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璐莎
摘 要:精益思想已經在各個行業中作為一種普遍的管理應用,其來源于日本豐田汽車的精益制造生產方式。精益思想有以下幾個基本觀念。①精益思想是只能由用戶來確定的企業產品價值的一種價值觀。②精益思想是站在用戶的立場從原材料,最后到成品,尋求全過程中的整體最佳。③精益思想是使所有能創造價值的各種活動,使用起來,禁止企業的浪費,杜絕停滯。④尊重用戶的需求,根據用戶的需要,拉動生產。用JIT生產和單件流實現拉動方法,確保用戶在約定時間內得到產品。⑤要以企業自身的持續改進、無差錯生產和用戶滿意為宗旨,為了能為用戶提供滿意的服務和及時的產品,精益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最小的投入,創造出盡可能多而優的價值,杜絕浪費才能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
關鍵詞:精益思想;中小企業;成本控制
中圖分類號: F27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 ?文章編號: 1673-1069(2017)01-4-2
1 ?精益生產的概念和特點
1.1 精益思想生產的概念
在現代的企業中,精益生產已經不是個陌生的話題了,其目主要目的是減少資源的浪費、減少生產成本和管理費用。為了實現拉動式準時式的生產方式,將各個流程同步協調,避免在每個環節上浪費,不投入多余的生產要素,生產柔性化,使庫存降到最低。所謂的“精”就是少而精“益”就是最求更深層次的經濟性。
1.2 精益思想生產的特點
①具有靈活性,主要是在精益生產中,勞動力和設備方面要以多變的形式適應生產需求的變化。②零缺陷是消除一切殘次品的體現,要爭取一次性做到最好,每個工序都要事先做好準備工作,避免返工。③基于5S理論的精益生產:5S理論是整理、整頓、清理、清潔和素養。5S理念是來源于日本新穎的管理辦法,主要是對生產相關人員、材料、機器等進行管理。
2 ?相對于傳統生產,精益生產的優勢
精益生產摒棄了傳統生產的缺點傳承了傳統生產的優點。精益生產在產品生命周期之初就考慮到了質量問題,最大限度地確保產品按照正確方式制作,在制作的過程中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滿足客戶的需求還能使整個生產流程進行順利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做到零庫存。為了能使企業的生產井然有序,精益生產在鼓勵員工方面,采取放權政策來鼓舞員工的責任感和自律性,在精簡成本和庫存的情況下,依然能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整體需求。
3 ?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快速增長迅猛,又實行了鼓勵自主創業的熱潮,中小企業的市場日益激烈,成本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主要組成部門其主要性加倍凸顯。可是從目前的工作現狀來看,還是由不少企業仍用傳統的成本管理辦法,成本管理的水平相當落伍,不僅是生產成本居高不下,還造成了企業之間競爭力的不均衡,管理制度相對嚴格一些的企業在成本的優勢上就遠遠大于管理水平差一些的企業。
4 ?精益思想下企業在成本控制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原材料以及員工工資的成本上漲,在降低成本的問題上都在尋找著方向。由于目標與行動的不一致,導致質量成本控制上存在誤區,主要由以下幾個方面:
①部門員工之間的配合與協調。成本控制的有效性,取決于于各個部門的協調,每個部門負責的環節緊密相連但又有自己的明確分工,如果不能協調配合好,將給企業成本控制的最終效果帶來不利。
②當下的技術發展進步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一方面技術發展可能使質量成本管理更加有效,另一方面如果無法及時獲得相關的核心技術,又可能給質量成本管理帶來風險。所以,技術發展給企業帶來了抓不住機遇的風險,也帶來了抓住機遇的優勢。
③失真的成本數據。現在還有很多企業部分成本核算的環節還采用較落后的核算方法進行計算,不能完全地獲得統一標準的成本數據,這樣也就不能對所獲得的數據,進行有效的分析及分配。
④缺乏質量成本管理科學有效的決策指標。任何一個行業的成功,都離不開“以人為本”的法則,部分企業過分考慮了節約指標,忽略了協調配合的整體流程。
