感”,才能品味幸福甘甜。所以,教師專業水平的提升是教師幸福指數增高能源庫。
作為教師,我們得手中有書。幸福的教師都愛讀書,把讀書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一種生活習慣。他們懂得,只有多讀書,才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保持頭腦的清晰,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明白讀書會讓生活更有意義,會讓工作充滿活力,會讓心靈永保寧靜、浪漫、激情……深刻地認識到讀書是學習之本,立教之根,生存之道。多讀書,才不愧于教師這個神圣的職業。熱愛讀書,相信經典書籍相隨的人生會更精彩!經典書籍相伴的教育會更智慧!更幸福!
三、常懷感恩之心,用心感受幸福
感謝社會,給了我這樣一份工作,讓我有一種“著陸感”,讓我能在社會中定位。感謝學生,是他們不斷鞭策我前進,使我不斷地完善自己。感謝家長,有了他們的信任我將更加自信,有了他們的理解,我將更加用心。感謝同仁,有了他們,我知道我永遠也不是在孤軍作戰。感謝學校,是她為我創設了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感謝家人,感謝朋友,感謝……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就必定是一個幸福的人!
做幸福教師是目標,幸福地做教師是踐行;嘗到教師的幸福便是成功。追尋教育人生的幸福,便是尋求教師生命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