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京玉
初中物理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需要注意多媒體的輔助地位,不能讓多媒體代替了物理教師的教學。主要探討新課程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運用多媒體技術的有效策略,以此給物理教學同仁提供參考。
初中物理多媒體輔助地位一、渲染生活化的教學情境,激發初中生的探究興趣
初中物理教師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情境,渲染課堂氛圍,激發初中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興趣。多媒體技術將抽象的物理概念轉化為形成具體的物理畫面,并且通過聲音、視頻等方式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感覺到耳目一新,并且極大的降低了物理知識的難度,便于初中生學習和掌握。生活離不開物理,物理離不開生活。比如,初中物理聲現象中的《聲音的產生與傳播》,這是一節非常重要的入門課,對于學生深入學習物理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教學時選擇貼近生活的教學內容,促進學生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在引入新課時,我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了四幅圖畫,分別是瀑布流水的聲音、青蛙的叫聲、機器運轉的聲音、彈鋼琴的聲音,讓初中生去探究物體發聲到底遵循著什么樣的規律以及由什么共同特征。我讓學生拿出自己的尺子,利用不同的方式讓其發出不同給的聲音,這時學生的興趣高漲,最終我進行總結:聲音是由于物體的震動產生的。在學習聲音的傳播時,我鼓勵學生制作“土電話”,不僅提高了動手實踐能力,還學到了聲音是靠介質傳播。
二、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素養
小組合作探究學習是素質教育的表現,也是新課程改革的要求,受到師生的廣泛好評。通過小組學習可以讓初中生學會團隊協作和互幫互助,還可以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和初中生的物理素養。在給學生分組時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不能搞特殊化和差別對待,要促進全體學生共同進步。要想提高小組合作的效率,還要把握好分組的時機,比如,在講《杠桿的應用》時,我先進行復習提問,什么叫杠桿?什么叫杠桿的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杠桿的平衡條件是什么?然后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做出總結,為講新課做鋪墊,在詳細講解了省力杠桿、費力杠桿和等臂杠桿以后,我在大屏幕上給學生展示了裁紙刀、瓶蓋起子、羊角錘、釣魚竿等一系列物品,我要求初中生分組探究,然后每個小組選一名學生進行總結發言,給上述物品分類。在課后我讓學生去搜集生活中應用到杠桿的地方。由于杠桿應用較為廣泛,僅靠學生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搜集到全面的信息,因此給初中生分成學習小組,讓每個小組成員充分發揮作用,去搜集自己生活中遇到或者了解的杠桿。
三、深度拓展教材中的知識,培養初中生的創新意識
初中物理教材是學生學習物理的基礎和關鍵,物理教材中選擇的知識點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也都是考試中的重點,所以學生在學習初中物理時首先要仔細研讀物理教材,挖掘物理教材中蘊含的信息,扎實基礎,從而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深造。我利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為初中生制作電子課件,將教材中的知識分門別類的展示在學生面前,并且對每個知識進行有效的拓展,以提高初中生的物理綜合實力,促進初中生將學到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比如,在講《密度》的時候,我先讓學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根據什么鑒別不同的物質,此時大屏幕上出現酒精、水、鐵塊、鋁塊等圖片。為了激發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我讓學生進行討論為什么人們常說“棉花比鐵輕”。在學生掌握了密度的相關知識以后,我繼續在大屏幕上打出一道測試題:一塊鋁的質量是0.675噸,體積是25立方分米,求鋁塊的密度?在學生進行解答的時候,物理教師要在學生中巡視,發現學生在解題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然后進行及時的糾正。
四、注重營造師生互動氛圍,鍛煉初中生的綜合能力
師生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初中學校熱議的話題,如何構建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每一位初中物理教師應該思考的問題,同時也是考驗物理教師師德和素質的準繩。我在物理教學中注重與學生關系的培養,積極參與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與初中生成為朋友。與學生建立了和諧的關系以后,在上課時學生的參與度就變高了,學生積極踴躍地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物理教師要不斷改進教學方式,避免傳統教學觀念束縛初中生的個性發展,要善于運用多媒體計算機技術增強課堂的科學性和知識性,使初中生找到學習的重點。比如,講內能的利用帶來的不利影響時,我利用大屏幕給學生播放了需要利用燃料的工業企業、家庭爐灶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圖片和視頻內容,通過刺激學生的聽覺和視覺去鍛煉初中生的綜合能力。
總而言之,多媒體技術運用于初中物理教學是十分必要的,需要初中物理教師充分把握學情,從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教學內容出發,調動物理課堂氛圍,激發初中生的物理學習興趣,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以形成高效的初中物理課堂。
參考文獻:
[1]居樹山.初中物理多媒體教學的利弊分析及應對策略[J].青春歲月,2011,(08).
[2]陳中花.多媒體在物理教學中運用的利弊分析[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