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波云
[摘 要]“自主一合作一創造”教學模式是素質教育教育下的一種主體性教學模式,它把素質教育理論與學校體育教學時間有機地結合了起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本文以學生的發展規律為依據,通過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實施“自主、合作,創新”教學,引導學生在獲得只是的同時,學會學習、學會創造。為學生一生的繼續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 主體性
傳統的學校體育 教學只要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往往只注重傳授知識和技能,不注重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在自主性上多出于被人規定、、被人指派的境地,不能根據需要主動地發展自我,缺乏主動性與創造性。這種教學方式培養出來的人是不能適應當今社會發展需要的。因此,探討與素質教育相關的體育教學模式,使我們每個體育教學工作者月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自主、合作、創造”教學模式構建的理論基礎
“自主、合作、創造”學習指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通過增加個體主動活動機會,發揮小組、班級群體功能,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習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一種課堂教學的操作模式?!白灾?、合作、創造”是融為一體的,它們相互依存、相互促進。自主是合作、創造的前提、基礎;合作是突進自主創造的形式、途徑;創造是自主合作學習的目標、方向。模式構建的理論依據主要是:
1.教育學依據
傳統的班級授課制在提高教師利用率、提高知識傳授效率方面有著突出的優越性,但也有著非常突出的弱點:不管學生接受能力的高低和學習基礎的差異,進行同意的講練,搞“一刀切”、“齊步走”,勢必壓抑學生的積極性,難以做到因材施教。根據“面向全體同學,全面發展學生素質”的素質教育觀和主體性教育理論,“自主、合作、創造”教學模式能使學生根據自己的接受能力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目標,有利于因材施教;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動參與者,使其在教師指導下,通過自己的活動去獲得知識、提高知識、形成信念;注重跳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自覺時間,使其生動活潑地發展。因此,“自主、合作、創造”教學模式比較好地把教與學的矛盾辯證統一起來,把教師的指導和學生自主的矛盾辯證統一起來。
2.認知建構理論
個體認知結構的形式和發展,不能只局限于動態的個體獨立探索的范圍,而是要擴展到動態的個體探索與主題間的交往相結合的范圍。只有在主題交往中,個體之間才能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跳動個體與集體的學習主動性和創造性,有效地促進外在的知識結構向學生內在的認知結構轉化,同時使學生在學會交往、學會合作、學會尊重、學會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識過程中,提高創造性品質。
二.“自主,合作,創造”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
“自主,合作,創造教學模式的基本環節為:明確目標,創境激趣——感知授法,引導練習——小組討論,相互評學——擴展延伸,展示自我。
1.明確目標,創境激趣
教師依據學生的體育基礎,按照教學大綱的要,選對具體的教學內容,從思考、理解、練習、運用等方面,提出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同時教師通過各種手段為學生創設一個生動形象的場景,以激起學生的情緒,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
2.感知授法,引導練習
在學生產生強烈運動欲望的情況下,教師采用各種教學手段,適時引導學生掌握體育知識和技能,以及鍛煉身體的方法,通過以情啟思、以思促情,啟迪學生積極思考。教師為學生提供各種既有趣味性又有知識性和技巧性的體育項目,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基礎、接受能力及興趣愛好,自由選擇學習目標,讓學生自學嘗試。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已成為當今改革的一大趨勢。學生在學校里不僅要學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的方法并獲得學習的能力。自學是學習探求新知識的嘗試活動,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挖掘學生的最大潛力,還能夠讓他們通過嘗試活動發現問題,并帶著問題主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3.小組討論,相互評學
在嘗試自學的基礎上,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生與生之間、組與組之間,相互展開討論交流,教師適時予以點拔,這樣邊討論邊學習,學生既掌握了知識技能,又學會了學習方法,并通過相互評學這一環節,使學生的主體意識得到高度體現,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4.拓展延伸,展示自我
拓展創新,動情激勵,頑強拼搏,其內涵是教學內容引進時代活水,拓展學習時空,幫助學習建立廣闊的智力天地,激勵學生主動進取,勇于創新,發展個體,讓學生體驗到創造之樂。
三.“自主`合作`創作”教學模式的策略
1.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
氛圍和環境,對于學校來說是教學模式的鮮明體現。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自由`寬松`安全的氣氛可以使人的智慧得到最充分的發揮。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采用民主型的交換方式,真正做到熱愛學生、信賴學生,把教學活動真正變成一種民主的學習生活,以民主化的教學塑造富有主體性的人。
2.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獨立學習的最大時空
為學生營造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學生主動性、創造性、獨立性營養。課中教師要做到精講,把課堂的大部分時間讓給學生去實踐,讓學生有時間練習,有時間想,有時間議論,并讓學生根據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自選場地、自選內容、自己分配時間,同時,教師在設計教學形式和安排教學順序時,要考慮把學生吸引到教學活動中來,最大限度地把時間、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在主動探索、獨立學習中逐漸培養創造能力。
3.創設創造性的問題情境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的形成離不開一定的問題情境是指教師在教學中創設的圍繞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而形成的一種氛圍。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習中敢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并要教會學生自我提問,多角度的訓練學生的思維。
綜上所述:通過“自主、合作、創造”課堂教學,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明顯增強,學習興趣及學習的積極性不斷增加,學生自主合作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一線教師成功的課堂教學打造了結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