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婭●
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563000)
?
巧析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
楊 婭●
貴州省遵義市第四中學(563000)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是一個難點、易錯點.化學平衡指在一定條件下,當可逆反應正、逆兩個方向反應速率相等,反應體系中所有參加反應的物質的質量或濃度保持恒定.可逆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本質是“等”,即V正(A)=V逆(A),表現出來的結果是“定”,即某些變量一定,不再發生改變.筆者以這兩點為切入點,提出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兩種方法:“v正(A)=v逆(A)”法和“變量不變”法.
化學平衡狀態的判斷;變量不變
“v正(A)=v逆(A)”表達的意思有兩點:“正”和“逆”表示方向,即同時要有關于“正”和“逆”方向的描述;“=”表示同種物質速率相等,若為不同種物質,速率折算成同一種物質在數值上相等.綜上,用“v正(A)=v逆(A)”判斷化學反應是否達到平衡狀態的方法要注意以下兩點: 要有正和逆方向的描述, 同種物質正、逆速率相等,不同種物質正、逆速率比值等于方程式計量數比.
①單位時間內生成2nmol NH3的同時生成3nmol H2
②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 N2的同時生成3nmol H2
③用N2、H2、NH3表示的反應速率比為1:3:2的狀態
④ 3v(H2)正=2v(NH3)逆
⑤3 mol H-H鍵斷裂的同時斷裂6 mol N-H鍵
解析 ①“生成2nmol NH3”表示正速率,“生成3nmol H2”表示逆速率,有“正”和“逆”方向的描述,用“NH3和H2”表示速率比值為2n∶3n=2∶3,等于計量數比,①說明達平衡;
②“生成nmol N2”表示逆速率,“生成3nmol H2”表示逆速率,無“正”和“逆”方向的描述,②不能說明達平衡;
③無“正”和“逆”方向的描述,③不能說明達平衡;
④有“正”和“逆”方向的描述,把3v(H2)正=2v(NH3)逆變化形式為:v(H2)正∶v(NH3)逆=2∶3,不等于計量數比,④不能說明達平衡;
⑤“3 mol H-H鍵斷裂”表示正速率, “斷裂 6 molN-H鍵”表示逆速率,有“正”和“逆”方向的描述,v(H2)正∶v(NH3)逆=3∶6=1∶2,等于計量數比,⑤說明達平衡.
化學反應在進行中,有些量一直不變,“不變量”不能作為判斷是否達平衡的標志.有些量一直在變,當“變量”不變,則說明達到化學平衡,即“變量不變”法.
例2 在兩個絕熱、恒容的密閉容器中進行下列兩個可逆反應:
現有下列狀態,其中能表明(甲)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
能表明(乙)達到化學平衡狀態的是( ).
①混合氣體的顏色不再改變
②混合氣體總的物質的量不再改變
③混合氣體的壓強不再改變
④反應物濃度不再改變
⑤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⑥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
⑦絕熱體系溫度不再改變的狀態
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不再改變的狀態
⑨ΔH不變
解析 ①、用極端假設法判斷量是否為變量,如甲方程式中,NO2有顏色,其他無色,若全為反應物,體系為紅棕色,若全為生成物體系為無色,所以反應過程中,“顏色”為變量,變量不變,①可作為甲判斷標志,同理①也可作為乙的判斷標志;②甲方程式中,若2mol反應物完全轉化得3mol生成物,該反應為氣體的物質的量變化的體系,“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變量,變量不變,②可作為甲判斷標志,乙為等物質的量變化的反應,“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不變量,則②不可作為乙的判斷標志;③其它條件相同時,壓強大小是由氣體多少決定的,甲方程式為氣體的物質的量變化的體系,即壓強變化的體系,“壓強”為變量,變量不變,③可作為甲判斷標志.乙為等物質的量變化的反應,即“壓強”為不變量,③不可作為乙的判斷標志;④對于甲和乙來講,“反應物濃度”為變量,變量不變,④可作為甲、乙判斷標志;⑤公式ρ=m/V中,根據質量守恒,對于甲和乙m為不變量,由題V為不變量,所以ρ為不變量,⑤不可作為甲、乙判斷標志.⑥公式M=m/n中,對于甲和乙m為不變量,甲的n為變量,乙的n為不變量,所以,甲的“M”為變量,乙的“M”為不變量.⑥可作為甲判斷標志,不能作為乙判斷標志.⑦由題,任何反應都有熱效應,絕熱下,“體系溫度”為變量,⑦可作甲、乙判斷標志.⑧反應物或生成物的百分含量對于甲乙都為可變量,⑧可作甲、乙判斷標志.⑨ΔH為不變量,⑨不可作甲、乙判斷標志.
綜上所述,無論題目條件如何變化,都可轉化為下列兩種判斷方法:“v正(A)=v逆(A)”法和“變量不變”法,用“v正(A)=v逆(A)”法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核心是判斷是否有v正和v逆;用“變量不變”法判斷化學平衡狀態的核心是判斷給的“量”是否為變量.抓住這兩點,所有平衡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G632
B
1008-0333(2016)28-008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