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蘭
如何上好語文課,如何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是一個常新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恒的話題。長期以來,我們的許多課堂教學比較沉悶,缺乏活力,難以喚起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為此,要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得讓課堂充滿活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思考、多探索、多研究。下面根據我的一些經驗來談一下如何提高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
一、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
“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可親”是保證學生“信其道”的前提。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的關鍵是尊重。尊重既是教師對學生的尊重,也是學生對教師的尊重。坦誠的理解與合作,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理解是由師生共同參與和構建的,以消除誤解、增進了解、加深理解和對話交流為主要特征。理解需要師生學會“換位思考”,學會“移情”,努力減少隔閡,增強彼此之間的情感凝聚力,并且在實踐中學會自我管理,學會妥善解決彼此之間的沖突與矛盾。合作就是師生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和方式參與課堂教學。合作需要重塑師生的角色形象。傳統的師生關系認為:要給孩子一杯水,教師必須有一桶水。這種“容器觀”下產生的桶與杯式的師生關系禁錮著人的思想,束縛著人的行為,是現在課堂教學效率不高的主要障礙之一。而合作型的師生關系則有效提高了課堂效率。
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提高學生對語文課的興趣,我在講課當中常常引入一些與課文有關的故事、名人軼事、歷史知識、文壇典故、典章制度等。這樣,既吸引了學生,同時又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如教學《楊修之死》一文,教師不妨先用多媒體播放一曲《滾滾長江東逝水》,這首曲子以它特有的雄渾和古樸為我們的學生翻開了三國的歷史畫卷,作為欣賞者的學生,仿佛又被帶到了金戈鐵馬的古戰場,經受了一番刀光劍影的洗禮,三國中眾多的人物形象,他們那鮮活的面容,又浮現在學生眼前。這樣,學生想探究的欲望一下就調動起來了,學習的興趣一下就被激發起來了,迅速進入本堂課的情境之中,掀起了學生積極情感的浪潮,而且又體會到了語文學習的樂趣、語文的美。接著,教師請幾個學生分別講講文中幾個有關楊修死因的小故事,然后引導學生分析楊修的性格及其死因。這樣的課堂教學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讓學生充分感受課文內容的趣味性,又完成了語文教學基礎知識、基本能力的“雙基”訓練,提高了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三、注意培養學生的各種語文能力
語文教學的基本任務是培養學生養成使用語文的良好習慣,具體表現在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上。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學的總任務我們說語文教學效率不高,主要指培養出來的學生聽、說、讀、寫的各種能力低下。語文學科從小學到中學,其課時量在各個學科中是最多的,但學生到了初中畢業或高中畢業,學了許多年,走入社會,這幾項基本功卻過不了關,這不能不說是令人十分遺憾的事情。在聽、說、讀、寫四種能力中,我們又只重讀、寫而輕聽說能力的培養,這是傳統語文教學的流弊。直到目前為止,聽說能力的培養還遠未做到與讀寫并重,缺少系統訓練,培養出來的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普遍較差。因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必須真正把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各種能力落到實處。
四、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視野
法國教育家盧梭認為:“教育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語文教學應該以課堂教學為軸心,向學生生活的各個領域開拓、延展。縮短課本知識與實際生活的距離,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開拓學生視野,滿足學生獲取知識的愿望,使課堂教學更富有趣味性、知識性,使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培養由課內延伸到課外,養成主動求知的良好習慣。就拿教學《語言的實際應用》來說,教師可設計一組模擬招聘,并穿插原中央電視臺著名主持人楊瀾(現主持鳳凰衛視中文臺《楊瀾工作室》節目)在應聘《正大綜藝》節目主持人時的出色答辯。這樣的教學有效地打破了課堂有限的時空,豐富了課堂信息的容量,使學生感到“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的基礎上,可舉一反三地融入課外知識——日常生活中的事例、電影、電視及文學作品中的某些情節、人物等,這些都能溝通課堂內外,拓寬學生的視野,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語文課堂教學更生動有趣,從而有效地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五、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讀”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詩歌、文言文教學中,誦讀教學法更顯得重要。誦讀教學法形式多樣,有教師范讀、領讀,學生默讀、朗讀、齊讀、男女學生對應朗讀、分角色朗讀等等。這些方法老師可根據教學實踐,靈活運用。例如,我在教詩歌《有的人》時先是范讀全詩,讓學生從整體上感知全詩內容;接著學生自讀,進一步理解;在分析詩歌具體內容時,老師領讀與學生齊讀相結合;最后又讓男女學生對應朗讀,分別讀出“有的人”的不同表現及相應結果。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這些論述為我們語文教學提供了正確的導向。沿著這個方向,增強語文課堂教學活力,把語文課堂由單純的傳授知識轉變為學生滿足求知渴望、培養能力、陶冶性情、凈化思想的樂園,就能顯著提高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這是語文教學所要追求的目標,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要求,讓我們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