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司光
摘要:在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下,小城鎮作為帶動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載體,其建設規模和建設速度也快速增加。在建設和規劃過程中,由于不重視環境問題,導致環境污染嚴重、耕地數量減少、交通道路擁堵等問題相繼出現,對小城鎮的發展造成了影響。基于此,本文從生態理念的角度對小城鎮規劃的設計進行探討。
關鍵詞:生態理念;小城鎮;規劃設計;探討
中圖分類號:TU984.11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3024(2016)14-93-01
引言
從城鎮規劃的角度來看,“小城鎮”指的是行政建制的“鄉”或“鎮”或“鎮區”部分。現在的小城鎮是一個區域城鎮體系中的一個璀璨明珠,是大中城市連接農村的橋梁,還是城市經濟輻射農村經濟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鎮域文化、經濟、政治中心,與此同時,還是城鄉一體化經濟建設的結合點。它向上連接著城市,而向下則帶動著農村,具有促進區域社會和城鄉經濟全面發展的綜合功能。隨著生態可持續發展理念的推廣與深入人心,怎么從小城鎮區域的文化特征、生態格局、社會發展的規模出發,找到城鄉一體化小城鎮的生態發展道路,已經成為目前規劃小城鎮的指導思想。
1小城鎮生態規劃與建設的原則
1.1小城鎮建設與自然環境的協調與配合。最近幾年,小城鎮的人口增長速度比較快,因此所帶來小城鎮的環境污染變得越來越嚴重,小城鎮規劃建設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歸根到底是人類和自然的對抗,超過環境的容量以及生態承載力的結果,所以小城鎮生態型的規劃必須從城市和自然和諧相處的觀點出發,體現技術圈與生物圈的協調,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相處。
1.2建立循環利用、可再生的產業結構。建立科學合理的循環利用、可再生產業結構,能夠降低對自然環境毀壞的生態環保型小城鎮規劃的性質,規范了小城鎮的基本活動內容、方向、形式以及空間分布,同時也規定了城鎮產業化結構基本的輪廓。因此,在確定小城鎮的職能與性質的時候,要充分的考慮小城鎮在其區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資源開發的利用程度和生產力的布局,以及該城鎮在國民經濟發展當中所充當的角色等。根據生態工藝平衡的原理,把各個部門組成可以合理利用自然資源、互相利用廢棄物和產品,使它成為一個首尾相接合的有機統一體,以便形成一個具有低污染、低耗能、高效率、集團化、規模化的產業結構。
2基于生態理念規劃設計小鎮
2.1以生態承載力為基準,引導小城鎮工業發展。工業是城鎮化發展的原動力,不以發展為目標的保護是狹隘的,但同樣為發展而罔顧環境也是難以為繼的。政府在承接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同時應調整心態,不急于求成,不盲目攀比,對現有企業在予以政策扶持的同時,加大對現狀工業污染的治理力度。同時應盡快完善基礎設施,尤其是環境基礎設施的建設。在此之前應暫緩甚至停止污染企業的招商工作。
2.2小城鎮建設以發展生態為優先原則。在考慮小城鎮地理位置及自身條件;充分利用原有用地,同基本農田保護區相協調,選擇荒地、薄地;注意與現狀建設用地的關系,降低城鎮基礎設施費用的同時,著重兼顧與小城鎮生態安全格局相協調。
規劃應強調立足資源和環境的承載力,實行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提高小城鎮土地集約化利用程度;鼓勵采用節地、節能等新技術,科學合理的利用各種資源,發展低碳小城鎮,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的有機統一;重點安排綠色生態工程項目,改善人居環境、增強居住功能與公共服務功能;降低單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強度、減少主要污染物排放,完善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和污水廠和垃圾處理等環境建設項目;完善“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的固態垃圾處理模式;進而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和社會全面協調的可持續發展。
2.3路網規劃結合山水景觀格局,強化小城鎮內部的生態網絡系統。小城鎮路網在規劃、建設時,強調與生態廊道相結合。根據小城鎮的生態格局建立生態通道,利用廊道的延伸性,與小城鎮外圍的人山水景觀生態連接起來,構成規模化的生態系統。
整修現有道路,以完善鎮區道路系統,解決交通混亂等問題。充分尊重現有地形并加以充分利用,將其同功能分區和空間布局相結合,使交通流線和路網體系規劃趨于完善。同時在小城鎮路網格局的選擇上,避免大城市規劃固定思維的影響,不過于追求寬闊平坦、橫平豎直的方格網布局,而應多考慮采用自由式路網格局,與自然山水景觀相呼應。
2.4小城鎮生態景觀與旅游規劃設計。為了將小城鎮建設成生態平衡、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的生態小鎮,在進行生態設計時,將生態環境和生態旅游的可持續發展作為了規劃的重點,并分析了小鎮的旅游資源,將旅游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建設有機的結合起來,促進第三產業的經濟增長。
生態景觀與旅游規劃的目的是保持地方原真文化的完整性和當地特色,滿足都市人追求清新寧靜的小城鎮環境以釋放心理積郁,讓人們體驗到與大城市文化截然不同的返璞歸真的居住與聚集文化。
旅游規劃以資源與生態環境保護為前提,保護旅游資源,以維持旅游資源的持續利用。從生態角度嚴格控制服務設施的規模、數量、色彩、用料、造型和風格,提倡以自然景觀為主,就地取材,依景就勢,體現自然之美。鼓勵小城鎮發揮其自然資源、環境生態優勢,在保持鄉村文化的精粹的同時加強社區參與。
3結論
總而言之,小城鎮規劃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為了可以建立一個良好的城鄉環境,需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基本道路,將城鎮發展和環境相結合,按照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建立出一個良好的居住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