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建華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現代化經濟建設體系的不斷發展及完善,在推動社會各生產領域快速崛起發展的同時,也對生產過程中的節能降耗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及標準。各地區供電企業作為主要的能源輸出單位,其線損管理工作直接影響電力在輸出過程中損耗量。當前,我國的供電企業,尤其是縣級供電企業在線損管理工作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文章針對當前我國縣級供電企業在線損管理工作中的不足,探討了縣級供電企業應如何強化線損管理工作,在實現節能降耗目標同時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縣級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線損管理;強化策略
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受線損管理工作水平的直接影響。由于我國縣級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工作起步時間晚,發展時間短,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技術和管理方面的問題,使得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受到限制。因而,針對這些問題,深入地分析探討加強線損管理工作的具體措施,響應國家提出的節能降耗發展戰略方針,對于我國縣級供電企業經濟效益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線損及線損管理概述
(一)線損
線損是指在輸配送過程中電能發生損耗的現象。線損按照計算依據的不同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
1.統計線損
統計線損的計算依據為電能表指數,線損率公式為:
×100%
2.理論線損
理論線損的計算依據為供電設備的實際參數值與電力網在某一時間段的運行方式及負荷情況。
3.管理線損
管理線損,顧名思義即指管理因素造成的線損,通常情況下,管理線損=統計線損—理論線損。
4.經濟線損
由于理論線損受供電負荷大小的影響,其最低線損率被稱之為經濟線損。
5.定額線損
定額線損是根據供電系統在運行過程的實際線損,經測算后規定的供電企業需要達到的線損指標。
(二)線損管理
線損管理即指供電企業以控制和降低線損為目的所采取的措施。線損管理主要包括技術降損和企業管理兩個方面的內容。線損管理工作是供電企業實現和提升經濟效益的關鍵環節。
二、我國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工作現狀
與國外的發達國家相比,現階段我國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依然存在著一定的差距。2015年世界能源組織發布的各國線損率數據如表1所示。
從表1中可看出國外較發達國家的電網線損率基本在5%~7%之間,線損率能夠直觀反映一個國家的線損管理水平。我國的線損率雖然在近年來控制在7%之內,但是這一數據在實際統計過程中沒有將縣級電網的線路損耗計算在內,統計范圍實質是遠小于其他國家的。根據國家電力局的統計數據,我國縣級供電企業下屬的配電網的線損電量,占全國電能總損耗的60%以上,我國的線損率實際上是遠超出7%的。因而,就現階段而言,我國的線損管理,尤其是縣級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與國外先進水平還存在著較大差距。
三、強化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的策略
(一)完善管理體系
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工作的強化,應首先完善管理體系,根據企業的自身的條件和實際情況,將線損管理工作作為企業的關鍵發展戰略部署,建立由企業領導親自帶頭,各職能部門主管負責管理的節能降耗領導隊伍。成立以下屬供電所、市場營銷部和電網調度所為主的分配、分壓、分級、分線的電變壓器管理團隊,形成系統化的管理網絡和組織體系。
同時縣級供電企業還必須健全現有的線損管理規章制度,以實現對節能降損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結合管轄地區實際情況和企業管理現狀,完善《線損管理實施細則》、《線損管理規章》等具體線損管理條例。明確劃分各級線損管理組織的權責,通過逐層管理,強化監督機制,防止出現管理混亂、互相推脫責任的現象。
此外,縣級供電企業還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線損管理指標體系,使線損理論計算工作能夠在高效、有序的環境中開展,及時發現并改進電網運行中的薄弱環節,并為線損指標的下達提供科學依據。
(二)全面提升員工素質
隨著節能降損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縣級供電企業中各種新設備開始逐漸普及,計算機技術、信息化技術等先進技術開始被廣泛使用,這要求縣級供電企業必須通過專業的培訓提升所有員工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尤其需要重視線損管理相關專業性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企業在倡導員工自我學習、自我提升的同時,應定期組織開展線損專業知識講座,舉辦知識競賽,給予表現突出的員工一定的獎勵。同時在工作中企業還可以采用“師徒制”,即讓有經驗、有能力的老員工、技師通過傳、幫、帶的方式讓年輕員工或新進員工積累經驗,快速成長。
(三)加強降損管理
1.優化電能計量技術,控制計量誤差
電能計量技術的優化首先應對電能計算儀器加強管理,定期進行校驗、輪換,及時排除表計故障。加強線損考核關口表的日常管理及安裝,避免出現線損考核數據不夠準確的情況。電能計量設備的選配應科學、合理,堅持實行電能表報廢更新制度,防止出現淘汰表計或是電能表型號與性能不相符的情況。積極推廣使用電子式的電能表。嚴格管理電能表封印鉗,并安排專人負責加封,同時做好記錄,嚴格執行“誰封表、誰負責”的制度。加大計量改造工作力度,使計量裝置接線標準化、規范化,確保電能計量裝置的防盜性能。
2.嚴厲打擊竊電行為
縣級供電企業應成立負責外查和內稽工作的電稽查隊伍,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竊電行為。外查隊伍主要負責稽查竊電和違約用電行為,不定時的進行防竊電突擊檢查,重點針對邊遠地區、娛樂場所進行檢查。一旦發現竊電或違規用電行為,嚴格按照國家相關的法律條例進行處理。內稽隊伍主要負責電力營銷工作質量的監督檢測,嚴格地貫徹企業規章制度,對于違反工作章程的員工給予提醒、警告,對于涉嫌為違規、違法操作的員工按照國家法律進行嚴肅處理。同時縣級供電企業還可以通過與當地公安局、派出所合作的方式,打擊偷竊電行為,保護企業的正當經濟利益不受侵害。
3.提升抄表核算工作質量
抄表工作直接影響線損率的計算統計,因而縣級供電企業必須規范抄表流程,提高抄表人員的責任心,建立完善的抄表工作制度。供電企業應統一抄表的路線和日期,禁止隨意更改,防止出現少抄或漏抄情況,避免抄表過程中的人為因素影響線損率的計算。同時供電企業還必須重視抄表的正確率和實抄率,杜絕弄虛作假行為。此外,核算電量電費工作必須嚴謹負責,最大限度降低核算誤差,相關部門負責人必須嚴格審核電量電費核算清單,通過與以往數據的對比、分析,第一時間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補救措施,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
(四)加強區域電網的規劃建設
科學、合理的電網規劃建設方案是控制和降低線損的基礎和前提。因而縣級供電企業在規劃區域電網建設時,必須充分結合實際情況,優化電網布局和結構,保證電網系統運行的經濟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同時,在區域電網設計規劃中,必須充分考慮節能降損環節,優化組合供電范圍、變壓器容量、網絡整體布局、電壓等級,從根本上實現節能降損目標。
四、結束語
供電企業的線損管理工作與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現和提升密不可分,當前我國縣級供電企業在線損管理工作方面或多或少存在著一些問題,這需要企業完善線損管理工作體系、全面提升企業員工專業素質、加強降損管理工作、合理規劃低區電網建設項目。同時,我國縣級供電企業還需要與時俱進,不斷改進和創新線損管理模式、方法、技術,這樣才能夠真正實現企業經濟效益的最大化目標。
參考文獻:
[1]趙釩釙,肖曉鵬.基于加強縣級供電企業配網線損管理的措施探究[J].黑龍江科學,2016(07).
[2]陳瑩瑩.縣級供電企業線損現狀分析及其降損措施[J].通訊世界,2014(19).
(作者單位:國家電網漢源供電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