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煦程
整合幾種新型教學方法的優點,設計了一套新型中學物理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其內容涵蓋課前“微課”、課堂討論、課堂考核、課堂作業四部分。并在教學實踐中通過大樣本進行實證,最后就此種教學方法的優缺點進行調查問卷。結果提示,基于中學物理課程部分章節內容設計的翻轉課堂教學效果優于傳統教學,值得探索新教學方法的推廣。
物理翻轉課堂“微課”CBL、微課、慕課等新興教學法給翻轉課堂注入了活力,結合多種教學法,筆者在中學物理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一套新型翻轉課堂教學法,于2008~2015年度將其應用于昆明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第二中學、昆明市第十中學,并對其教學效果進行論證。
一、課前“微課”
認知是以情境為基礎的,發生在認知過程中的活動是學習的組成部分。故課題組通過課前創設問題情境,即微視頻來吸引學習者。“微課”教學資源的形式包括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微課”的內容具體、主題突出。針對性強,一個課程一件事,而且每件事都來學生熟悉的生活事件。“微視頻”內容簡潔,資源容量小,視頻總容量為幾十兆左右,便于學生利用業余時間下載保存、重復播放難懂或還沒有掌握的部分,實現移動學習。根據中學生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規律,我們利用QQ平臺制作的“微視頻”時長為10分鐘左右,以體現“便利快捷”的原則。
“微課”研究的問題來自教學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教師對問題的選擇與設計決定著教學效果。“微課”內容一定是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有能力解決的問題。它以興趣為導向,學生自由利用業余時間就某些具體的話題進行討論式學習,從而學習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即寓教于樂,在玩耍的活動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學習了課本知識。
課前“微課” 支持自主探究學習,以能力提高為核心的教學方式,牽涉到理智探索。
二、課堂討論
新型翻轉課堂將傳統個人課堂教學改為解答問題,進行課堂討論,課堂上則主要是通過學生與教師進行互動,解決在線與離線時所遇到的問題。因為課程內容微小,所以,人人都是課程組的一員[7]。也就是說,教師不再只是課程的建設者,而只是課程組的一員。
三、課堂考核
教師根據教師根據課前完成“微課”的效果以及課堂討論情況,記錄一次平時成績,一方面,激勵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另一方面,減輕期末、期中考試負擔。
四、課堂作業
教師通過課堂作業,及時鞏固印象、強化知識點、加深記憶。同時,解決學生課外作業多問題,減輕學生負擔。學生課外只需在空閑時間抽空完成課前“微課”即可,而無其他家庭作業。
為了檢測新型翻轉課堂的利弊,在每個學期的期末我們就實施新型翻轉課堂物理教學的師生進行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查問卷:學生對傳統課堂的評分;學生對翻轉課堂的評分;教師、學生、家長認為翻轉課堂的優點;教師、學生、家長認為翻轉課堂的缺點。
對比學生對傳統課堂、翻轉課堂課堂的評分,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進行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如下: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家長、教師認為翻轉課堂的優點:學生課外作業減少、學生課外負擔減輕;學生對教學知識掌握較好、印象深、記憶持久、融會貫通、能學以致用、舉一反三。教師、學生、家長認為翻轉課堂的缺點:家長不贊同學生上網、登錄QQ、家長擔心網絡不良環境會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家長擔心觀看視頻會導致學生視力下降;部分家長建議增加學生傳統作業量,擔心課外作業太少會影響學生考試成績、會加大與兄弟院校考試成績的差距。
學生只要登QQ,家長就有可能認為學生在玩……根據以上結果,對于中學階段的物理課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我們提出以下改進建議:一是控制課前微視頻的時程,二是避免學生登錄QQ,三是遠程跟蹤學生的視力變化。總之,本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結合了傳統教學與現代教育的優點,不僅提供了微視頻等教學資源,而且也構成了學校教育教學模式改革的基礎,這種新教學方法將傳統課堂教學76分的學生評分提高到翻轉課堂的80分,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尹合棟.微課程的設計、開發與評價[J].現代教育技術,2015,(01):46-52.
[2]易慶茲.基于慕課的翻轉課堂及其教學結構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5,(04):94-100.
[3]馬若龍,袁松鶴.MOOCs:教育開放的模式創新與本土啟示[J].中國高教研究,2013,(12):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