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社會發展推動了我國的支柱產業——農業的持續穩定的發展,也帶動農村經濟不斷提升。這些發展都依賴不斷完善的農業機械技術。農業機械推廣起到提高農業綜合生產力的主導作用,是強化農業生產力的重要環節。樺甸山區農業機械的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一定問題,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辦法。
關鍵詞:山區;農機推廣;現狀;對策
中圖分類號: S21.3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6.23.028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帶動樺甸山區農業經濟發展,發展過程主要依賴于農業機械的推廣與應用。農業機械的廣泛應用可以促進生產技術變革與創新,提高勞動生產效率,帶領樺甸山區農民走向富裕。但在農業機械推廣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對這些問題進行學入研究,以探討解決辦法。
1制約樺甸山區農業機械推廣的主要因素
1.1經濟因素
樺甸地區經濟相對落后,農民手頭可以支配的資金比較少,農業機械的價格對于農民來說比較貴。另外,購買農業機械后,對于農民來說,短時期內的經濟效益不是特別明顯,農民投入比收入要高很多,農民購買或更新機器的主動性差。隨著市場競爭激烈,農業機械新產品價格穩定性差,導致樺甸山區農民不愿意購買機器,因而農業機械推廣也受到了限制。
1.2社會因素
樺甸山區經濟發展較慢,農民受教育程度不高,對新事物接受力差。大多數農民安于現狀,不愿改變傳統生產方式,對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欲望不強烈。人們生活在山區,信息相對閉塞,導致不熟悉社會發展現狀,發展意愿較差。
1.3自然因素
樺甸山區的地形地貌影響農業發展。樺甸地區地形比較復雜,平原少,山地較多,可以供耕種的面積比較有限,這就導致生產規模小,不可能實現大規模生產,進而也導致農業機械的使用范圍變小,推廣難度變大。另外,樺甸山區的交通設施、通信設施等基礎設施較落后,繼續建設的難度也比較大,給農業機械推廣帶來了阻礙。
1.4人文因素
樺甸山區的工資水平低,農業生產環境差,大多數農民為了更多收入都流轉到外地打工,本地的高素質人才也不愿意回到樺甸發展。山區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兒童,他們不求經濟效益,只想解決溫飽問題,連基本的農業生產都無法保證,更無法保障農業機械推廣工作的順利進行。
1.5質量因素
我國農業機械的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差距。由于各種條件限制,真正進入樺甸山區的農業機械都是小生產廠家的產品,是小型農用機械,機械質量不能保證,也容易出現故障。售后服務不健全,維修的速度及質量都無法保障,而且維修費用較高。
1.6效益因素
樺甸山區的農產品數量不多,信息相對較閉塞,自己的產品很難形成地方市場。秋收后,農產品基本是商販在進行收購,價錢完全由商販主導,沒有市場依靠,勞動效益得不到保障。效益完全看天吃飯,好時能賺點錢,不好時甚至會賠錢。由于投入和收入不成正比,所以很多農民不愿意購買農業機械。
2 農業機械推廣的主要對策
2.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完善基礎設施建設
樺甸山區的耕地少,很多農村的基礎設施是多年前修建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并沒有帶動基礎設施的完善,而且因為年久失修,一些基礎設施已經處于無法使用狀態,對于想使用機械生產的農民來說,這些基礎設施就是一個障礙。想要推動農業機械使用,減少生產成本和生產壓力,就需要政府部門首先牽頭加大資金投入,動員農民一起完善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
2.2建立完善的農業機械推廣體系
之前的農業機械推廣體系是以省或市為基礎,以縣或鄉農業機械推廣站為紐帶的縱向推廣模式,這種模式使得農民手中的一線信息不能及時反饋到企業,導致企業的研究與市場應用脫軌。為了全面發展,要建立縱向橫向互補的農業機械推廣體系,既要宏觀調控,又要深入到生產線,及時反饋農業機械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推動農業機械多元化發展。
2.3強化服務,提高效益
積極扶持農機大戶和農機合作組織快速健康發展。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要在日常工作中深入基層,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保證現在農機大戶能正常使用并維護機械,從而獲得一定效益,讓農機大戶帶動農業機械推廣順利進行。
2.4政府介入幫助拓寬融資渠道
對于沒有能力購買農用機械的農民,政府要加大財政投入力度,做好農業機械的專業服務代耕代種。同時要拓寬融資的渠道,通過銀行貸款和財政補貼,將農民引向機械化農業生產時代。
2.5加大培訓力度
一方面要加大農業機械推廣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農業機械推廣人員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農機手和農民的培訓力度,使其掌握農機的操作和簡單維修知識。要改變農民的陳舊觀念,讓他們樹立農業機械現代化觀念,打造一批新型職業農民。
2.6增加農業機械的創新研究
目前,我國生產應用的小型山區農用機械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是效率低、操作不方便、容易出現故障等。針對這些情況,農用機械研究所等科研單位要依據山區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研發適合山區生產使用的農用機械,以提高機械的適用性、便利性和質量可靠性。
3結語
我國經濟要快速發展的前提是農村經濟的發展,而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是農業機械的應用,因此,加快樺甸山區農業機械推廣與應用是必然、必要之舉。
參考文獻
[1]陳達興.山區農機推廣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福建農機,2013,(06).
[2]金王苗.淺談岳西縣農機推廣的機遇、問題和發展對策.安徽農學通報,2010,(10).
作者簡介:高忠誠,中專學歷,樺甸市農民科技教育中心,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