5 ?精益思想下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措施
5.1 質量成本控制的培訓
①對質量管理層的培訓。管理層質量成本控制的開展對整個企業的發展方向有很大的指引作用,他們的積極鼓勵和以身作則的精神有極大的推動效果。一方面,為了防止培訓課學而無效,應該制定考核和獎懲制度使員工在精神上支持公司的決策。另一方面,可以采用交換學習的方法,使同在一個行業的或同一個集團子公司的互相監督、相互學習,給予適當的壓力和動力,既是合作也是一種競爭,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
②對基層職工的培訓。要從思想意識和專業知識入手。要使員工認識到質量成本控制需要各個環節的重視與配合,不是某一個部門、某一個環節的責任,要站在產品生命周期的角度管理,才能實現最小化的質量成本控制。一要制度明確,二要管理者的重視,三要形成企業文化。開展小組比賽,建立適當的獎懲條規,提高員工對專業知識的掌握速度,專業知識的精髓掌握。
5.2 不斷完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
①具有科學合理性的質量成本控制體系的構建。首先,有效建立信息反饋系統和及時建立歸口分級制度,使質量成本構建基礎具有有效性。其次,太高太低的目標會喪失信心或不易達到而降低標準,應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的設立目標才能提高質量成本控制的可行性。具有合理性的體系初建,在不斷修繕的過程中,不能因為制定的偏誤,或設計的不準確而使得整個成本控制失效。
②要及時實施已經制定的有效體系。要及時有效地對質量成本控制體系加以推廣,不能擱置。在不符合生產運營要求的體系下,大膽的創新拋卻舊的體制,是明智之舉,當企業領導層意識到了質量成本控制的重要,就能為企業帶來實質性的利益。
③質量成本會計的理論與實踐的運用,首先要研究質量成本會計的理論,逐年增加質量成本控制的相關文獻,理論實現性不強都是泛泛而談。想要設計出適合企業質量成本現狀的控制體系,就要鼓勵科研與生產單位的合作,加大對質量的成本研究,給企業成本一個保障。最后加強完善企業內部的質量成本會計核算。一是為確保成本數據的準確性和真實性,要健全原始記錄。二是通過質量成本會計核算,將顯性質量成本和隱性質量成本顯性化。利用報表信息完善會計科目和賬簿來分析出最佳的質量成本。
④完善外部監管體系的質量管理。首先要完善企業質量檢驗部門的監督制度。一是要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對不合格的產品嚴格把關,讓企業對質量成本控制足夠重視。二是借鑒其他行業或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對外合作與交流,把符合自身發展的有效制度體系建立起來。三是質量監督體系要多層次。加強執法機構在企業中的權威性,要正確處理企業與監督機構之間的關系。四是要對監管人員的專業進行考核,執法時要持公正的態度。五是加強消費者的自我保護意識,通過消費者來加強對企業質量管理的監督。
6 ?結論
我國中小型企業是國家企業發展的主流,與企業的長期發展息息相關的是企業成本的管理,成本管理是一個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企業全球化,競爭也日益激烈,世界經濟體的擴展促進全球市場競爭更加白熱化,所以,企業成本管理中隊核算與考核成本進行策略分析,制定戰略性目標,消除生產過程中過于冗雜的不必要消費,減少甚至杜絕經費的浪費,不斷滿足客戶的價值需求,真正提高企業的資金收益和市場競爭力,促使中小型企業能夠在復雜多變的企業競爭中長期立足。
參 考 文 獻
[1] 郭之茵.精益生產方式下的企業成本控制體系構建[J].經濟研究導刊,2015(21):121-122.
[2] 吳桐,郭煜,李楠,等.“精益思想”下中小企業成本控制探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6(13):153-154.
[3] 易小婧.Y公司推行精益生產方式下成本控制的研究[D].南昌大學,2014.
[4] 章興利.成本控制在中小企業財務管理中的重要性[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學院學報,2010(01):73-76.
[5] 顧曉良,迮馨儀.論我國中小企業成本控制的現狀[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5(08):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