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帆
摘要:近些年來,我國許多中職學校的語文教學基本上還套用普通高中語文教學模式,與中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嚴重脫節。如何對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進行改革,實現其自身應有的價值,是值得我們深入研究和分析的問題,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本人認為中職語文教學的改革迫在眉睫,教學改革關鍵是堅持以學生為本,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口語交際能力、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根據學生專業和就業的特點,在教學方法上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個體差異,從教學理念、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分析,探討職業技術學校語文教學改革的出路。
關鍵詞:職業學校;語文;教學;改革探討
一個完整而健全的社會人,不僅需要物質營養的滋潤,更需要精神養料的灌溉。作為技術性人才,精湛的技術是工作的基礎,而高尚的人格和飽滿的精神是實現人身價值的關鍵。近些年來,由于受“普高熱”的影響,中等職業學校面臨空前嚴峻的形勢,生源嚴重不足,學生綜合素質每況愈下,即便進入中職學校的學生,大都知識面狹窄、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無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學生。有些學生來學校就讀,還包含著很多的無奈,不是家境的困頓,就是家長的逼迫,再則文化分數太低,實在無力擠進普高的大門,這一切都給中職學校的教學帶來諸多的難度。《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是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公共基礎課。作為一門文化基礎學科,應該說在整個中職學校的學科體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是說,職業技術學校語文課作為一門公共學科,在實現培養高素質的社會應用型人才教學目標中承擔著重要責任。但是,由于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側重點是培養實用專業人才,長期以來,都是以專業課教學為主,文化課教學為輔。學校普遍重視專業課、輕文化課,語文教學受冷落,從而導致學生也忽視了語文學習的重要,影響了中職語文課程的教學質量和效益。為此,筆者認為:必須對中職語文教學進行改革。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和目前各類職業技術學校的實際,本人認為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更新觀念,科學定位語文的教學目標
長期以來,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灌輸知識以教師講解為主要手段。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發表見解,發現問題的機會很少。我認為要培養具有創造力的學生,首先就要轉變教學理念,課堂上樹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題的思想。在課堂上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師生關系,教師尊重每一個學生,保護其個性,引導其思維向積極健康、主動活躍方向發展。首先要學會轉變自己的角色,變權威教學為共同探索式教學、變知識教學為能力素質訓練式教學。只有轉變了教學觀念,把學生真正放在主體地位,才能使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始終圍繞學生轉變,才能引起學生對語文教學的共鳴。
二、在教學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個體差異,方法要多樣化
本人認為中職語文教學要善于汲取當今哲學、社會學、教育學、心理學及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要以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為選擇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根據中職學生身體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來從事語文的教學和指導。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嘗試:
1、教學以過程為主,考試結果為輔。在教學與訓練過程中,結合學習與訓練的內容多階段,從而使學生在長期學習中形成穩定的漢語交際能力,而不是單純短期突擊訓練。要培養學生:平時善于傾聽,準確捕捉、整合信息,善于表達自我觀點和見解;平時廣泛閱讀、開闊知識面,注意積累知識;平時勤于思考,能夠熟練運用所學知識。
2、以實際能力為主,書面能力為輔。不要讓學生記憶孤立的文學知識、語言文字知識,要注重學生運用語言工具、文字工具完成生活、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的能力。這方面需要學校根椐本校特點制定細致計劃,可以說這對語文課教師責任心以及能力也是一個極大挑戰。
