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華
一、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重要性
1.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數學學科的培養主要是為了適應時代的需求,即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現代教育主要體現在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創造力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因而在整個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我國的教育往往是脫離現實,學生的個性和思維創造力被剝奪,而注重教學生活化對于培養學生創造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教學的生活化勢必會帶動教材內容的改革,讓教材更加適應當前的教育教學環境和學生智力發展水平。而教師則會根據教材合理安排教學方法,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讓學生在體驗生活的同時,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重新組合,從而適應多變的要求,這樣不僅鍛煉了他們的動手能力,而且加強了他們對數學的思考,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
數學能力的培養并不僅僅是分數的提高,更重要的是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生活化的教學能夠促進學生善于觀察生活。例如:對平行四邊形的計算問題,學生可以對家里的書籍、小本進行測量,通過對比長方形的面積公式,進行總結整理,從而得出結論。這樣的方法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從而對學習的內容進行舉一反三。
生活化的教學給學生提供了一個更加輕松舒適的學習氛圍,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十分必要,學生和老師之間、學生和學生之間加強了交流、探討和實踐的機會,這對于培養學生創新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有利于培養小學生對數學的興趣。在小學階段,學生對于學習還處于一種不自覺的認知階段,這就要求教師進行及時引導。通過培養學生的興趣,學生能夠正確認識數學、學好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引導,利用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們獨立思考、自主探索,從而真正感受到數學課程的樂趣。例如:在教學生方位的問題時,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去操場,站在操場的中間對幾個方位進行講述,從而讓學生真正感受學習的樂趣。
3.有利于培養小學生的實踐能力。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應用到實際當中,數學學科同樣也是為了解決我們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小學正是學生打基礎的重要階段,計算機的廣泛應用,數字化的多媒體時代需要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這就對學生的數學學科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借助于生活來展現數學運算。例如:模擬商店和顧客,通過買賣商品的情景教學,一方面讓學生對人民幣有一個初步的認知,另一方面可以考察學生數學運算能力。
二、小學數學教育生活化的實施方法與策略
1.對教材的靈活運用,加入生活元素。學習生活化能夠讓學生更好更快地掌握所學的內容,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進行生活化處理,不僅能夠和實際生活相結合,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小學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而教師就要選取學生們感興趣的游戲或創設場景進行教學。例如:在學習最小公倍數的時候,教師讓學生報數,然后分別請報數是2的倍數和3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通過觀察發現,有的同學站起來兩次,然后讓這些同學報數,他們的報數分別是6、12、18……這些數字即是2的倍數也是3的倍數,然后讓學生對這些數字的規律進行簡單的歸納,總結出來:像這樣的數字還有24、30、36……發現最小的數字是6,最大的數字不可能找出來,因而2和3的公倍數中6是最小的,即2和3的最小公倍數是6。報數是一個很平常的活動,能夠讓學生們在游戲中體驗數學的樂趣。
2.再現生活場景,激發學生興趣。數學學科的特點之一就是抽象性,數學是一個理解的過程,不管是對概念的把握還是對公式的推導。因此,這就加劇了數學學科的難度,而學習過程如果過于單一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失去興趣。在數學生活化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情景,讓學生們身臨其境,加深對概念的理解和對知識的記憶。例如:在“整理房間”這一課的教授過程中,教師拿來廣告公司的情景圖,當情景圖展現在學生的面前時,學生很容易產生情感上的共鳴。情景圖有半個黑板大小,它將課本的圖片進行放大,真實再現了家庭的生活場景,他們很容易將情景圖和家里的生活場景聯系起來。
3.體悟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我們的房間就是一個立體空間圖形,玻璃和門窗是一個四邊形,圓形的餐桌和我們日常用的碗是一個圓,而水杯和暖壺則是一個圓柱體,有些是規則的、有些是不規則的,共同構成了數學的基本圖形。對于生活中的這些物體,學生能夠直接感受和接觸,這就為培養學生數學運算打下基礎,教師只要充分利用好這一點,就能夠引導學生很快地理解數學運算。
責任編輯:潘中原