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澤峰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6)11-021-01
摘 要 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是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追求的基本目標。體育課堂教學有沒有效益,是指學生通過體育課堂教學后,在身體健康、運動技能、運動參與、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方面有沒有獲得實實在在的進步、發展。如何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我們當前需要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 新課標 體育教學 教學質量
一、對有效教學的界定
所謂有效教學指的是教師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它包括如下三重意蘊。
(一)有效果:指對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的評價;
(二)有效率:教學活動是一種精神性生產活動。教學效率可表述為:教學效率=教學產出(效果)/教學投入,或教學效率=有效教學時間/實際教學時間;
(三)有效益:指教學活動收益、教學活動價值的實現。即指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是否吻合程度的評價。
二、如何進行有效教學
(一)吃透教材,通過目標引領內容
我認為教材分析要和本課的教學目標相結合,突出鮮明、具體的特點。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了教材,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知道哪些要素是真正對學生有用的,對本課有用的,一旦把教材分析透了,目標自然而然也清晰了,方法、形式等也相應的水到渠成了。
教材分析具體細致是個前提,教學目標定位準確清晰也很重要。教學中教師除了對整堂課的教學目標要清晰外,對每一個環節的小目標也要清晰。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架橋設階,以不斷激起學生“跳起來摘果子”的熱情和欲望,開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只有圍繞目標,環環相扣,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合理選擇教學內容
本人認為首先,選擇的教學內容要有利于目標的實現。其次,選擇的教學內容要具有實效性。例如在課的開始準備部分,好多老師都會設計游戲活動,期望通過游戲活動來調動課堂氣氛,吸引學生注意力,活躍學生身心,為下面的教學做好準備。而選擇游戲內容時千萬不要為了游戲而游戲,游戲內容應是下面主教材內容的前奏,能緊扣主教材,能為主教材的教學起到輔助作用,為整堂課的教學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如一位全國特級教師他在上前滾翻一課時,先讓學生做“看天”和“看誰坐得快”的游戲。初看這是兩個很普通的游戲,但是聯系到后面的前滾翻教學,就覺得這兩個游戲不是一般的游戲,這兩個游戲中,隱含了完成前滾翻的要領(低頭、團身),為下面的前滾翻教學起到很好的鋪墊作用,這樣的游戲內容才真正具有實效性。
選擇的教學內容要適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在不同的水平階段,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他們對體育活動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階段學生在身體條件、心理個性、興趣愛好和運動技能等方面也存在著個性差異。所以,在選擇教學內容前,要深入到學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學生體育興趣、愛好、態度、個性心理特征、實踐能力,同一個內容針對不同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標,將教學內容分解、分級,讓學生選擇練習,不一定苛求教學內容的系統性和嚴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三)注重運動技術的追求,激發運動興趣
學校體育是終身體育的基礎,運動興趣和習慣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興趣是學習的初始動機,也是有效學習的保證。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再愉快的活動也會讓他們覺得乏味,只有激發和保持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使學生自覺、主動、積極地進行體育課程和學習和鍛煉
(四)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體育教學中有許多教學方法,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體育教學的有效性。 首先,教學的形式要多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不同的教學內容決定了我們要探究不同的教學形式,使學生能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如教學耐久跑這一內容時,為了可以花樣多樣新穎。如追逐跑,重復接力跑,分組對抗,校園定向等。這樣使學生寓耐久跑于興趣中,使學生感到耐久跑其樂無窮,調動了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和積極性,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得到更好的練習效果。其次,要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立足于學生是“教學之本”。如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由于學習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學方法也不能一樣:自學能力強的班級可以采用自學法、嘗試法;基礎相對較低的班級則可以采用實際操作、設疑法等。
(五)恰當的分層分組教學,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每個學生由于受遺傳素質、生活條件、運動經歷等方面的不同,在技術學習中會表現出學習能力和認知水平上的差異,他們不可能站在同一水平線上從事某一技能的學習,也不可能在經過同樣的學習努力后達到同樣的學習效果。如果用統一的標準和進度來統一要求不同的學生,肯定會挫傷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同時也會阻礙部分學生運動技術前進的步伐。
在教學中要堅持“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發展”的核心理念,在技術教學中出現差異性與選擇性,對學生實行分層教學,通過教師的有效指導,使每個學生經過努力基本達到技術學習的基本要求。另外為學生個體的潛能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使學生的特長和能力得到有效發揮,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
總之,構建有效課堂教學是推進素質教育、深化課程改革的關鍵和根本要求,只要我們投入其中,從自身做起,從 每節課做起,從每一個環節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積極探索、深入研究,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會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