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育濤 李雪清 劉燕梅 蒙遠珍 鄒靖 袁瑩 黎理利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手術室,廣西 梧州 543002)
?
個性化電動氣壓止血帶輸出壓力對患者術中舒適度及皮膚的影響
左育濤 李雪清 劉燕梅 蒙遠珍 鄒靖 袁瑩 黎理利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紅十字會醫院手術室,廣西 梧州 543002)
目的 探討個性化電動止血帶輸出壓力對患者術中相關因素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2年4月-2015年9月我科應用止血帶行四肢手術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60例,對照組60例。對照組按常規設定上肢壓力為40 kPa,下肢壓力為70 kPa;觀察組則根據患者的年齡、體形、血壓設定個性化電動氣壓止血帶壓力。結果 觀察組應用止血帶受壓部位皮膚損傷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1),觀察組應用止血帶患者舒適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1)。結論 個性化設定電動氣壓止血帶壓力,可以減少患者皮膚損傷發生率及肢體的麻痹、疼痛,增加患者的舒適度,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
止血帶; 輸出壓力; 護理
Tourniquet; Output pressure; Nursing
在臨床外科四肢手術中,為了減少術中出血,常應用電動氣壓止血帶,其壓力的設定常會根據教材上提供的壓力,即成人患者設定壓力為上肢一般不超過40 kPa,下肢一般不超過80 kPa[1]。臨床上常會出現由于止血帶使用不當引起術中肢體疼痛、肢體麻痹,應用止血帶的皮膚壓紅、水皰等并發癥。我院手術室通過根據患者年齡、體形、血壓設定合適的電動止血帶壓力,達到最佳的止血效果,保證了手術順利進行,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4月-2015年9月我科行四肢手術的手術患者12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60例,年齡18~85歲,男85例,女35例。入選標準:(1)年齡≥18歲。(2)麻醉方式為椎管內麻醉或神經阻滯麻醉。(3)上止血帶部位的皮膚完整、無破損、無炎癥。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休克等搶救手術。(2)麻醉方式為全身麻醉的患者。(3)止血帶部位皮膚有破損、炎癥的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身高、體質量、皮膚情況、麻醉方式、手術時間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選用國產JS-827A型電動氣壓止血器,氣囊寬度為5.5 cm,中號(上肢)氣囊長度為52 cm,大號(下肢)氣囊長度為60 cm。兩組手術患者按手術需要將上肢止血帶置于上臂上1/3處,下肢止血帶置于股骨上1/3處,患者均應用脫脂繃帶平整地包裹上止血帶的部位2~3周以上,作為襯墊保護皮膚,將止血帶氣囊中的空氣排盡后,將充氣管接口朝上并緊貼襯墊平整地綁好止血帶,止血帶松緊要適宜,調節所需壓力和時間后充氣。(1)對照組:按操作規程常規設定上肢壓力為40 kPa,下肢壓力設定為70 kPa。(2)觀察組:最佳的止血帶壓力應在肢體動脈血流阻斷壓(Limb occlusion pressure,LOP)的基礎上確定,根據不同的個體、不同的部位所需的阻斷肢體動脈血流的最小壓力而定,建議成人上肢止血帶壓力以LOP加6.67 kPa(50 mmHg)為適宜,下肢以LOP加10.0 kPa(75 mmHg)為適宜。根據AORN(美國圍手術注冊護士協會)建議[3]:根據患者年齡、體形設定上肢壓力為患者收縮壓基礎上加6.7~10.0 kPa(50~75mmHg),下肢壓力為收縮壓基礎上加13.3~20.0 kPa(100~150 mmHg)。上肢使用止血帶時限不超過1 h,下肢使用止血帶時限不超過1.5 h。充氣時先將患者患肢抬高(高于心臟平面2~3 cm),將肢體內血液驅至止血帶近端[4],等靜脈血回流以后再充氣,放氣時按操作流程常規緩慢放氣。需重復使用止血帶時,充氣時間應逐漸縮短,間歇時間要相對延長,每次約為15 min。手術完畢,由巡回護士,器械護士共同評價術后上止血帶局部皮膚情況及患者舒適度,巡回護士填寫電動氣壓止血帶護理干預輸出壓力對舒適度及組織損傷影響觀察評估表。