3、寫、說并重。學生口語交際的能力如何,能否較清楚地闡述自己的觀點,能否完整地敘述事情的過程,能否流利、自如地運用漢語進行學習活動和社會交際活動等。寫作能力主要考查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書面表達的能力,包括正確地書寫漢字和語句,掌握句子連接的方式,掌握組成段的表述習慣,掌握書面表達的一般格式等。但我們在注重寫作能力培養的同時,必須加大表達能力的培訓。
三、語文教學要與專業學習相結合
中職語文課教學的改革,不但要考慮到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工作崗位、為人處世和人際交往的需要,也要考慮學生專業課學習的需要。《中等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大綱》明確指出:中職語文教學所具有的雙重職能——既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又要為學生學習專業服務。中職學生大多重視專業而往往忽略公共文化課,因此語文教師就要以專業為突破口,巧妙地把語文學習同學生所學專業結合起來,使學生體會到語文是一種工具,是學習其它學科的基礎,從而喜歡并重視語文學科。
四、積極開展課外活動,開拓教學新環境
中職學生少去了高考的重壓,擁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加上中職學生處于青春期發育階段,積極熱情,開展形勢多樣的具有實踐性、趣味性、靈活性的課外活動,可以給學生提供施展才能的舞臺。例如,讓學生自主創辦的報刊、廣播站、劇團(課本劇),自編自導,有困難請教老師,使他們能夠運用所學知識,為自己的“小社會”服務,激發同學們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拓展視野的良好習慣,將為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在課堂上,老師可以用電子產品,給學生播放與課文有關的音樂或者錄音帶,教學設施好的學校還可以給學生放課文中的戲劇那段,體會主人公的感情,對課文的理解將會更深入。此外,有條件的學校可以在保障學生人生安全的情況下,組織學生走進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多姿多彩,豐富學生的情感,對學生表達能力的訓練將發揮很大的作用。
五、利用現代化教學設備激發學生興趣,提高教學效率
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利用廣播、錄音,強化聽說訓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廣播、錄音是借助電聲、音響來傳輸教學信息的方式。在語文教學的朗讀能力訓練中,利用它們,可以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較好地達到教學目的。一方面,朗讀錄音是朗讀大師們給予我們的優作,它用響亮、清晰的語言轉換了書面文字語言,恰到好處地再現了文章的語言、節奏、格調乃至其蘊含的情趣,意味,能給學生提供語言、節奏、語氣、語調等方面的示范。另一方面,錄音教材,還具有可重復的特點,因而運用錄音教材來進行聽說,朗讀訓練,效果頗較。
2、利用幻燈投影教學直觀形象,輔助突破教學難點。為了把教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迅速感知教材,可以為學生創設出一種直觀教學情境,利用投影媒體有獨特的功效。投影在語文教學中,可以放映字詞,幫助正音、正字、辨析詞義;也可以放映給畫、照片,讓學生形象地感知教材理解課文。
現代化教學設施的利用能更好地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情感,使教學內容更具直觀形象性。它不僅能延伸學生們的眼,還延伸學生們的耳,甚至能延伸學生們的腦,是優化我們語文課堂教學的好手段。
當前我國的外語學習波濤洶涌,而語文學習波瀾不驚,可以說不少國人的漢語水平正在退步,甚至出現“一代不如一代”的跡象。這種嚴峻的形勢應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作為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的職業技術學校,作為語文教育工作者,更是責無旁貸。應該積極地對語文教學進行探索,幫助將要進入社會去直面激烈競爭的學生,幫助他們打下扎實的漢語基礎,切實提高他們的漢語語言能力,力爭給予他們一張馳聘職場打拼天下的“語文通行證”。總之,語文教學的探索是無窮的,語文教改,任重而道遠,我們應不斷求索。
參考文獻
[1] 陳梅.中專語文教學改革之我見[J].廣西糧食經濟.2003(1).
[2] 張之偉.語文教學新視野[M].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3.
[3] 潘光.課改的方向在哪里[N].中國教育報.2004(10.28).
[4] 閻金童.職業院校教育教學管理的理論與實踐[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5] 偉平.我國職業教育課程改革中的問題與思考.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1) .
[6] 譚蒙革:提高中職語文教學質量的幾點辦法.成功教育.2008(8).
[7] 李育芳.規范教學評價 促進語文教學.中國教育發展研究雜志,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