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松娟
【摘要】《幼兒園工作規程》中明確規定幼兒園的任務是:“實行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體育集體活動是促進孩子們身心健康的重要活動,要想讓體育集體教育活動成為真正符合幼兒認知與身心發展特點的活動,就必須要以游戲等充滿趣味性的方式,來引導幼兒主動參與,豐富體育集體活動。
【關鍵詞】幼兒園 體育集體活動 游戲 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1-0208-01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幼兒園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戶外游戲和體育活動,培養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和習慣,增強體質,提高對環境的適應力”。這就使得體育集體活動在幼兒教育階段占據重要地位,它強調通過集體活動促進幼兒初步樹立集體意識,形成團體精神,這對于促進幼兒的身心發育,使其茁壯、健康的成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陳鶴琴指出:“孩子是生來好動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游戲對于幼兒教育階段的孩子們有著十分強烈的吸引力,下面,筆者從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追求孩子的發展水平、欣賞孩子的創造性三個層面,討論如何才能夠利用游戲讓體育集體教育活動更加具有趣味性。
一、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
由于幼兒階段時期的孩子們是處于不斷探索世界的階段,這就要求在體育集體活動中,老師必須要尊重孩子的智力特點,讓他們以自己獨特的學習方式來參與體育集體活動,并設計出符合他們興趣,激發他們學習欲望的體育集體游戲,使其接受良好的體育教育。在組織孩子們參加“跳繩”活動的時候,我會為孩子們準備各種跳繩,有長的、短的,還有各個材質的。在帶領幼兒們做好熱身運動之后,我讓他們自由組合,孩子可根據自己興趣,選擇一人跳繩或是小組跳繩,練習雙腳跳、麻花陣、倒掄繩等跳繩動作。在幼兒玩耍之后,我讓一些跳繩能力較好,也比較有特點的幼兒介紹一下他們的玩法,有興趣的孩子可以跟著他們一起練習。
二、追隨孩子的發展水平
幼兒教育也分為小班、中班、大班,這主要是隨著幼兒年齡增長與智力不斷發育,他們的協調能力、理解能力、自控能力等都有所變化,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要尊重孩子的發展水平,以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的真實需要,合理設計體育集體活動,培養他們積極進取的精神,樹立集體責任感。另外,體育集體活動大多是在戶外開展的,幼兒雖然已經掌握的基本的跑、走、跳、爬等技能,但是由于身體發育還不成熟,使得他們在做這些動作時,準確性、協調性都很差,因此,老師要根據孩子的發展水平,設計出能夠提高他們肌肉協調力,或者是能夠訓練幼兒做出精準動作的體育游戲集體活動。比如,能夠充分調動幼兒興趣,且十分有趣的一種體育集體游戲——老鷹抓小雞,就可以促進幼兒的躲閃能力;或者是領用長凳、乒乓球拍等,讓孩子們用乒乓球拍舉著乒乓球過“獨木橋”,練習他們的協調能力。
三、欣賞孩子的創造性
每個孩子的思維都是獨特的,他們對于事物有著新奇的看法,很多人認為幼兒的想法十分幼稚,甚至不現實,但是,他們卻擁有成年人不可比擬的創造力。江澤民同志說過:“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發展的不竭動力。”只有真正具有創造力的民族,才能夠在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于優勢。然而,很多家長或老師根本不重視孩子們所發表的獨特看法,甚至會強迫孩子按照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看待整個世界,這大大扼殺了孩子的創造力,不利于他們的健康成長。因此,老師在開展體育集體游戲活動的時候,要懂得欣賞孩子的創造力,使其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利用自己的聰明才智來參與體育集體活動,散發出獨特的魅力。有一次,我組織孩子們玩“扔沙包”的游戲,讓他們通過練習投擲動作達到鍛煉的效果。在整個活動中,有的孩子并沒有玩扔沙包的游戲,反而把沙包當做毽子踢;還有一些孩子在玩乒乓球拍舉著乒乓球過“獨木橋”時,把充當獨木橋的長凳看成是一條船,還叫來他們的小伙伴模擬劃船,還有另外一些孩子把長凳當成跳高臺,練習跳高等。在看到這些孩子能夠充分發揮想象力,把一個游戲器材利用多次,并開展不同的體育游戲活動時,我非但不會批評他們,還會及時表揚他們,希望其他孩子也能夠想出新的游戲。
總而言之,體育集體活動能夠促進幼兒身體健康發展,改變現在的幼兒自我意識過于嚴重等性格問題。老師要利用孩子們愛玩游戲這一特點,利用游戲開展體育集體活動,促使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夠主動參與體育鍛煉。在體育集體活動中,老師要尊重孩子的學習方式,給以他們充足的自由,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思路與方式來參加活動;老師要追著孩子的發展水平,開展能夠真正促進他們成長的體育集體活動;老師要懂得欣賞孩子們的創作力,使他們能夠按照自己的想法參加體育集體游戲。
參考文獻:
[1]霍保國.幼兒體育游戲:幼兒體育啟蒙的神來之筆——幼兒體育游戲類型選擇與過程開展[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5).
[2]陶夢茹.體育游戲中幼兒游戲性表現研究[D].金華:浙江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