1.3 評價指標 (1)術后解除止血帶后立即進行皮膚評價,術后患者上止血帶處皮膚完整,無缺損,無壓紅則評價為皮膚正常;皮膚完整,出現壓之不褪色的壓紅,則評價為皮膚壓紅;皮膚完整,有淤血點,出現散在淤斑,則為皮下出血點;皮膚受壓部位表面出現完整或破損的小水皰,則為皮膚水皰發生。(2)舒適度:患者術中上止血帶部位無疼痛,無煩燥不安,無自覺不適,術中配合順利,評價為舒適;術中患者感覺止血帶部位麻痹,疼痛,患者煩燥不安、躁動,不能很好地配合手術,評價為不舒適。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兩組數據比較采用χ2檢驗,四組數據比較采用秩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應用止血帶情況比較 見表1和表2。
表1 兩組患者皮膚損傷發生情況比較 例
表2 兩組患者舒適度比較 例
3.1 個性化止血帶壓力的設定 在臨床工作中,我們往往根據教材或廠家提供的壓力設定成人止血帶壓力,為了達到止血效果,設定的壓力會偏大。人體的皮下脂肪、肌肉組織對止血帶的壓力有抵消作用[5],不同患者肢體的直徑及肌肉、脂肪等組織覆蓋厚薄不一,因此,止血帶充氣完全壓迫肢體動脈管壁的壓力會有差異[6]。本研究中:巡回護士和器械護士根據患者年齡、體形、肢體直徑設定止血帶的壓力,以便于用最低的壓力達到最佳的止血效果,兩組患者出血率均低于5%(P>0.05),兩組患者術后隨訪均無肢體麻木等神經損傷癥狀,均無止血帶休克、肺栓塞等術中、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個性化壓力的設定,使手術室護士操作電動氣壓止血帶時有依據可循,避免了操作的盲目性,為手術患者提供一個更安全、更科學、更合適的止血帶壓力。
3.2 止血帶壓力設定的差異對患者術中舒適度的影響 止血帶充氣壓力過大,時間過長,均會引起肢體缺血,尤其在麻醉作用不夠完全時,易出現止血帶疼痛,主要表現為遠端肢體的疼痛或燒灼感[7]。對照組在術中容易出現肢體疼痛難忍,煩燥不安,甚至躁動,嚴重者要求醫生術中暫停手術,停止使用止血帶來緩解疼痛等不適,延長了手術時間,浪費人力和醫療資源,增加患者的醫療費用。觀察組根據患者年齡、體形、肢體直徑、血壓等設定止血帶壓力,比對照組常規壓力低,隨著壓力的減少,止血帶應用時間可適當延長,減少了止血帶放氣的時間,縮短手術時間,減輕患者肢體的疼痛、麻痹,增加患者舒適度,使患者能很好地配合手術,保證了手術的順利進行。
3.3 氣壓止血帶受壓部位對皮膚損傷的影響 皮膚組織受到止血帶壓力直接壓迫,且由于氣壓止血帶布套的面料較粗糙,容易產生皺褶,充氣后皮膚被高低不平的皺褶壓迫,壓力越大,對皮膚組織的壓迫越大,更容易造成皮膚壓紅、皮下出血、水皰,對照組出現了1例水皰,觀察組根據患者情況進行個性化設定止血帶壓力,比對照組壓力小,減少了對皮膚組織的直接壓力,皮膚壓紅、皮下出血的患者明顯低于對照組。因此,個性化設定電動氣壓止血帶的壓力明顯減少對皮膚組織的損傷,降低了受壓部位皮膚的損傷率。
[1] 魏革,劉蘇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6:136.
[2] Reid HS,Camp RA,Jacob WH.Toumiquet hemostnsis:a clinical study.Clin Orthop,1983(177):230-240.
[3] 朱丹,周力.手術室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49.
[4] 潘凡武,畢樹雄.氣壓止血帶在四肢骨科手術中應用研究進展[J].國際骨科學雜志,2011,32(1):34.
[5] 劉延錦,侯曉旭.影響小兒四肢手術氣壓止血帶壓力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2,27(19):1738.
[6] 余麗清,石元英,彭華.應用血氧監測儀確定氣壓止血帶的充氣壓力[J].中華護理雜志,2003,38(12):922.
[7] 胥少汀.骨科手術并發癥預防與處理[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35-36.
左育濤(1977-),女,本科,副主任護師,副護士長,從事臨床護理工作
R472
B
10.16821/j.cnki.hsjx.2016.10.032
2015-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